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22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豚鼠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动物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豚鼠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方法采用降主动脉缩窄法建立豚鼠CHF模型(模型组20只,对照组10只)。8周后观察以下指标:临床表现、血流动力学、左心室重与体重比值、肺重与体重比值及室壁厚度。结果降主动脉缩窄8周后,14只豚鼠出现呼吸困难(BPC组),但BPC组豚鼠的左室收缩压及舒张末压均显著增高,左室压升高和降低最大速率均显著降低;左心室重与体重比值、肺重与体重比值及室壁厚度明显增高,呈现明显的心衰指征。而缩窄8周后未见呼吸困难的豚鼠(BWPC组)仅左心室重与体重比值增加,尚处于代偿期。结论降主动脉缩窄8周后可造成豚鼠CHF。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检测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NF-κBp65、IκBα和COX-2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取50例原发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新鲜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采用流式细胞术(FCM)进行NF-κBp65、IκBα和COX-2的蛋白定量分析,以荧光指数(FI)表示三种蛋白表达的相对含量。结果NF-κBp65和COX-2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量分别为1.20和1.26,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1.03和1.04;IκBα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为0.83,明显低于癌旁组织的0.98,P均〈0.05。NF-κBp65 和COX-2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IκBα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喉癌组织中NF-κBp65与COX-2的表达成正相关(r=0.238,P〈0.05)。结论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NF-κBp65和COX-2高表达而IκBα呈低表达,可能与喉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NF-κBp65可能促进COX-2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背景 强心苷类(CGs)药物临床治疗心力衰竭因其治疗窗窄使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心肌钠泵是CGs药物作用的靶点,然而CGs药物与钠泵相互作用的机制仍有待阐明。目前认为,钠泵的第一个膜外区H1-H2是哇巴因可能的结合位点。目的 利用作用在抗心肌钠泵α2亚基H1-H2膜外区结构域的多克隆WJS为工具,封闭该结合位点,有效拮抗哇巴因对钠泵的抑制作用,比较封闭前后哇巴因对心室肌细胞钠泵活性的影响及心室肌细胞收缩力、细胞内钙的变化,探讨钠泵与哇巴因的作用机制。方法 2013年1月-2015年1月急性分离大鼠心室肌细胞,将心室肌细胞分为4组,1 μmol/L哇巴因组、WJS+1 μmol/L哇巴因组、1 mmol/L哇巴因组、WJS+1 mmol/L哇巴因组。1 μmol/L哇巴因组给予哇巴因(1 μmol/L)进行灌流;WJS+1 μmol/L哇巴因组以WJS(稀释浓度1∶1 000)孵育心室肌细胞0.5 h后,再给予哇巴因(1 μmol/L)进行灌流;1 mmol/L哇巴因组给予哇巴因(1 mmol/L)进行灌流;WJS+1 mmol/L哇巴因组以WJS(稀释浓度1∶1 000)孵育心室肌细胞0.5 h后,再给予哇巴因(1 mmol/L)进行灌流。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钠泵电流(Ip),观察WJS对哇巴因抑制Ip作用的影响;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心室肌细胞游离钙浓度([Ca2+]i);采用细胞动缘探测系统测定心室肌细胞收缩力的大小。结果 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结果显示,纯化后的WJS在电泳时分别出现2条清晰的条带,其分子量均为 110 kD 左右。细胞免疫荧光法测定结果显示,WJS均结合在心室肌细胞钠泵的膜外区,而且这种结合并不被1 μmol/L哇巴因影响,但却被在H1-H2膜外区特异性抗原点具有相同成分的多肽阻断剂RE2取消。WJS+1 μmol/L哇巴因组高亲和力钠泵电流(Iph)低于1 μmol/L哇巴因组(P<0.05);1 mmol/L哇巴因组、WJS+1 mmol/L哇巴因组Iph高于1 μmol/L哇巴因组和WJS+1 μmol/L哇巴因组,低亲和力钠泵电流(Ipl)低于1 μmol/L哇巴因组和WJS+1 μmol/L哇巴因组(P<0.05);WJS+1 mmol/L哇巴因组Iph高于1 mmol/L哇巴因组,Ipl低于1 mmol/L哇巴因组(P<0.05)。灌流5、15 min WJS+1 μmol/L哇巴因组心室肌细胞[Ca2+]i低于1 μmol/L哇巴因组(P<0.05);灌流5、15 min 1 mmol/L哇巴因组、WJS+1 mmol/L哇巴因组心室肌细胞[Ca2+]i高于1 μmol/L哇巴因组和WJS+1 μmol/L哇巴因组(P<0.05);灌流5、15 min WJS+1 mmol/L哇巴因组心室肌细胞[Ca2+]i高于1 mmol/L哇巴因组(P<0.05)。灌流5、15 min WJS+1 μmol/L哇巴因组心室肌细胞收缩力低于1 μmol/L哇巴因组(P<0.05);灌流5 min 1 mmol/L哇巴因组、WJS+1 mmol/L哇巴因组心室肌细胞收缩力高于1 μmol/L哇巴因组和WJS+1 μmol/L哇巴因组,灌流15 min心室肌细胞收缩力低于1 μmol/L哇巴因组和WJS+1 μmol/L哇巴因组(P<0.05);灌流5、15 min WJS+1 mmol/L哇巴因组心室肌细胞收缩力低于1 mmol/L哇巴因组(P<0.05)。结论 抗心肌钠泵α2亚基H1-H2膜外区结构域的多克隆抗体WJS取消Iph和低浓度哇巴因所致的心室肌细胞收缩力增强作用,表明钠泵α2亚基介导低浓度哇巴因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细胞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环氧合酶-2(COX-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下咽癌中的表达及内在相关性.