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5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嗜酸性粒细胞在哮喘变应性炎症发生中作为一种效应细胞,参与介导气道内各种炎性细胞的生存、趋化和活化等,对气道变应性炎症的发生起重要作用。哮喘患者支气管粘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涉及多种炎症介质细胞,其中趋化因子家族及其对各种炎症细胞的特异性趋化和激活功能在哮喘非特异性炎症中的作用正受到重视。RANTES(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调节物)是CC类趋化因子,RANTES及其受体CCR3、CCRl和CCR5等在诱导嗜酸性粒细胞募集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就CC类趋化因子RANTES及其受体与哮喘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与其他疾病相比,传染病的特点是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其传播和流行必须具备3个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者,切断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即可防止该种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传染病监测通过收集和分析疫情信息,可及时掌握传染源、明确传播途径并了解人群的易感状态,为制订传染病防治对策和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所以传染病防治的一个关键在于疫情监测.  相似文献   
3.
浙江首例人禽流感确诊病例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禽流行性感冒(人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中某些亚型的毒株感染人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死率高。1997年中国香港首次证实禽流感病毒(H5N1)感染人类以后,世界各地相继报道了多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并导致死亡事件,禽流感病毒已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我国大陆自2003年11月发生第一例人禽流感(H5N1)病例后,至2007年3月底,  相似文献   
4.
12株疑似O157:H7大肠菌PER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12株疑似O157:H7大肠菌采用PCR法进行鉴定。方法:利用单一PCR和多重聚合酶链反应(mPCR)检测不同来源菌株志贺样毒素(stx1和stx2)、溶血素(hly)、粘附抹平因子(eaeA)、β-葡糖醛酸糖苷酶(uidA)、O157抗原编码(血E)、H7鞭毛抗原编码(niC)基因。结果:4株大肠菌rfbE和fliC基因检测为阳性,确认为EHEC O157:H7,其中1株菌株扩增出全部毒力基因,另3株菌株扩增出除stx1外其它全部毒力基因;2株大肠菌rfbE基因检测阳性,确认为O157:H7-大肠菌;其它均为非O157:H7其它大肠菌。结论:PCR技术的应用能对可疑O157:117大肠菌进行有效鉴定与分析,应成为今后病原学鉴定的主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SDF1 3’A、CCR2 64I、-2 5 18MCP 1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自身抗体、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和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 按临床表型和基因型对 12 1例SLE病人分组 ,探索SDF1 3’A、CCR2 64I、-2 5 18MCP 1基因多态性与自身抗体、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和活动性。结果 SDF1 3’A、-2 5 18MCP 1、CCR2 64I基因多态性与SLE自身抗体的产生均无关。而有关节炎病人中 -2 5 18MCP 1G/A基因型频率高于无关节炎病人 (Pc =0 .0 18,OR =3 .0 8,95 %为 1.2 7~ 7.5 7)。三种趋化因子基因多态性与血清中IgG、IgA、IgM、C3 、C4、ESR水平和SLE DAI间均未见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2 5 18MCP 1基因多态性与SLE病人的关节炎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6.
HLA—DM基因遗传多态性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索HLA-DM等位基因频率与基因型分布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易感性的影响。方法: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确定DM的基因型,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探索DM与SLE的关联性。结果:检测到的7种DMA与DMB等位基因和42例种单体型在SLE线与正常对照组分布一致。DMB*0102/0103基因型在对照组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SLE组(P<0.05),但校正后差异无显性,其余13种基因在两组差异均无显意义。结论:HLA-DM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对SLE的发病没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索 HL A- DM等位基因频率与基因型分布对系统性红斑狼疮 (SL E)易感性的影响。方法 用多聚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 (PCR- RFL P)确定 DM的基因型 ,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探索 DM与 SL E的关联性。结果 检测到的 7种 DMA与 DMB等位基因和 4 2种单体型在 SL E组与正常对照组分布一致。DMB* 0 10 2 / 0 10 3基因型在对照组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 SL E组 (P <0 .0 5 ) ,但校正后差异无显著性 ,其余 13种基因型在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意义。结论  HL A-DM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对 SL E的发病没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2004年流感疫情报告与哨点监测的一致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浙江省流感发病情况及传染病网络报告系统和流感监测系统一致性.方法收集2004年浙江省传染病网络报告系统资料和流感监测网络的监测资料,分析流感发病的时间、地点、和人群分布情况并对两种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流感发病4306例,男性2439例,女性1867例,男女性别比为1.3∶1.20岁以下年龄组发病较高,分别为0岁~组2185例(50.7%),10岁~组1382例(32.1%).年龄越小,发病数越多.儿童和学生发病较高,分别占33.5%和45.0%;从时间趋势来看,3月有个明显的高峰,9月发病数也较高;不同地区发病差异较大,嘉兴地区最高,其次是温州.监测资料分析,6个监测点共报告流感样病例70941例,门诊就诊病例总数612641例,ILI%为11.58%.将2004年流感监测系统资料与全省网络报告系统流感发病资料进行比较发现,全省两个系统资料反映的时间趋势基本一致,即3月份和9月份各有一个高峰期,7月份发病数较低.结论全年流感发病呈现两个流行峰,分别位于3月和9月,而且在上半年流行水平较高;流感监测资料和全省网络报告系统资料的一致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在过去的30年中,随着甲型肝炎、乙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的疫苗普及,全球在控制病毒性肝炎的新发感染率和发病率上取得了巨大效果。与此同时,随着针对丙型肝炎的新型抗病毒药物的成功研发,也为消除丙型肝炎的公共卫生威胁带来希望。然而,由于病毒性肝炎的早期诊断率不高、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的获得性在国家或地区间不均衡以及对病毒性肝炎危害性的认识不足等原因,病毒性肝炎的疾病负担依然较重,仍是一项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消除病毒性肝炎的公共卫生危害需要完善现有的应对策略,强化疫苗免疫、扩大筛查力度、普及抗病毒治疗等综合性措施。本文就全球及中国病毒性肝炎的流行概况、防治现状、WHO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的目标及所采取的行动计划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