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50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不同厂家格列美脲片溶出度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了在不同pH的溶出介质中,不同厂家格列美脲片的体外溶出情况。采用中国药典2005年版溶出度第二法装置、转速50r/min、溶出介质900ml。结果显示,在水、pH 1.2盐酸、pH 6.8磷酸盐缓冲液和pH 7.8磷酸盐缓冲液中,各厂家格列美脲片的溶出度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甜叶菊进行了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及理化鉴别的生药学研究。  相似文献   
3.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母婴 …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探讨经母亲对胎儿行被动免疫在预防直炎病毒(HBV)宫内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对自孕20周起多次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的HBsAg(+)孕妇34例(A组)及未注射的14例HBsAg(+)孕妇(B组),用固相放免法和套式PCR检测母血HBsAg、HBV DNA及其新生儿血HBsAg、抗HBS、HBV DNA。结果 A组35例新生儿中32例血甭HBS(+),与B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  相似文献   
4.
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履行本职工作时,适应职业需要而形成的词整人们相互关系的原则和规范.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在妊娠期重症肝病的治疗中应用非生物型人工肝-血浆置换,分析评价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在该类病中的治疗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分别对14例急性妊娠脂肪肝和31例重症肝炎患者应用非生物型人工肝血浆置换,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肝肾功能、血浆白蛋白、血常规、血凝常规的变化,以及血浆置换治疗次数与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通过及时应用非生物型人工肝血浆置换,患者的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肝肾功能明显好转,白细胞数明显下降(P<0.05),而PT、APTT、Hb、PLt无明显变化(P>0.05)。血浆置换共治疗167次,平均3.7次,治疗3~4次者21例(46.7%),连续治疗4次者有效率达70.0%。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妊娠期急性重症肝病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在病程早期连续应用更能有效地阻止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乙肝流行高发区,母婴传播是乙肝病毒(HBV)的重要传播途径,阻断其母婴传播是控制乙肝流行的关键。HBV母婴传播途径主要有宫内感染、产时感染、产后感染,目前国内外对如何预防HBV母婴传播的产时及产后感染已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对如何预防其宫内感染尚未找到有效措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就近几年来HBV宫内感染的预防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在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行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治疗;对照组50例行缩宫素治疗。观察2组的疗效及产妇术中、术后2小时及术后24小时出血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32.4±27.1) mL,术后2小时(35.5±7.4)mL,术后24小时(31.5±6.3)mL,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少于对照组对应时间出血量,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显效19例,总有效率达96%,对照组治疗后显效14例,总有效率74%,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母草注射液与缩宫素联合应用于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可有效降低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且效果持久、安全。  相似文献   
8.
卵巢癌患者血清TNF-α、IL-6、IL-8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菊  徐琳  赵金霞 《山东医药》2005,45(14):53-54
研究证实,机体免疫功能调节障碍,而免疫功能,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的状态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TNF-α、IL-6、IL-8是单核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分泌的细胞因子,在机体的抗肿瘤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我们测定了65例卵巢癌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8变化,现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儿脐动脉及大脑中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判定围产儿生存及预后状况,评价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使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100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和80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胎儿脐动脉(UA)及大脑中动脉(MCA)的收缩末期最大血流速度和舒张末期最大血流速度之比(S/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同时观察胎儿宫内发育情况(双顶径、股骨长度、胎儿体重),并记录新生儿出生体重、1min阿氏评分及胎儿窘迫、FGR、低体重儿的发生率。结果: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胎儿UA的S/D、PI、RI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分为UAS/D≥3和S/D3两组比较其妊娠结局,前者1min阿氏评分7分、胎儿窘迫、FGR、低体重儿的发生率均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分为MCAS/D4和S/D≥4两组比较其妊娠结局,前者1min阿氏评分7分、胎儿窘迫发生率均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存在胎盘-胎儿循环障碍,脐动脉及大脑中动脉阻抗增高、血供不足,这些病理生理变化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彩色超声多普勒可以检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儿脐动脉及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在预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情发展趋势和预测围产儿结局方面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氧化应激状态与脐血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胎儿有核红细胞(FNRBC)水平变化及其与胎盘组织形态学异常发生率的关系。方法:选取28例GDM患者(GDM组)和22例正常妊娠妇女(正常对照组),采集其母血和脐血及对应的胎盘标本,检测母血和脐血氧化应激标志物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浓度,脐血EPO浓度和FNRBC计数,同时对胎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测。结果:GDM组患者母血和脐血中的MDA及脐血中EPO浓度和FNRBC计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SOD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GDM组患者胎盘病理检查提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绒毛成熟不良、干绒毛小动脉增厚和绒毛间质毛细血管充盈明显的发生比例增加(P<0.05),并且母血和脐血中的MDA浓度与胎盘绒毛成熟不良的发生比例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胎盘绒毛发育和成熟的复杂过程可能受母胎氧化应激与抗氧化环境的影响,胎盘病理组织学显示GDM时绒毛血管发育与成熟的异常可能导致胎儿缺氧和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