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9篇
医药卫生   24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胃癌癌前病变分子遗传学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胃黏膜上皮细胞癌变是多因素、多阶段、多基因变异的结果,常经历持续多年的癌前病变。研究表明,癌基因、抑癌基因等肿瘤相关基因的改变、微卫星不稳、凋亡异常、端粒酶激活,与癌前病变关系密切,促进癌前病变向胃癌的发展。不同类型组织中,其分子遗传学改变是不同的。若能及早识别这些改变,不失为防治胃癌的有效途径。本文重点对胃癌癌前病变的分子遗传学改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β-连环蛋白(eatenin)是Wnt信号转导途径异常激活的关键环节,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与B.连环蛋白异常表达密切相关。目的:观察β-连环蛋白在正常胃黏膜、胃腺瘤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取得经胃镜活检病理检查证实的78例不同胃组织标本,包括24例正常胃黏膜、24例胃腺瘤性息肉(胃腺瘤,14例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0例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30例胃腺癌组织,以免疫组化ABC法检测标本中β-连环蛋白的表达。结果:β-连环蛋白在正常胃黏膜和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胃腺瘤组织中为细胞膜表达,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胃腺瘤和胃腺癌组织中呈细胞质/细胞核异位表达。胃腺癌组织中β-连环蛋白的异常表达率显著高于胃腺瘤组织(100%对41.7%,P〈0.05),膜表达缺失者占76.7%(23/30)。结论:β-连环蛋白异常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是胃癌发生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3.
血管发育不良和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李贵森朱人敏血管发育不良(angiodysplasia)又称血管扩张、动静脉畸形或血管瘤。目前认为它是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的一个重要原因。一、发病率许多具有血管发育不良的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因而确切的发病率尚不清楚。国外...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acid,GABA)和谷氨酸脱羧酶(glutamicaciddecarboxylase,GAD)在大鼠降结肠上皮的表达及分布特征,并探讨GABA与上皮细胞分化增殖的关系.方法:用免疫荧光及激光共聚焦显微扫描技术,检测GABA、GAD65及GAD67在大鼠降结肠上皮中的表达,并以麦芽凝聚素组织化学染色与免疫荧光结合的双重染色显示GABA和GAD65表达细胞的分布特征.同时,用RT-PCR和原位分子杂交方法检测GADmRNA的表达.此外,用3H-胸腺嘧啶放射自显影法显示降结肠上皮的增殖带.结果:RT-PCR显示降结肠黏膜中GAD65及GAD67mRNA均阳性,原位杂交显示阳性杂交信号主要分布在上皮细胞的隐窝和腔面,且GAD65信号较GAD67强.GABA及GAD65免疫反应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降结肠的腔面和隐窝的上1/3上皮细胞的胞质,而GAD67阳性细胞仅分布腔面,此外,GABA及GAD65阳性染色也见于黏膜固有层.双重染色显示杯状细胞中GABA及GAD65均阴性.3H-胸腺嘧啶标记阳性细胞主要在隐窝的中下段.结论:GABA及GAD65分布在大鼠降结肠上皮的成熟带及功能带,GABA系统可能参与上皮细胞的分化与增殖的调节.  相似文献   
5.
上消化道异物是常见的消化道急症,传统治疗方法是急诊手术取出异物或口服泻剂促使异物自然排出,但前者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多,患者痛苦大,经济负担重,后者疗效不确切,一旦出现穿孔、梗阻时仍需急诊手术.  相似文献   
6.
Whipple病     
Whipple病又称肠道脂质代谢障碍(In-testinal lipodystrophy),是一种主要影响小肠的慢性全身性疾病。淋巴结、关节、肝、脾、心脏、肺、脑和其他器官均可受累。常表现为关节炎、皮肤色素沉着、淋巴结肿大、多发性浆膜炎及复杂而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临床上以游走性关节炎、吸收不良、进行性衰弱、体重下降、发热以及腹痛、腹泻为特点。组织学上,受累组织有PAS染色阳性的巨噬细胞;在电子显微镜下,巨噬细胞内能见到杆菌样细菌。近年国外有关本病的文献很多,而国内研究得甚少。现特综述如下,以引起同道重视。  相似文献   
7.
胃黏膜屏障在消化性溃疡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其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于“防御因子”(胃黏膜、胃黏液、碳酸氢盐等)受损或/和“攻击因子”(胃酸、胃蛋白酶、幽门螺杆菌等)的作用增强所致。随着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和对幽门螺杆菌(Hp)研究的深入,攻击因子的研究已达到一定深度和较高的水平。防御因素-黏膜屏障功能的研究也应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DNA修复蛋白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在老年食管癌患者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7例食管癌标本和20例正常食管组织中MGMT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MGMT在食管癌表达的阳性率(49.1%)明显低于正常组织(85.0%,P<0.01).侵及外膜层、有淋巴结转移、Ⅲ+Ⅳ期的食管癌患者MGMT阳性率明显低于未侵及外膜层、无淋巴结转移、Ⅰ+Ⅱ期患者(P<0.05).MGMT在食管癌表达的阳性率在年龄、性别、分化程度、肿瘤部位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MGMT在食管癌的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可作为判断食管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汪芳裕  朱人敏  张晓华  刘炯 《江苏医药》2006,32(7):620-621,i0002
目的 采用内镜下微创手术切除食管和胃粘膜下肿瘤,观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内镜诊断食管粘膜下肿瘤25例和胃粘膜下肿瘤8例,直径0.8~5.5cm。分别直接套切10例,粘膜切除15例,针状刀剥离切除5例,2例仅予以热活检,另1例转外科手术。切除标本行常规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术后定期内镜随访。结果 33例中30例(93.9%)内镜治疗均获得完全切除。术后3例发生创面出血,经钛夹成功止血,6例有轻度胸骨后疼痛,未发生其他并发症。病理报告食管平滑肌瘤18例,食管间质肿瘤7例,胃间质肿瘤8例。所有病例术后4周复查胃镜,并随访1~28个月不等,未见复发或远期并发症。结论 内镜微创手术切除小于2cm的食管或胃粘膜下肿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1病例报告女,56岁。因间歇性吞咽困难2年多、再发2个月就诊。患者2年前开始出现进食时吞咽困难,尤以吃干饭时突出。先后服用吗丁啉、西沙必利和雷尼替丁等药,症状时轻时重,时愈时现。2个月前一度症状加重,伴自觉疲劳和消瘦。患者携2个月前当地医院拍摄的钡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