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对原发下咽癌新鲜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各48例,进行NF-κB p65、COX-2和MMP-9表达的蛋白定量分析,以荧光指数(FI)表示三种蛋白表达的相对含量.结果 NF-κB p65、COX-2和MMP-9在下咽癌组织中的表达量分别为1.16、1.32和1.26,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1.03、1.04和1.04.三种蛋白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下咽癌组织中NF-κB p65和COX-2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NF-κB p65、COX-2和MMP-9的高表达与下咽癌的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NF-κB p65可能促进COX-2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VEGFR-3)和D2-40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喉癌淋巴道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喉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各40份,同期选择正常喉组织标本19份作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标本中VEGF-C、VEGFR-3和D240的表达.结果 VEGF-C、VEGFR-3及D2-40在喉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喉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其表达强度呈下降趋势(H分别为38.400、32.502,P均<0.01);在喉癌组织中,VEGF-C、VEGFR-3及D2-40的表达与淋巴转移、临床分期及临床分型有关(P均<0.05),与病理分级、肿瘤大小、吸烟量、年龄和性别无关(P均>0.05).喉癌组织中VEGF-C与VEGFRd的表达呈正相关(r=0.882,P<0.01).结论 VEGF-C、VEGFR-3及D2-40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喉组织,其高表达可能与喉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结的MRI表现、组织病理学特点,探讨MRI对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甲状腺癌的患者30例,术前均行颈部MRI检查,标记可疑转移淋巴结,按颈部分区定位。同期行颈清扫术并将淋巴结分区送病理,标记MRI所示可疑淋巴结做病理对照,分析其MRI表现及主要特点。记录术后颈清扫标本中转移淋巴结的数量,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RI标记淋巴结阳性率73.1%(98/134),阳性淋巴结检出率60.5%(98/162)。结论MRI检查能明确肿瘤是否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及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等,对临床分期评价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甲状腺癌的MRI表现、组织病理学特点,探讨MRI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临床诊断或高度怀疑甲状腺癌的病例50例,术前行MRI检查并做定性诊断,结合术后病理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MRI表现及主要特点。结果43例病例MRI诊断为甲状腺癌,术后病理证实38例,阳性率88%;其中37例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28例信号不均匀,病理上显示肿瘤出现不同程度的坏死;33例肿瘤边缘模糊,其中26例出现不完整包膜样低信号影,病理发现肿瘤已侵犯并突破假包膜;26例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器官,23例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肿瘤形状不规则、信号不均匀是甲状腺癌的MRI特点,而瘤周不完整包膜样低信号影是甲状腺癌MRI的特征性表现;MRI检查能发现一些小肿瘤,明确肿瘤是否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及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等,对临床分期评价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喉鳞状细胞癌(LSCC)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及其受体融合素即CXCR4的表达情况,研究LSCC中SDF-1与CXCR4表达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在LSCC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SDF-1及CXCR4在LSCC组织、癌旁组织、正常喉黏膜及颈部淋巴结中的表达情况,运用Kruskal-Wallis检验、χ2检验、Spearman等级相关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SDF-1及CXCR4在LSCC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癌旁组与正常组(P<0.01);SDF-1及CXCR4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0.01)、临床分期(P<0.01)和病理分级(P<0.05)有相关性;SDF-1及CXCR4在阳性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率均高于阴性淋巴结组织(P<0.01);LSCC中SDF-1与CXCR4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SDF-1及CX-CR4蛋白在喉癌组织及阳性淋巴结组织中高表达,并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有相关性,提示二者可能与LSCC的浸润及转移有关,并且在LSCC的发生、发展中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