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2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腾冲县位于云南省的西部,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四季不分明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5.1℃,是一个多民族的县,各民族饮食习惯不相同。旋毛虫病是一种动物源性寄生虫病,人感染旋毛虫病主要是因生食或食未熟的含旋毛虫幼虫囊包的动物肉类所致。为了解腾冲县人旋毛虫感染情况,并制定相应的防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掌握病区人群在本病流行期前和流行期间心电图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反复发病区大姚县石羊镇叭腊么村委会阿基苴自然村和腾冲县界头乡东华村作为监测点,于2005~2006年流行期前和流行期同分别对监测人群进行心电图检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 监测点人群异常心电图主要表现为:ST-T改变、Q-T间期延长、房室传导阻滞、早搏、窦性心动过速、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等心肌损害表现;2006年监测点流行期前心电图异常率较2005年同期水平明显增高,亦高于流行期间,各点单独分析也提示2006年流行期前异常率明显高于2005年同期水平,亦高于流行期间.结论 病区人群心电图异常率在流行期前和流行期间均较高.致病因子持续作用于广大病区人群,以攻击心脏造成心肌损伤为突出表现;发病年致病因子的活跃程度较常年强烈,致病作用加强;在云南不明原因心源性猝死广大病区开展如心电图检查这样的常规监测,能起到及早发现病例、降低发病、减少损失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目的 分析腾冲县2013年疟疾监测结果, 为开展疟疾消除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方法 收集2013年腾冲县疟疾疫 情数据和监测资料, 分析该县疟疾流行情况及不明原因发热病人血检、 主动病例侦查、 漏报调查、 哨点监测以及传疟蚊媒 的种群和密度等监测指标。 结果 结果 2013年腾冲县共报告疟疾病例138例,其中间日疟118例、 恶性疟20例, 均为输入性 病例, 无本地感染病例。该县不明原因发热病人血检和病例报告及个案调查完成率均达到100%, 开展主动侦查57次, 未发现阳性病例; 开展2次漏报调查, 发现1例漏报病例; 在境内和境外同时开展哨点监测, 检测疟疾疑似病例172例, 共 检出阳性15例; 共筛查归国人员528人, 均为阴性。媒介构成以中华按蚊和凉山按蚊为主, 其次是微小按蚊、 多斑按蚊 等。结论 结论 2013年腾冲县疟疾疫情基本稳定, 各项监测工作顺利完成, 但在疟疾防治及实现疟疾消除过程中仍面临一 些困难, 今后应加强输入性病例监测和流动人口管理, 以及疟疾防治队伍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10-2015年腾冲市疟疾疫情特征,为进一步推进消除疟疾进程,适时调整和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 据。方法收集2010-2015年腾冲市疟疾疫情资料,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2010- 2015年,腾冲市共报告疟疾病例1 408例,以间日疟为主,共1 091例,占77.49%,且比例逐年增加;恶性疟256例,占 18.18%,比例逐年降低;三日疟5例,卵形疟1例,混合感染1例,未分型54例。共有1 390例输入性病例,其中98.06%的 病例为缅甸输入。年龄主要集中在21 ~ 40岁(908例),男女性别比例为11.03∶1。职业以农民和民工为主。2010-2015 年全年各月均有发病,以4-6月最多,发病高峰与流动人口回归有关。结论腾冲市输入性疟疾疫情仍比较严重,消除 疟疾工作面临很多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腾冲市虫媒传染病流行情况,为预防和控制虫媒传染病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监测信息系统中腾冲市2005—2020年的虫媒传染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腾冲市 2005—2020年共报告虫媒传染病8种10 820例,年平均发病率102.80/10万,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死亡7例,病死率0.06%(7/10 820)。发病数居前2位的病种为疟疾、恙虫病,占全部病例的99.36%(10 751/10 820)。2005—2020年间各月均有分布,4—6月份最多,占总病例数的41.39%(4 478/10 820);年均发病率最高为五合乡(360.54/10万),其次为芒棒镇(229.69/10万)、新华乡(172.70/10万),和顺镇最低(21.52/10万);报告病例中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5.46:1;职业以农民为主,占总发病数的80.18%(8 676/10 820);本地感染病例占20.65%(2 234/10 820) ,输入性病例占79.35%(8 586/10 820)。结论 腾冲市虫媒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疫情形势依然严峻,面临本地感染和输入传播的双重风险,应进一步强化病例监测和媒介生物的监测与控制,降低虫媒传染病发病水平。  相似文献   
7.
为了掌握云南省不明原因心源性猝死重病区非流行期和流行期人群心电图动态变化情况.作者于2005年对2个监测点进行心电图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监测点的选择及监测时间:在云南省不明原因心源性猝死疫区.选择历史病情较重的大姚县石羊镇叭腊么村委会阿基苴自然村和腾冲县界头乡东华村作为监测点。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保山市人间狂犬病调查及病毒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云南省保山市发生2例狂犬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根据病原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可能的传染来源.方法 采用狂犬病个案调查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狂犬病死者脑组织标本,用直接免疫荧光试验(DFA)检测狂犬病病毒抗原,用RT-PCR法检测狂犬病病毒核酸,测定狂犬病病毒P、M和N基因全序列并根据其同源性比较及系统进化树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年7月保山市隆阳区发生1例人间狂犬病,2007年4月腾冲县发生1例狂犬病.2例患者犬伤暴露程度均为Ⅲ度.2例死亡病例均采集到脑组织(编号为CYN0601H和CYN0701H),经DFA和RT-PCR两种实验室方法检测确诊为狂犬病病毒阳性.CYN0601H和CYN0701H与国内外狂犬病病毒的P、M和N基因核苷酸和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CYN0601H和CYN0701H与泰国分离株的同源性最高.系统进化分析显示,2株病毒标本亲缘关系很近,同属于狂犬病病毒基因1型,且与泰国病毒株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结论从病原学和病毒分子水平证实云南省保山市2例患者均为狂犬病,保山市狂犬病病毒流行株可能为境外传人,应加强云南省边境地区狂犬病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9.
<正>云南不明原因猝死是发生在云南边远山区,以起病急、突然死亡为主要临床特征,以心肌病变为病理特征的一种不明原因疾病。腾冲县自1987-2006年共发生疫情10起,发病29人,经成功救治,现仅存活2例。本文对腾冲县暴发疫情中2例救治治愈存活病例的救治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