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8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老年性椎 -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 (VBIV)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VBIV病人7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 3 8例 ,对照组 3 2例。治疗组给予参麦注射液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 ,对照组给予血管扩张剂西其汀治疗。两组均以 14d为一疗程 ,一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 97.3 7%和 96.88% ,两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在VBIV伴随症状恶心呕吐、纳差改善时间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 ,在降低 6月内的复发率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益气通络中成药针剂参麦注射液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老年性椎 -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 ,疗效与血管扩张剂西其汀相仿 ,且在VBIV伴随症状改善时间及降低 6月内的复发率方面较西其汀有优势。  相似文献   
2.
林兴栋  李莉 《中医药学刊》2004,22(1):152-154
中医直肠给药法简便易行,运用中药直肠给药法治疗脑血管疾病,古今记载,不胜枚举,由于中风急性期常见痰热腑实证;易合并消化道应激反应;易见神昏、恶呕,口闭,口服给药困难,胃管鼻饲亦有并发症;中药直肠滴注的优势和科学性明显。大量文献表明:(1)直肠给药治疗脑血管病简便易行;(2)中医直肠给药治疗脑血管病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①官窍-脏腑理论;②宫窍——经络理论;(3)现代医学理论与实践证实直肠给药吸收好,疗效佳。所以中药直肠滴注可作为防治中风病的新思路、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宋以后,随着金元四大家的兴起,该思想逐渐淡出历史舞台。现代临床对于续命汤的疗效进行了再次的发掘和肯定,这促使我们需要回过头去回顾中医对中风病的诊治历程。本研究梳理了中医学对中风病的病机认识的转变,结合现代临床经验,对续命汤的认识进行了新的总结分析,并对续命汤的诊治范围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林兴栋 《家庭药师》2014,(10):19-19
某位高血压病人在起床后,出现右侧肢沐麻木,怀疑中风,便到医院作头颅CT检查,怛并未发现病灶。不过,医生仍考虑中风(脑梗死),故建议病人留院治疗。可家人不信,遂带病人离开了医院。第二天,病人被急诊送来,此时已“面目全非”——嘴角歪了,说话含混不清,右侧肢体瘫痪。  相似文献   
5.
对100例脑梗死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加SLT半导体激光治疗和单纯常规治疗。两种方法均能降低血液黏滞度,但激光治疗组血流流变学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治疗组,说明激光综合治疗可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疗效。  相似文献   
6.
对21例肠炎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食物中毒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西医予抗感染、补充电解质及能量合剂等对症处理,中医以祛暑化湿、升清降浊、调畅气机为法,方用王氏连朴饮和藿香正气散加减。全部患者均于治疗3~5d后痊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片不同剂量对狼疮样小鼠部分免疫调节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不同剂量的青蒿琥酯对8~10周龄的狼疮样小鼠进行干预治疗8 d,观察其对狼疮样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CD4、CD8、CD54表达的影响。结果:青蒿琥酯片对狼疮样小鼠外周血CD4、CD8的表达有升高的作用,对狼疮样小鼠外周血CD54的高表达有抑制作用,以高剂量组最为明显。结论:青蒿琥酯片可调节狼疮样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抑制狼疮样小鼠的过度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8.
清热解毒法在中风病中的应用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风病是当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及复发率高的特点,特别是中风病后的智力障碍与肢体致残,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医学难题.因此,深入剖析中风病的病理机制,探索相应的治疗方法,已成为提高中风病临床疗效的关键性问题.中医脑病专家刘茂才教授说:"应该在对病因病机、证型研究的深化基础上,寻求共同的规律,在共性共通治疗上再结合个体化,才能提高疗效的可置信度和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9.
中药直肠滴注是指通过肛门将药物送入肠管 ,通过直肠黏膜的迅速吸收进入大循环发挥药效 ,以治疗全身或局部疾病的给药方法。直肠滴注法属于直肠给药法之一 ,由于其应用范围广泛 ,越来越被广大医务工作者所采用 ,并为广大患者所接受。近 2 0年来 ,从农村卫生院到省市中西医院都在普遍应用 ,并有部分研究获得了省市级科研资助[1] 及成果奖[2 ] 。直肠给药法包括栓剂塞入法、气雾剂 /喷剂、保留灌肠法及直肠滴注法等。前三者由于给药量少或时间短等 ,其治疗疾病大多局限于肛肠疾患 ,或盆腔及下腹部疾患。直肠滴注法不同于灌肠 ,亦非单纯的通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盆炎康合剂对抗热休克蛋白60抗体阳性的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63例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A组(盆炎康合剂治疗)32例,B组(盆炎康合剂+阿奇霉素联合治疗)31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变化;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宫颈黏液CT检测,血清H-HSP60抗体IgG、TNF-ɑ、IFN-r的变化。结果:A组临床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87.50%,B组为83.87%,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B组治疗前后血清H-HSP60抗体IgG、TNF-ɑ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H-HSP60、TNF-ɑ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提示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有效降低血清H-HSP60抗体IgG、TNF-ɑ浓度,但组间疗效无差别。A组、B组治疗前后血清IFN-r比较(P>0.05),A组与B组治疗后血清IFN-r比较(P>0.05),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B组宫颈黏液CT阳性转阴率为100%,明显高于A组(P<0.05)。A组用药后均无不良反应,B组用药后1例出现腹胀、恶心不良反应。结论:盆炎康合剂可有效消除或改善抗热休克蛋白60抗体阳性的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效降低和清除抗H-HSP60抗体,降低异常升高的TNF-a,,平衡和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在消除下生殖道CT感染的病原体方面,盆炎康合剂+阿奇霉素联合治疗较单纯中药治疗更为迅速。对于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FN-r无显著临床意义,是否与免疫致病机制中,单一细胞因子作为细胞因子网络中的一员发挥作用,不是通过某一类因子的绝对数增加或减少,而是Th1/Th2型或Th/Ts型细胞因子之间的相对浓度的变化,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