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23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CIM立体构型设计的新型免疫抑制剂(J2)在小鼠体内的免疫抑制作用以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琥珀酰亚胺酯(CFSE)标记的C57BL/6(H-2b)小鼠的淋巴细胞4×10^6~6×10^6经尾静脉注入经印钴照射(900拉德)后的DBA/2(H-2d)小鼠体内构建模型。将DBA/2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5只,模型建立后即刻腹腔注射J2,每天1次。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CsA组注射环孢素A(10mg/kg体重);实验组J2A组(1mg/kg体重)、J2B组(4mg/kg体重)、J2C组(8mg/kg体重)。给药3d后分组处死DBA/2小鼠取脾制备淋巴细胞,用CD3、CD4、CD8单抗分别标记受检T细胞,FACS流式细胞仪检测CD4^+T细胞和CD8^+T细胞在小鼠体内分裂增殖的情况,并检测CD4^+T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CFSE标记C57BL/6小鼠的脾淋巴细胞着染率大于99%。对照组分裂的CD4^+T细胞(75.34±1.58)%、分裂的CD8^+T细胞(83.48±1.25)%明显多于CsA组和实验组(P〈0.01)。J2B组和J2C组分裂的细胞数分别与Cs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J2A组多于CsA组(P〈0.05)。对照组CD4^+T细胞早期凋亡的比例(41.1±3.4)%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J2A组(35.6±4.1)%、J2B组(24.0±3.7)%和J2C组(13.6±2.3)%CD4^+T细胞早期凋亡的比例显著高于CsA组(7.4±1.9)%(P〈0.05)。结论J2可能抑制T细胞亚群CD4^+T细胞的活化,从而进一步抑制CD8^+T细胞的分裂增殖而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carcinoma ,HCC)患者原位肝移植 (orthotopiclivertrans plantation ,OLT)手术前后外周血中MAGE 1、SSX1及CTp11基因mRNA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巢式RT PCR方法检测OLT手术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上述 3种基因的表达 ,并对 2 6例患者进行随访。结果HCC患者术前PBMC中MAGE 1、SSX1和CTp11基因mRNA的表达率分别为4 0 0 % (14 / 35 )、37 1% (13/ 35 )和 31 4 % (11/ 35 ) ,6 0 0 % (2 1/ 35 )患者的PBMC中至少可以检测到其中一种基因表达。 16例术前PBMC中检测到上述基因表达者 ,术后肿瘤复发 /转移率 (75 0 % )显著高于10例不表达这 3种基因者 (30 0 % ) (P =0 0 4 3) ;在术前及术后这 3种基因mRNA持续呈阳性或者由阴性转为阳性的 2 0例患者中 ,15例 (75 0 % )术后发生肿瘤复发 /转移 ,而 3种基因mRNA持续阴性或者由阳性转为阴性的 6例患者无 1例复发 /转移 (P =0 0 0 2 )。结论MAGE 1、SSX1及CTp11基因mR NA可以联合作为肿瘤特异性标志物用于检测HCC患者血循环中的肿瘤细胞 ,并有助于选择OLT受体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3.
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术后持续性发热原因的探讨及处理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术后持续性发热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收集 1992~ 2 0 0 1年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术 32 9例的临床资料 ,对术后体温 >38 5℃ ,持续性发热 2周以上者 72例的发热原因和处理进行分析。结果除 2例原因不明外 ,术后发热均由各种并发症引起。以门脾静脉血栓形成和脾窝积血、积液合并感染最常见。门脾静脉血栓形成与术式选择有关 (P <0 0 1)。持续性发热与肝功能分级显著相关 (P <0 0 1) ,且与术式选择有关 (P <0 0 5 )。结论门脾静脉血栓形成及脾窝积血、积液是术后持续性发热的主要原因。防治各种感染及改善肝功能可有效地减少术后持续性发热。  相似文献   
4.
不射精症寻因求治上海市第二医科大学教授朱继业不射精是指性交能力正常,但达不到情欲高潮与快感,不能在阴道内射精,因而不能使女方受孕。故不射精症为男子不育症的原因之一。不射精的原因大多数是功能性的,器质性疾病的较少见。功能性不射精症又有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  相似文献   
5.
Objective ToinvestigatetheexpressionofmRNAofα1 adrenoceptorinhepatictissuesofcirrhoticpatientswithportalhypertension Methods Semi quantitativereversetranscriptionandpolymerasechainreaction (RT PCR)wereusedin 12hepaticvirusB relatedcirrhoticpatientswithport…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高效的大鼠库普弗细胞(KCs)分离培养方法。方法采用大鼠肝脏离体链酶蛋白酶E消化和胶原酶循环灌注消化。低速离心去除肝细胞,Histodenz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和选择性贴壁的方法分离KCs。采用ED2 CD163、兔抗大鼠溶酶体膜相关蛋白2(LAMP2)免疫细胞化学.latex-beads吞噬实验和电镜观察来鉴定 KCs。结果KCs得率为5×107个,活率为98%,经鉴定ED2阳性细胞大于98%,LAMP2阳性细胞大于99%,吞噬试验及电镜观察证明分离所得为KCs。结论改良的分离培养方法稳定、高效,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朱继业  倪彦彬 《消化外科》2013,(11):820-822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治疗手段已经从早期外科手术一枝独秀,变成现在内镜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百家争鸣。由于肝移植供肝短缺,断流术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依然是我国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手段之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结合自身经验对传统断流手术进行改进,提出保脾断流术。该技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取得了较好的近期和远期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8.
参附注射液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使用参附注射液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60只大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均制成常温部分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根据肝脏缺血时间不同分为30、60、90 min亚组,实验组大鼠每天注射参附注射液10ml/kg,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观察大鼠术后1周生存情况,测定手术前及术后1、3、7天血清谷草转氨酶(AST)、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内皮素(ET)的水平,取肝组织作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实验组中缺血90min亚组大鼠的1周生存率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P<0.05),实验组各亚组血清AST、MDA、TNF-α、E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鼠肝细胞和肝窦内皮细胞变性和坏死程度较轻。结论参附注射液能清除肝脏缺血/再灌注过程中产生的氧自由基,对肝脏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性的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动物胚胎的性别早在受精时就已经决定了。受精卵是由精子和卵子结合而成的。在人体,有半数精子的染色体为22+X,其余半数为22+Y。卵子的染色体都是22+X。如果染色体为22+X 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则受精卵的染色体组型为44+XX,胚胎的性别为雌性;反之,若染色体组型为22+Y 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则受精卵的染色体组型为44+XY,胚胎的性别为雄性。性的决定虽然很早,但性的分化却较迟。  相似文献   
10.
肿瘤-睾丸抗原SSX1基因mRNA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检测肿瘤-睾丸抗原SSX1基因mRNA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情况。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47例HCC患者的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以及15例肝硬化和15例正常肝组织的SSX1基因mRNA表达情况进行检测,随机选择4例RT-PCR扩增产物的目的片段进行DNA序列测定。结果:47例HCC患者中,39例表达SSX1 mRNA,阳性率为83%,相应的癌旁组织中有3例为弱阳性,其中2例患者获得了离癌灶更远处的活检组织,对其进行RT-PCR检测,结果显示阴性;所测的15例肝化和15例正常肝组织均未检测到SSX1的表达。4例DNA测序结果表明RT-PCR产物确为SSX1 cDNA。SSX1的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SSX1在HCC中呈高比例、高特异表达,可望成为HCC免疫治疗的理想靶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