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3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首次报道一例雷公藤多甙中毒导致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病例,其病理生理变化、临床表现和转归于以往的报道颇有不同。  相似文献   
2.
肾脏病合并动脉栓塞和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200052上海警备区85医院丁群凤,杨黄,王立群肾脏病常伴有高凝状态和血管病变而易发生肾外血管血栓栓塞性并发症。鉴于动脉、静脉栓塞的临床表现不一样,转归机制不一,加上原有肾病的基础,故有别于一般栓塞的护理,现结...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及其与钙磷代谢的关系.方珐:采集50例血透患者、24例腹透患者及20名健康对照者的静脉血,离心取血清.采用ELISA法测定FGF一23水平.同时检测水平在1,25-二弪维生素D[1,25一(OH)2 VitD]、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清肌酐(Scr)、钙(Ca)、磷(P)等水平.结果:FGF-23水平在血透组患者[(88.51±35.01)ng/L]、腹透组患者[(87.85±33.65)ng/L]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11.76±3.63)ng/L],但血透组和腹透组无统计学差异.而血透组、腹透组患者血清1,25-(OH)2VitD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血透组明显低于腹透组(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FGF-23与血清肌酐、iPTH、磷、透析时间呈正相关(P<0.01),与1,25-(OH)2VitD负相关(P<0.01).结论:终末期肾病患者FGF-23水平明显升高,1,25-(OH)2VitD明显降低.FGF-23水平变化与血清肌酐、iPTH、磷、透析时间、1,25-(OH)2VitD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早期低剂量腹膜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7年3月-2010年2月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38例,分为两组:腹透组(n=19):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并予间歇性腹膜透析,每日4000~6000 ml,每周4~5 d;对照组(n=19):接受常规药物治疗.随访24周.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采用症状频率和严重指数、SF-36生活质量量表对临床症状、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并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及尿量.结果 腹透组血红蛋白、血肌酐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腹透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治疗前为11.80±5.41,治疗后第8周和第12周时分别降低至7.15±3.15(P<0.05)和5.94±3.70(P<0.01),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后第8周和第12周时评分分别为11.23±5.35、 9.80±4.02和10.11±4.48.两组间的差异持续至随访期结束.腹透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 早期低剂量腹膜透析可有效改善尿毒症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大黄对不同病因慢性肾衰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27例慢性肾衰(CRF)非透析患者根据病因与治疗方法分四组进行前瞻性临床治疗研究,以探讨不同病因CRF的特点及其对大黄治疗的反应,经过平均22.4±10.2(6~57)个月的随访研究,发现(1)不同病因的CRF各具特点,肾炎引起的CRF较肾功能水平相当,病因为小管间质疾病者病情发展快,远期存活率低,高血压发生率高,蛋白尿及高胆固醇血症明显,并以男性患者居多;(2)大黄能够延缓CRF的进展,减轻蛋白尿,改善低蛋白血症,纠正脂质代谢异常,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大黄对肾炎所致CRF的治疗作用较小管间质疾病所致的CRF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HP)对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测定15例HD患者血液灌流前、后血清FGF-23、全段PTH(iPTH)及血清肌酐、钙、磷等指标。透析方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1次/2周,HD5次/2周,总共12次为1个疗程。结果:单次HP患者的血清肌酐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HP治疗12次后患者FGF-23(88.51±35.0ng·L^-1)、血磷(87.85±33.65ng·L^-1)均明显下降。结论:血液灌流可降低HD患者FGF-23水平,改善血磷代谢。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分析伽马刀治疗过程中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观察水化等干预治疗的防治作用。方法收集2007年10月至2011年5月住院接受伽马刀治疗的体部肿瘤患者,其中10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流程进行,100例(十预治疗组)采用水化、碱化、钙凋等预防措施。观察两组AKI发生率、临床过程及转归。结果对照组有18例AKI患者,均发生在造影后1~5 d,3例因少尿、高分解状态或高钾而进行血液透析1~3次。2周后所有患者的肾功能逐步改善,4周恢复至术前水平。干预治疗组有5例AKI,均发生在造影后48 h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治疗组AKI表现较轻,无少尿,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和尿酸升高,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的变化幅度较低,1周时已恢复至术前水平,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Scr基础值偏高与AKI的发生密切相关;与年龄、性别和伽马刀治疗部位无显著相关性。结论伽马刀治疗过程巾发生的AKI主要与对比剂有关,而非放射性损伤所致。伴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Scr基础值偏高者尤易发生。积极防治肾血管收缩能够防止和减轻AKI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M)及肾上腺紧张素(AdT)在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正常对照、慢性。肾病、维持性HD患者(按收缩压水平分为高血压组、低血压组及正常血压组)血浆AdM及AdT值。结果:维持性HD患者高血压组血透前AdM明显升高,AdT则降低,低血压组血透后AdM较血透前明显升高。结论:AdM及AdT在维持性HD患者高血压的发病中可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