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重型肝炎继发细菌感染的预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了探讨重型肝炎继发细菌感染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对60例重型肝炎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感染的部位及感染率进行统计。结果:重型肝炎合并细菌感染33例,其感染率55%。感染部位最多是腹腔24例(72.7%),其次是胆道17例(57.6%),呼吸道11例(33.3%),肠道7例(21%),尿道3例(9.1%),心包和皮肤感染各1例(3%)。一个患者感染部位最少的是1个,最多的是5个。非感染组和感染组早、中、晚期好转率分别为88.23%,80%,25%和50%,50%,16.6%(P<0.05)。结论:早期发现重型肝炎继发细菌感染,及时选用有效抗生素是抢救重症肝炎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
探讨经血浆置换(PE)治疗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后,患者血清中HBV DNA含量的变化对预后的影响。随机选取60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患者,20例为对照组,40例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PE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清HBV DNA含量变化。40例经PE治疗的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下降,PE治疗有效组比PE治疗无效组和对照组降低更明显,且肝功能指标改善也更明显。PE治疗可以有效的去除重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改善肝功能及预后,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了探讨重型肝炎继发细菌感染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 6 0例重型肝炎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对感染的部位及感染率进行统计。结果 :重型肝炎合并细菌感染 33例 ,其感染率 5 5 %。感染部位最多是腹腔 2 4例(72 .7% ) ,其次是胆道 17例 (5 7.6 % ) ,呼吸道 11例 (33.3% ) ,肠道 7例 (2 1% ) ,尿道 3例 (9.1% ) ,心包和皮肤感染各1例 (3% )。一个患者感染部位最少的是 1个 ,最多的是 5个。非感染组和感染组早、中、晚期好转率分别为 88.2 3% ,80 % ,2 5 %和 5 0 % ,5 0 % ,16 .6 % (P <0 .0 5 )。结论 :早期发现重型肝炎继发细菌感染 ,及时选用有效抗生素是抢救重症肝炎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4.
膦甲酸钠对慢性乙型肝炎及重型乙型肝炎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膦甲酸钠(PFA)对慢性乙型肝炎(CHB)及重型乙型肝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CHB150例,入院时随机分为水化组和非水化组及对照组各50例。另选取重型乙型肝炎7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定期查患者肾功能(BUN、Cre、SUA)。结果:对CHB,PFA治疗组患者肾功能与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对重型乙型肝炎,PFA的治疗未加重重型乙型肝炎的肾脏损害,且能降低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结论:膦甲酸钠对CHB及重型乙型肝炎肾功能无明显损害。  相似文献   
5.
膦甲酸钠治疗重型乙型肝炎3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膦甲酸钠治疗32例重型乙肝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2组均采用葡萄糖、甘利欣、支链氨基酸、促肝细胞生长素、人血白蛋白和冰冻新鲜人血浆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膦甲酸钠静脉滴注,2次/d,连用2周后改为1次/d,连用2周,28 d/疗程。2组进行对照。结果32例重型乙肝中,27例(84.38%)患者HBV-DNA水平下降,17例(62.96%)HBV-DNA阴转,9例(47.38)HbeAg阴转,存活27例(84.3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膦甲酸钠能明显的抑制乙肝病毒复制,降低病毒量及调节细胞免疫,可以改善肝功能,阻断肝炎发病进程,促进恢复,可用于重症乙型肝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胆红素吸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研究2014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住院的凝血酶原活动度(PTA)25%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40例,均予胆红素吸附治疗。