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6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婴幼儿化脓性脑膜炎36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从1977年1月至1994年1月,共收治婴幼儿化脓性脑膜炎(化脑)43例(包括新生儿),误诊36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43例化脑均经我院门诊治疗(部份先在区乡医院治疗)后误诊收入院。误诊时间最短4天,最长12天,全部病例均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因芯片技术在肺结核耐药检测中的应用及指导临床治疗的价值。方法河北省胸科医院结核科住院的83位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为选例对象,根据既往药敏试验结果,择符合条件的56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基因芯片组24例根据基因芯片检测结果制定抗结核化疗方案,常规药敏组32例根据常规药敏试验结果制定抗结核化疗方案,观察评价两组在治疗后痰菌阴转情况及肺部病灶吸收情况。结果痰菌阴转情况基因芯片组58.3%(14/24),常规药敏组53.2%(17/32),基因芯片组略高于常规药敏组,组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X线肺部病灶吸收情况基因芯片组45.9%(11/24),常规药敏组43.8%(14/32),组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基因芯片技术快速准确,可用于肺结核的耐药检测,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3.
4.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的滥用,器官移植的开展,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尤其是恶性肿瘤及艾滋病人群的增加,侵袭性曲霉菌病(invasive aspergillosis,IA)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对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研究甚多,而由于大气道曲霉菌病临床较少见,症状、体征均不典型,鲜有报道.本文对我科收治的1例原发性大气道曲霉菌感染病例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利于进一步提高对IA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结核病疫情的上升,使菌阴肺结核的早期诊断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上世纪80年代开发的PCR技术,由于假阳性率高而限制了其临床推广,因此寻找对菌阴肺结核有效而快速的确诊方法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荧光定量PCR(FQ-PCR)是一种新的核酸定量技术.我们对112例菌阳肺结核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取灌洗液同时进行抗酸染色及FQ-PCR检测,以探讨FQ-PCR在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肺结核是呼吸科常见疾病,发病率近年有增高趋势。痰菌阴性肺结核在临床上颇多见。为提高菌阴肺结核诊断率,我们对肺泡灌洗液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在菌阴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结核病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引起死亡人数最多的传染病之一,而耐药结核病更成为治疗的难点,也成为慢性传染源.有研究表明:既使接触同一传染源,只有25%的人感染结核菌.其中又只有10%发展为结核病[1].而在初治结核病中只有少数患者成为耐药结核病.如何防止结核病患者成为耐药结核这一过程与相关细胞因子有何动态变化.为此,作者对肺结核患者肺泡灌洗液和血清中的细胞因子等进行动态观察研究.以其了解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与痰结核菌阴转及病变吸收好转/恶化及耐药之间的关系.以便进一步指导临床有针对性的免疫治疗(包括全身及局部用药),减少耐药结核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大剂量维生素C粉针治疗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剂量维生素C粉针联合治疗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50例诊断为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5例。A组予常规抗感染治疗;B组在同A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剂量维生素C粉针。治疗前后检查血、尿常规,胸片及痰细菌培养等。结果A组痊愈16例,显效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6%;B组痊愈18例,显效5例,总有效率92%。A组与B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住院时间、退热时间均明显缩短,胸片阴影吸收较快。结论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作为有效治疗措施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9.
以右肺中叶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支气管粘液表皮样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40岁。因间断咳嗽、发热20年,咯血1次,于2001年9月10日入院。20年前,患者咳嗽、发热,经检查发现右肺中叶不张,当地医院诊断为“右肺中叶综合征”,发热症状每年发作1至2次,每次均经抗感染治疗好转。半个月前,咯血约100ml。查体:T36.8℃,R21,BP16/12kPa。意识清楚,表浅淋巴结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干湿音。心脏、腹部、四肢未见异常。胸部X线片:右胸下野纵隔旁可见块影,边缘光滑。肺部CT:右肺中叶不张,内有实性占位,边缘光滑。纤维支气管镜:右肺中叶开口内新生物阻塞,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介入配合全身化疗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效果。方法经痰结核菌培养确定的复治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采用3DZVThAk/15DVTh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同时使用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结果疗程结束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痰菌阴转率(涂片与培养)、病灶显著吸收率、空洞闭合率分别为88%和52%、82%和54%、60%和28%、66%和34%,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联合全身化疗对耐多药肺结核能促进痰菌阴转、病灶吸收、空洞闭合,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全身化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