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 分析 2016—2020 年深圳市南山区登革热的流行特点和病例就医行为的特征,为登革热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 2016—2020 年南山区登革热病例资料和蚊媒监测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特征。 结果 2016—2020 年南山区共报告 198 例登革热病例,其中本地病例 110 例,输入性病例 88 例,年均发病率为 2. 73 / 10 万。 全年除 3 月份外,其他月份均有登革热病例发生,以 9、10 月份病例数最多,占病例总数的65. 66%(130 / 198)。 南山区 8 个街道均有登革热病例发生,年均发病率最高的 3 个街道为蛇口、西丽和桃源,分别为 4. 96 / 10 万、3. 76 / 10 万、3. 16 / 10 万。 发病年龄为 10 ~ 81 岁,其中 20 ~ 59 岁病例数最多,共 169 例,占 85. 36%;男性登革热年均发病率(3. 28 / 10 万)高于女性( 2. 12 / 10 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9. 041,P< 0. 05)。 2016— 2020 年共发生 6 起暴发疫情,其中 4 起为工地暴发疫情。 蚊媒监测发现,布雷图指数(BI)高峰为 8—9 月,6—10 月BI 均超过警戒值 ( 5)。 198 例登革热病例中,初诊正确率为 36. 87%,住院率为 70. 71%,公立医院首诊率为58. 59%,发病至首次就诊的间隔时间为 1 d(0~ 3 d),发病至确诊的间隔时间为 5 d(3~ 6 d)。 公立医院首诊率输入性病例高于本地病例,发病至首次就诊间隔天数输入性病例比本地病例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 = 4. 672、 Z= 0. 493, P均<0. 05)。 结论 南山区登革热疫情形势严峻,应对所有医疗机构开展诊疗和防控培训,加强蚊媒消杀公司培训,加强口岸入境人员和工地等高风险区域的健康教育,做到登革热的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  相似文献   
2.
王颖  黄燕飞  汪正铎  戴传文 《疾病监测》2021,36(11):1212-1216
  目的  分析一起由人冠状病毒NL63(HCoV-NL63)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今后针对冠状病毒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20年广东省深圳市一起由HCoV-NL63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聚集性疫情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并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2020年8月24 — 29日,某看守所A、B两个监仓120名在押人员中,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病例43例,发病高峰在27 — 29日。 A、B监仓罹患率分别为55.0%(33/60)、16.7%(1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个监仓检出HCoV-NL63病毒阳性者43例,感染率为35.8%(43/120),其中A仓为51.7%(31/60),B仓为20.0%(1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个监仓的隐性感染率为16.7%(20/120),其中A仓为20.0%(12/60),B仓为13.3%(8/60)。 病例临床症状以咽痛、咳嗽、流涕等为主。 50~59岁年龄组人群的罹患率和感染率较高,但各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HCoV-NL63在密集环境人群中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暴发,需加强此类场所HCoV-NL63等人冠状病毒的防控。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处置一起花鸟市场相关鹦鹉热聚集性疫情,为深圳市鹦鹉热相关聚集性疫情预防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21年2月8日—2021年4月10日在深圳市3所医院就诊的9例鹦鹉热病例患者的临床信息、流行病学信息及生物样本,对病例家、店铺等进行现场调查并采集鸟类生物样本、环境样本等进行鹦鹉热嗜衣原体检测。结果 聚集性疫情确诊病例8例,均有某花鸟市场购买鹦鹉饲养史;9例病例发病日期主要集中在2021年2月15日—3月8日;平均年龄37.4岁,以女性为主,职业以无业或退休为主;7例有症状的成人病例临床表现以高热、畏寒、头痛、乏力、肌肉痛为主,胸部CT表现以左肺感染为主,低龄儿童临床表现及胸部CT炎症表现不典型;购鸟至发病间隔在16~40天,平均28天;花鸟市场3家店铺鹦鹉肛拭子阳性率为43.44%(26/60);存在无鹦鹉饲养史感染病例和购鸟至发病间隔超长病例(>250天)。结论 此聚集性疫情与花鸟市场鹦鹉感染有关,不能排除野鸟感染的可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