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颈部淋巴结结核属于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多发于颈部及耳后,其形态累累如贯珠,故祖国医学称之谓瘰疬。20年来笔者在临床上应用截根法治疗淋巴结结核35例,均收到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  35例病人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性11例,女性24例,年龄最小为6岁;最大年龄为63岁,病程最长为10年,最短为7个月。2 治疗方法  病人取俯伏坐位,在背部第6~9胸椎旁开1.5寸处选取压痛点或皮肤微红或棕色突出于皮肤的针头样大小的阳性反应点进行治疗。每次选两个穴位,常规消毒,将三棱针横向刺入穴位皮肤,挑破…  相似文献   
2.
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以来,护理部以优质护理为主线,以病人安全为重点、细化、量化考核标准和指标,经常性检查和定期考核相结合,作为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得到实惠,同时建立了护患连心卡,以患者出现的各种症状和疑问给予指导和解答.深受患者好评,提高了公信力,也使护理的价值得到了体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外周静脉输注化疗药物的护理。方法:通常采用深静脉穿刺置管技术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结果:防止化疗药物所致的化学性静脉炎和药物外渗等局部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disp)预测高血压病患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住院患者80例,分为A、B组,A组为有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高血压病患者,B组为无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高血压病患者;12导联用同步自动分析心电图,记录窦性心律时12导联同步心电图。P波起点与等电位线交点为P波测量终点,每个导联测量5个图形清晰的P波,取平均值为该导联P波持续时间,其中最大P波时限(Pmax)与最小P波时限(Pmin)之差即为P波容散度(Pdisp)。结果并发有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高血压病患者组的Pmax、Pdisp均显著大于无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高血压病患者组,P值均<0.01。结论体表心电图Pdisp可作为高血压病患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股动脉和桡动脉途径行冠脉支架置入术的优缺点。方法 将我院2000年5月~2005年5月住院的160例行箍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患者按其血管途径分为股动脉组80例和桡动脉组80例,分别行冠脉支架置入术,观察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结果 股动脉组和桡动脉组置入支架数日、术后残余狭窄程度和手术成功率经检验差异均无显著性,股动脉组的并发症明显多于桡动脉组。结论 随着冠心病介入治疔技术的普遍开展,对桡动脉途径优点的认识和技术上的不断提高。桡动脉途径会成为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首选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血压(HT)患者合并糖耐量异常(IGT)和(或)微量蛋白尿(MAU)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油田总医院收治的HT病患者IGT和(或)MAU。结果 HT合并IGT组、HT合并IGT和MAU组、HT合并MAU组均明显高于单纯HT组,单纯HT组、HT合并IGT组、HT合并IGT和MAU组、HT并MAU组患者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2hPG、MAU呈现明显的正相关,r=0.664,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T患者合并IGT和(或)MAU明显升高,应加强HT相关预防,减少对肾脏等靶器官的损害。  相似文献   
7.
总结开胸术后因呼吸功能衰竭予以机械通气病人护理经验。通过对71例术后机械通气病人术后机械通气原因分析以及机械通气病人的心理特点了解。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古往今来,中国的医疗水平在不断进步,人们对疾病的预防、治疗、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其中的重大问题之一就是护患矛盾。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这一问题变的更加严峻,而这一问题的改善成为了医务人员的重大课题。维护好融洽的护患关系要求护士尊重患者,平等待患、建立同感心,富有同情心,增进相互信任,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高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合并有低血压状态或心源性休克的高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观察应用IABP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及病人预后。结果52例患者应用IABP后血流动力学情况及预后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对高危性急性心肌梗死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深静脉血栓为首发症状的胃癌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 ,2 5岁 ,因“间断咳嗽、气短 3个月”于 1999年 8月 15日入院。患者于 1999年 5月起咳嗽、发热 ,体温最高达38 6℃ ,后出现胸闷、气短 ,睑部、手部轻度水肿。结核菌素试验 (- )。 7月 2 8日左锁骨上区出现 8cm× 12cm× 2cm软组织肿块。 8月 2日核磁共振 (MRI)及CT显示 :左侧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血栓形成 ,纵隔无肿大淋巴结。尿激酶溶栓后肿块消失。以“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待查”收入院。自发病以来饮食好 ,无消化道不适。入院体检 :T37 0℃ ,P 10 0次 /分 ,R 2 0次 /分 ,BP 130 /90mmHg(1mmHg =0 133k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