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家属的微信健康教育应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出院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潮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行PCI术患者25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均已出院。对照组123例接受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12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基于家属的微信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依从性比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9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SA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SAQ评分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SA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02%,低于对照组的29.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家属的微信健康教育应用于出院后PCI患者,能增强治疗依从性,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无创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随机将52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BiPAP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h后的临床表现、动脉皿气分析情况;比较治疗组通气前与通气后2h、12h血清B型钠尿肽(BNP)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30%,对照组总有效率53.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17,P〈0.005);治疗组通气2h后心功能、平均动脉血压(MBP)、心率(HR)、呼吸频率(RR),pH、Pa02、PaC02、Sa02指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93、13.683、22.795、9.333、10.232、3.882、7.956,P〈0.001):治疗组通气2h、12h后BNP指标明显降低,LVEF明显增加,与通气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91、9.427,P〈0.001;t=2.609、4.851,P〈0.05、P〈0.001)。结论BiPAP治疗急性左心衰竭能迅速改善患者心肺功能,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抗抑郁药物对高血压伴焦虑抑郁症状患者降压疗效及心理状态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 2016年6月潮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高血压伴焦虑抑郁症状患者,根据是否服用抗抑郁药物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度洛西汀+地西泮抗焦虑抑郁治疗.对比两组降压疗效及治疗前后焦虑、抑郁评分.结果 观察组降压有效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抑郁药物可有效改善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进而有利于降压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D-二聚体的定量检查在筛查常规急性胸痛病变中的意义.方法 取自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院就诊符合入组条件的病人150例,均进行D-二聚体检查,将相关检查结果数据进行分类分析,再与患者最后确诊诊断进行对比分析,得出D-二聚体与急性心肌梗死、肺动脉栓塞、主动脉夹层等相关疾病的关联大小.结果 D-二聚体定量值与常见血管病,例如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有一定相关性,其中,急性心肌梗死D-二聚体定量值最低,主动脉夹层次之,肺动脉栓塞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 在常规的急性胸痛患者中,急查D-二聚体对初步筛查常见血管病变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改善高血压患者依从性、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方法 依据随机数字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285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142例)与观察组(1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0.99%)与观察组(99.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改善高血压患者依从性、生活质量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缺血后适应(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IPOC)对单支动脉闭塞性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AMI)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签法将150例于2014年3月至2017年9月在潮州市中心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单支动脉闭塞性AMI患者分为观察组(n=75)和对照组(n=75),观察组于再灌注开始1 min内实施IPOC策略,对照组再灌注开始6 min内不施加干预,比较两组术中血流恢复[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分级、校正TIMI帧数(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cTFC)]及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情况,PCI治疗后测定外周血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高敏心肌肌钙蛋白(high-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 T,hs-cTnT)峰值,于入院时及术后3个月检测血浆N氨基酸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并记录随访3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较对照组梗死相关动脉TIMI血流3级患者比例明显升高,cTFC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室性停搏等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CI治疗后CK-MB、cTnI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较对照组NT-proBNP浓度降低,LVEF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内,观察组MACE发生率为18.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POC能够显著加快AMI患者急诊PCI治疗中冠状动脉血流,减少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保护心肌损伤,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及凋亡蛋白caspase-3的影响,探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 方法 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AMI模型,存活者随机分为模型组、芪苈强心胶囊高、中、低剂量组(简称高、中、低剂量组)和卡托普利组,另设假手术组.芪苈强心胶囊组术后予药粉1.2g/(kg·d)、0.6g/(kg·d)、0.3g/(kg·d)治疗,卡托普利组予卡托普利25mg/(kg·d)治疗,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仅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治疗4周后对相关指标进行检测. 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芪苈强心胶囊能有效降低各治疗组体重(BW)、心脏质量指数(HMI)、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及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有效增加左心室收缩末压(LVSP)左心室最大压力上升及下降速度(±dp/dtmax),以高剂量组较为明显;模型组caspase-3蛋白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加,芪苈强心胶囊治疗高、中剂量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 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能明显改善AMI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下调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有效抑制心力衰竭后心肌细胞凋亡.推测芪苈强心胶囊能有效改善心功能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心肌重构及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检查对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26例未行急诊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分别行冠状动脉CTA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评价冠状动脉CTA对急性心肌梗死病变部位及病变部位以远血管情况的诊断价值.结果 冠状动脉CTA诊断急性心肌梗死血管再通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89%、93.85%、92.98%、88.41%,对前降支的诊断能力最强.CTA对梗死相关病变以远血管情况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相关(r=0.8123,P<0.01),且与梗死相关动脉是否再通无关(x2=0.0086,P>0.05).结论 冠状动脉CTA能够准确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动脉再通,初步评价梗死相关病变以远相关血管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鞘内联合硬膜外注射地塞米松(DXM)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 60例临床确诊LDH患者随机分两组,鞘内联合硬膜外注射DXM为A组(n=30);单纯硬膜外注射DXM为B组(n=30)。比较两组治疗后1 d、7 d、1个月、6个月及1年的VAS、ODI评分。结果两组治疗LDH均有效,A组的总疗效优于B组。两组治疗后1 d、7 d、1个月的VAS和ODI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A组的短期疗效优于B组;6个月及1年后的VAS和ODI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中、长期疗效相当。结论鞘内联合硬膜外注射DXM能快速缓解LDH患者的急性期疼痛症状,明显缩短病程,早期改善生活质量。此法设备要求低,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