收集治疗前后以及治疗后一周的患者血常规[白细胞(WBC)、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肝功能[TBil、DBil、总胆汁酸(TBA)、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电解质(K~+、Na~+、Cl~-、Ca~(2+)),治疗前后和治疗过程中观察记录患者血压、呼吸、心率、氧饱和度,观察患者有无畏寒发热、头晕、胸闷、腹痛等症状。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均较好,治疗结束后患者临床症状好转。TBil、DBil、TBA均下降,Alb、Glb、Fib亦有轻度下降,而PT、APTT则较治疗前延长,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254、22.395、7.821、6.986、7.580、9.852、10.705、5.528,P值均0.001)。治疗后Ca~(2+)较治疗前降低,WBC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924、9.852,P值均0.001)。在随访1周时,Alb、Glb、Fib、PT、APTT、Ca~(2+)、WBC均恢复至治疗前水平,TBil、DBil、TBA较治疗后有不同程度升高,但比治疗前低。40例患者中有12例(30%)发生不良反应,其中3例(7.5%)畏寒(或寒颤)、3例(7.5%)血压下降、2例(5.0%)心率下降、1例(2.5%)头晕、1例(2.5%)恶心呕吐、1例(2.5%)腹痛、1例(2.5%)出冷汗。结论胆红素吸附治疗对PTA25%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安全有效,对患者的凝血功能、血清Ca~(2+)、WBC有短暂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药验方表面麻醉拔牙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我们挖掘祖国医学中药麻醉验方,用于临床拔牙手术,取得了满意效果。一、处方与用法:生草乌、生川乌、生南星、生半夏各25g、蟾酥20g、川椒(或胡椒)50g、荜拔5g、细辛50g、樟脑(或薄荷)5g。将上药研碎,用75%酒精500ml,浸泡3昼夜,去渣过滤,装瓶(加入樟脑或薄荷)备用。用法:隔离唾液,牙周常规消毒。用牙科摄子蘸药液滴入要拔牙齿的牙周袋内数次(窝洞内可1并滴入)、约1~2分钟,探查牙周组织无痛觉时,即可实施拔牙手术。二、适应症:①儿童滞留乳牙及各种原因形成的残根牙。②外伤、牙周疾患所致松动牙。③高血压、心脏病(中、轻度…  相似文献   
8.
刘尚豪  祖红梅  黄燕  郭小青  向慧玲  党彤  李晓燕  严兆兰  李雅静  刘菲  孙佳  宋瑞欣  闫俊卿  叶青  王晶  孟宪梅  王海英  江振宇  黄磊  孟繁平  张国  王文娟  杨少奇  呼圣娟  阮继刚  雷创  汪清海  田宏玲  郑琦  李异玲  王宁宁  崔会鹏  王滟萌  瞿章书  袁敏  刘益军  陈颖  夏玉香  刘娅媛  刘莹  曲素萱  陶弘  石瑞春  杨小婷  金丹  苏丹  杨永峰  叶伟  刘娜  唐荣瑜  张权  刘琴  邹高亮  李子月  赵彩彦  赵倩  张清格  高华方  孟涛  李婕  吴卫华  王健  杨传龙  吕卉  刘川  王福生  福军亮  祁小龙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3,(1)
目的探讨血清学指标对代偿期肝硬化轻微型肝性脑病(MHE)的诊断价值, 构建基于血清学指标的联合模型并评估其对MHE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多中心研究。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8月来自我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3家医院就诊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263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并计算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使用基线血氨测量值/正常参考值上限(AMM-ULN)集中校正各中心血氨测量结果, 以我国《肝硬化肝性脑病诊疗指南》标准, 数字连接试验-A、数字符号试验均异常作为诊断MHE的标准。基于R语言caret包将患者随机(7∶3)分为训练集(n=185)和验证集(n=78)。通过Logistic回归构建诊断MHE的联合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及校准曲线图评估诊断性能, 并用Bootstrap法(n=200)进行内部验证;Delong检验比较AUC之间的差异。结果训练集中, MHE占37.8%(70/185), MHE组AMM-ULN、白蛋白、血小板、碱性磷酸酶、国际标准化比值、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以及教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PE)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63例各型重型肝炎患者分为2组,PE治疗组33例,在常规护肝基础上采用血浆置换,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血脂检测指标的变化及并发肝昏迷的存活率;对照组30例常规护肝治疗,对2组的存活率进行比较。结果PE治疗后患者肝功能指标明显改善,T-B il、TBA、ALT较治疗前下降(P<0.05),A、CHO及LDL较治疗前上升(P<0.05),2组病人存活率比较,PE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存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治疗能显著降低体内的毒性物质,提高肝脏的合成功能,改善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