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在鼻咽癌中的表达与鼻咽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探讨肿瘤血管生成与鼻咽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探讨iNOS的表达与鼻咽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非生物素二步免疫组化法,检测iNOS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并根据CD34相关抗原标记血管内皮细胞。结果鼻咽癌组织中MVD显著高于慢性鼻咽炎组织(27.7±8.88 vs 9±3.1,P<0.05)。MVD与年龄、性别无关,临床分期Ⅲ、Ⅳ期组的MVD显著高于Ⅰ、Ⅱ期组(30.7±4.7 vs 22.2±7.5,P<0.05)。淋巴转移组MVD显著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29.6±4.8 vs 20.5±4.8,P<0.05)。iNOS在鼻咽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56.25%,iNOS的表达与年龄、性别无关。临床分期Ⅲ、Ⅳ期组iNOS的阳性表达率为70.97%,显著高于Ⅰ、Ⅱ期组29.41%(P<0.05)。淋巴转移组iNOS的阳性表达率为65.79%,显著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20.00%(P<0.05)。iNOS阳性表达组的MVD显著高于iNOS阴性表达组(30.0±5.4 vs 24.0±6.0,P<0.05)。结论血管生成及iNOS的表达与鼻咽癌生物学行为关系密切。iNOS表达促进了鼻咽癌血管生成及颈淋巴结的转移。测定MVD及iNOS的表达有助于判断鼻咽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脑电图机在眼震检查中的应用。方法 用脑电图机做眼震检查。一与和眼震电图机的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 脑电图机的结果与眼震电图机的检查结果一致。结论 脑电图机完全能代替眼震电图机,且方法简便,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Neuroform EZ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采用Neuroform EZ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的39例(41枚)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即刻和复查DSA造影,评价Neuroform EZ支架在辅助动脉瘤栓塞中的安全有效性。结果 41枚动脉瘤中破裂13枚(31.7%),未破裂28枚(68.3%)。共应用Neuroform EZ支架47枚,均准确释放(100%)。其中单枚支架辅助栓塞35枚,双支架辅助栓塞6枚(双支架套叠4枚,Y形支架2枚)。栓塞后即刻mRaymond分级1级19枚(46.3%),2级7枚(17.0%),3a级11个枚(26.8%),3b级4枚(9.6%),其中破裂、未破裂动脉瘤分别为1级10枚(76.9%)、9枚(32.1%)。术中发生血栓事件1枚(2.4%)。术后6个月复查造影显示,mRaymond分级改善13枚,变差2枚,发现载瘤动脉再狭窄1枚(2.4%)。结论 Neuroform Z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安全有效,仍需多中心研究和远期随访验证。  相似文献   
5.
后组筛窦异物1例杜志华(耳鼻咽喉学教研室)单纯后组筛窦异物,并于视神经孔毗邻,较为少见。我院于1992年10月19日收治1例,采取X线引导下取异物获成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儿男,6岁,以筛窦异物于1992年10月19日急症入院。患儿入院前4小时...  相似文献   
6.
MRI对喉癌的诊断价值──与组织学比较杜志华,陶正德,赵素萍(耳鼻喉科学教研室湖南医科大学附属湘雅医院耳鼻喉科)喉部MRI为喉癌病人提供了一种先进的、无创伤性的检查方法,它标志着喉科学一大进展。这是因为MRI与CT相比具有对软组织分辨率高、无离子辐射...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使用氯氮平合并电休克,对照组单用氯氮平。两组持续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和10次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结束后采用BPRS量表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0%,有效率80%;对照组显效率40%,有效率66.7%。每组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氯氮平合并电休克治疗优于单用氯氮平治疗,起效快,安全性好,是临床可用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比较柯-陆氏手术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上颌窦炎的疗效。方法:30例中,单纯真菌性上颌窦炎27例,真菌性上颌窦炎合并筛窦炎3例。12例行柯-陆式手术,18例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结果:柯-陆氏手术治愈11例,治愈率91.67%;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愈16例,治愈率88.8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柯-陆氏手术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上颌窦炎效果确切,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施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Vaso CT检查的影像特征对椎-基底动脉结合部闭塞再通术的风险评估、指导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4例椎-基底动脉结合部闭塞患者,术前均行全脑DSA确认椎-基底动脉结合部闭塞,采用Vaso CT测量闭塞血管长度及其两端血管走形,根据结果评估手术风险并指导椎-基底动脉结合部闭塞再通术。结果 14例患者椎-基底动脉结合部闭塞血管长度为2.56~19.09 mm,平均(4.5±2.1)mm,对其中13例患者行椎-基底动脉闭塞再通术,12例患者血管成功开通,并均于血管开通后行支架置入术,其中置入Solitaire支架8枚及Wingspan支架4枚;1例患者因闭塞长度较长(19.09 mm)而未进行血管开通术。所有手术患者未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患者神经功能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 Vaso CT可对椎-基底动脉结合部闭塞开通术的手术风险进行准确判断,并可指导手术路径,降低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置入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PED)治疗老年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2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内科介入病区的使用PED治疗的老年颅内动脉瘤患者30例(共39个动脉瘤),使用O’Kelly-Marotta(OKM)分级标准评估颅内动脉瘤的闭塞程度,使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判断老年患者出院时及随访时的临床预后。结果 30例老年患者共置入34枚支架,置入成功率为100%。动脉瘤术后即刻OKM分级A、B、C、D级分别为29个(74.4%)、10个(25.6%)、0个、0个,出院时良好预后率(mRS评分0~2分)为96.7%。14例患者共21个动脉瘤获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随访,动脉瘤缩小(OKM好转)19个(90.5%);闭塞(OKM C级+D级)12个(57.1%),随访中未发现动脉瘤复发、支架内再狭窄、神经系统症状。30例患者获电话随访,随访时间中位数为9个月,良好预后率为100%。结论 应用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治疗老年患者颅内动脉瘤,术中并发症较少,短期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