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 病案摘要 1.1 一般资料患者男性,50岁.因"右肺小细胞癌多周期化疗后26天,伴憋气加重1周"入院.患者1年前经纤支镜活检病理证实为右下肺小细胞肺癌.PET/CT示右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先后应用EP(Vp-16+DDP)、TI(紫杉醇+IFO)、CAO(CTX+VCR+EPI)IP(伊立替康+奈达铂)方案化疗,同时行右肺门及纵隔放疗和颅脑预防性照射,后复查胸部CT示病灶进展.入院时患者喘憋较重,不能平卧,声音嘶哑.查体:喘憋貌,双侧颈部可扪及多个直径1-2cm肿大淋巴结,质韧.颈软,右肺呼吸音低,左肺闻及干啰音.心率76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及杂音.胸部CT示右肺下叶后基底段肿块合并斑片状高密度影,双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颈部B超示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考虑转移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胸腔内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并灌注沙培林及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将86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穿刺置管引流,引流结束后观察组胸腔内注入沙培林及顺铂(DDP),对照组胸腔内注入DDP,均每周2次,共4周。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发热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胸腔置管负压引流后用沙培林及DDP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效果优于单用DDP。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用于防治奥沙利铂致周围神经毒性的疗效.方法 恶性胃肠道肿瘤患者1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56例,空白组47例.空白组应用FOLFOX6方案(奥沙利铂+四氢叶酸钙+氟尿嘧啶)或XELOX方案化疗(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对照组化疗方案同空白组,并于每化疗周期第1天给予还原性谷胱甘肽2.4g/次,1次/d,静脉滴注,连续14 d;观察组化疗方案同空白组,并于每化疗周期第1天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注射液20 mg/次,1次/d,静脉滴注,连续14 d.3组化疗均21 d为1个周期.化疗4个周期评价3组周围神经毒性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3组均未发生Ⅳ级周围神经毒性;观察组Ⅱ级和Ⅲ级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分别为16.28%和4.65%,分别低于对照组(26.79%,12.50%)和空白组(36.17%,10.64%) (P<0.05),对照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可降低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并可减轻毒性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同步服用黄葵胶囊的顺铂化疗患者的肾功能变化,探讨黄葵对肾功能的保护性影响。方法:选取既往有化学性肾功能损伤现已基本恢复并排除原发性肾脏疾病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均按常规剂量顺铂方案进行化疗,对照组单纯化疗,观察组同步口服黄葵胶囊,治疗期间2组定期监测肾功能。比较2组患者化疗后1个月血清肌酐水平、肌酐清除率、胱抑素C、尿β2微球蛋白值变化情况。结果:化疗后观察组各监测指标数值变化幅度,即肾功能损伤情况均较轻(P0.05),而对照组化疗后1周和4周变化均较明显(P0.01)。结论:黄葵胶囊在含顺铂方案化疗过程中可对患者肾功能有保护作用,能够减轻顺铂的肾毒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黄葵胶囊防治顺铂相关性肾毒性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06年1月至2011年10月既往有化学性肾功损伤现已基本恢复并排除原发性肾脏疾病患者68例进行观察,将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化疗前肾功情况均无显著差异(P>0.05),均应用含标准剂量顺铂方案进行化疗.观察组同步口服黄葵胶囊,对照组单纯化疗,治疗期间两组定期监测肾功.化疗后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肌酐水平(Scr)、肌酐清除率(Ccr)、胱抑素C(CysC)、尿β2-MG值变化情况.结果:化疗后观察组患者各监测指标数值变化幅度,即肾功损伤情况均较对照组轻(P<0.05).结论:黄葵胶囊在含顺铂方案化疗过程中可对患者肾功有保护作用,能够减轻顺铂的肾毒性.  相似文献   
6.
应用RNA干扰技术(RNAi)对siRNA抑制肝癌细胞株内源Survivin基因的表达进行研究。笔者通过Western blot和半定量RT-PCR技术来检测Survivin蛋白的表达和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观察小分子干扰RNA(siRNA)对肝癌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并对RNAi技术的作用机制及在肿瘤基因治疗方面的实验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