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马鞍山市位于安徽省东部,属于平原、丘陵共存地带,自然环境轻度缺碘。按照省卫生厅统一部署,1995年起采取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防治碘缺乏病,取得明显成效,2000年全市达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为了解我市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后,碘盐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现将近6年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析安徽马鞍山市辖区近年来血吸虫病疫情变化趋势,评估到2015年实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目标风险。方法 009~2013年期间,通过免疫学和病原学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人畜病情监测;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开展螺情监测;同时,通过人畜化疗和钉螺控制措施开展血吸虫病防控工作。结果2009~2013年,人群治疗及扩大化疗2 060人次,采用IHA法共筛查20 622人次,血检阳性率平均为3.75%,处于徘徊稳定状态;kato法粪检查病1 526人次,均未查出阳性。5年间家畜扩大化疗279头次,家畜查病231头次,均未查出阳性。2009~2013年,开展药物灭螺611.3 hm2,环境改造灭螺10.7 hm2,开展螺情监测3 152 hm2,均未查获感染性钉螺;活螺密度从2009年0.205只/0.11m2下降到2013年的0.007 5只/0.11m2,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有螺面积比2009年下降44.1%。结论2009年以来,马鞍山市辖区血吸虫病疫情呈现稳中有降的趋势,5年间均未查出病人、病畜和感染性钉螺,活螺密度和有螺面积逐年下降,距离血吸虫病传播阻断目标差距逐渐缩小。目前主要障碍仍然是辖区尚有较大面积的钉螺分布环境。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 2011—2020 年马鞍山市血吸虫病病情空间聚集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以流行村为单位,建立 2011—2020 年马鞍山市人群血吸虫病血清学检查空间数据库。 采用核密度估计法、空间自相关分析,找出空间聚集性分布特征。 结果 2011—2020 年马鞍山市人群血吸虫病血检阳性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各年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5. 139,P<0. 01)。 核密度分析显示,湖阳镇东南部和东部区域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均为血检阳性高、中密度区域;而江心乡、黄池河以及石臼湖北侧等原高、中密度区域,在“十三五”转为低密度区。 全局 Moran’s I 指数提示,2011—2020 年马鞍山市人群血检阳性率均存空间聚集性。 局部热点分析显示,“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和县、花山区和雨山区部分沿江流行村以及江心乡、湖阳镇均是热点聚集区域;“十三五”期间当涂县大公圩夹河出现热点区域,和县沿江热点区域增多。 结论 2011—2020 年马鞍山市血吸虫病病情呈现明显正向空间自相关和聚集性,但聚集区域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5.
出生后5min以内新生儿,男3例,女1例。剖宫产3例,自然分娩1例。4例胎儿取出后均有呼吸。3例在断脐时全身皮肤红润,且有哭声,然后见吸气时腹部升起,上胸下陷,呼吸渐渐停止,全身发绀,迅至全身皮肤苍白。3例新生儿鼻、口腔有泡沫样的痰液外涌。当用麻醉喉镜直视吸引时,发现除气管内仍存少量胎粪外,均有大量泡沫样痰液由气管源源不断外涌,两肺闻及湿性啰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及时发现 2018 年马鞍山市血吸虫病传播风险,为制订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在马鞍山市选取 11 个重点环境,采用系统抽样法查螺,应用解剖镜检法和 LAMP 法检测钉螺感染血吸虫情况;采集新鲜野粪,采用集卵孵化法检测其含血吸虫卵情况。 另外抽取 4 个环境,采用鼠笼法测定水体的感染性。 结果 共计开展钉螺调查 26. 9 hm2 ,采用解剖镜检法检测钉螺 1 038 只,未发现感染螺;采用 LAMP 法检测 25 管混合样本,其中 4 个样本检出阳性。 在 4 个环境捡获新鲜野粪,其中牛粪 3 份、羊粪 11 份、犬粪 3份、兔粪 1 份,经实验室检测全部阴性。 共计投放哨鼠 85 只,经解剖后未发现阳性。 结论 马鞍山市部分地区,尤其是渔船民集散地和多年来未开展药物灭螺工作的湖阳镇,血吸虫病传播风险依然较高。 少数存在耕牛淘汰不彻底和羊、犬等家畜散养现象的区域,以及野生哺乳动物活动频繁的有螺区域,血吸虫病潜在传播风险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马鞍山市部分辖区属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地区。流行区分布在西部濒江的6个行政村(居委会),中、东部为血吸虫病的非流行区。2006年底,有钉螺面积188.7万平方米,其中99%分布在长江外滩以及小黄洲外滩。除锁溪河以及采石河下游入江口段历史有钉螺外.辖区内的其他通江河道流域均无有钉螺分布报告。2007年下半年,组织开展了市辖区八条通江河道的钉螺调查,旨在摸清钉螺是否沿水系向内河流域蔓延,掌握螺情动态和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和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有14种,它们分别是铁、铜、锌、钴、锰、铬、钼、镍、钒、锡、硅、硒、碘、氟。也有文献将硼、砷纳人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有这么多种,到底怎样才能记得住呢?笔者利用谐音,将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含硼、砷)编成了顺口溜,以帮助大家记忆。顺口溜为:铜佛涅槊,铁骨归西;墨西哥朋,典型生猛。对应为:铜氟镍钒,铁钴硅硒;钼锡铬(硼),碘锌(砷)锰。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马鞍山市辖区小学生血吸虫抗体1998~2007年的动态变化,为评价防治效果和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IHA法,检测血清血吸虫抗体。结果10年来共检测3类、5类流行区小学生17256人次,血检阳性率平均为1.65%。其中3类流行区学校学生血检阳性率为2.80%(183/6559),5类流行区学校为0.94%(101/10697);男生血检阳性率为2.23%(204/9138),女生为0.99%(80/8038);中、高年级学生血检阳性率为1.98%(239/12061),低年级为0.87%(45/5195)。前者血检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后者(P〈0.01)。结论10年来,马鞍山市辖区小学生血检阳性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感染血吸虫状况总体上相对较轻,其中3类流行区学校、男生及中高年级学生感染血吸虫状况相对较重,是我们今后防治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Google Earth,构建碘缺乏病监测平台。方法在Google Earth的位置面板下建立树状目录,形成监测平台的基本框架。将碘缺乏病监测数据以地标的形式,在Google Earth上进行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基于Google Earth建立了碘缺乏病监测管理平台。结论该监测管理平台构建简单、操作方便、表达具体,适合日常碘缺乏病监测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