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调查CHB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及其抗病毒治疗现状,分析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与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相关性。方法依据CHB疾病相关知识设计调查问卷,对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CHB队列中部分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930份,回收有效问卷881份(有效率94.73%)。将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分为较差、一般、较好3个层次。881例患者中,对预防知识的认知较差、一般、较好比例分别为17.71%、30.76%、51.53%,对基础知识的认知比例分别为22.02%、38.71%、39.27%,对治疗知识的认知比例分别为57.43%、15.89%、26.67%。正在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患者548例,占患者总数的62.20%,疾病相关综合知识认知较差组CHB患者抗病毒比例明显低于其他组CHB患者。结论目前患者对CHB疾病相关知识认知较差,医务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宣教。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内外合治妊娠妇女外阴瘙痒症的疗效。方法:临床辨证分为湿热下注和血虚化燥两型,分别采用内服萆、茯苓、苍术、白术、黄柏及当归地黄饮合二至丸治疗。外洗用苦参、蛇床子、黄柏、百部等。结果:治愈26例,总有效率100。结论:中医内外合治本症,有协同作用,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SARS患者的体内冠状病毒定量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做一初步研究,以期能建立起客观的SARS重症救治早期预警指标.方法对2003年4月~5月在我院临床诊断治疗的30例SARS成年患者,其中,男9例,女21例,平均年龄为31±10岁;30例SARS密切接触者进行血和含漱液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SARS病毒定量,将其结果与临床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0例SARS密切接触者其血及含漱液中病毒检测均为阴性,30例SARS病人病程第5~11天的血中SARS病毒检测阴性,18例SARS患者含漱液内病毒检测为阳性,且7例病毒定量>1.0×102copies/ml者中的5人出现ARDS,2人死亡,与病毒定量阴性或病毒定量<1.0×102copies/ml者比较仅一例发展至ARDS,无一人死亡为差,差异显著.结论含漱液用于检测SARS病毒核酸对于早期诊断和未发病者的监测有着重要的意义.含漱液内SARS病毒定量高者有可能成为"超级传播者".SARS患者的含漱液内冠状病毒定量愈高提示疾病可能是重型,应加强监护,及早治疗,以期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是客观的SARS重症救治早期预警指标,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004年在北京发生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早期胸部影像特点及相对应的临床表现,并对比2003年资料,探讨其早期的表现,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对2004年在北京地坛医院住院的7例SARS患者的临床、化验、胸片及高分辨CT(HR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均急性起病,体温>38℃,无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发热第1周出现肺部局灶或多段分布的阴影,阴影常呈类圆型,多表现为磨玻璃影,其内可见小叶间隔增厚,部分表现肺实变影,病灶内可见支气管气像,无坏死或空洞病灶,无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无胸腔积液。发热的第2周,肺部阴影迅速扩大,或发展至对侧,出现呼吸困难,在出现肺部阴影进展时,给予糖皮质激素,阴影在2~3d内明显吸收,临床症状改善。病程早期,白细胞不增高,淋巴细胞和血小板偏低,血乳酸脱氢酶(LDH)在第2周明显增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在第2或第3周开始增高。结论:对于急性起病、发热、白细胞不高、胸部HRCT表现类圆型磨玻璃阴影伴小叶间隔增厚或肺实变、短期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患者应提高警惕,注意排除SARS。  相似文献   
5.
6.
针刺配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7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蕴茹 《陕西中医》2009,30(5):593-594
目的:观察针刺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方法:将13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6例,针刺双侧合谷穴、双侧足三里穴、双则太冲穴,口服桂枝茯苓胶囊。对照组60例,单用桂枝茯苓胶囊。结果:治疗组总疗效率96.05%;对照组总疗效率90%。结论:消症止痛针刺能行气活血,消肿散结,中药方剂可行气化瘀。  相似文献   
7.
闭经的中医治疗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闭经是妇科疾病的常见临床症状之一,其病因多样,病机繁杂,治疗棘手,中医对该病的治疗独具优势和潜力。现就2003年以来中医药治疗闭经的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人血白蛋白过敏致双侧腮腺肿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患者男,65岁。因患酒精性肝炎,慢性重型,于2005年1月11日收住院治疗。患者既往无人血白蛋白输注史,有磺胺类药物过敏史,服用磺胺类药物后四肢出现一过性荨麻疹。入院时肝功能提示:ALT96U/L,T-Bil232.2μmol/L,ALB23.1g/L。2005年1月12日为纠正低蛋白血症,给予人血白蛋白10g静脉缓慢滴注(滴速<2mL/min)。首次治疗后约10min,患者突感双腮部肿胀不适,张口受限。查体:T36.8℃,P88次/min,R18次/min,BP130/90mmHg(1mmHg=0.133kPa),双侧腮腺以耳垂为中心肿大,约6.0cm×5.0cm大小,双侧对称,边缘清晰,局部皮肤色泽正常,皮温不高,触之有弹性,…  相似文献   
9.
10.
妇女更年期是一个正常的必经的生理过程,是卵巢功能逐渐减退变更时期。阴道上皮细胞是受卵巢内分泌直接影响的,因此通过涂片检查,可反应卿巢功能,也就是说根据阴道上皮脱落细胞的形态,来测定卵巢功能。更年期是卵巢功能衰退过程,早期因失去黄体期变化,而变为无排卵性周期,涂片表现为更年期不同程度的雌激影响,有较大的中层及表层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