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患者,男,42岁,因“皮肤巩膜黄染30余年加重1年”于2017年8月16日入院。患者3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和尿色加深,不伴发热、乏力、纳差、皮肤瘙痒和大便颜色变浅,未诊治。近1年来自觉症状较前加重,为确诊来我院。既往史:否认病毒性肝炎、饮酒及输血史。其儿子亦自幼皮肤巩膜黄染。体格检查:T 36.5 ℃,R 19次/分,P 76次/分,Bp 120/60 mmHg, 贫血貌,皮肤巩膜黄染,无肝掌及蜘蛛痣,心肺听诊无异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普通型与重/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恢复期的CT影像,探讨COVID-19影像学转归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1日至29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确诊并治愈出院的63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普通型组和重/危重型组,比较恢复期首次CT影像特点,统计临床资料包括年龄、住院时间、性别、就诊症状、合并症、氧疗方式、CT至发病时间、CT特征、病灶分布、肺叶评分和累计CT评分。结果 普通型组纳入37例,重/危重型组纳入26例。与普通型组相比,重/危重型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更大[(43±16)岁比(52±16)岁;t=2.10, P=0.040],平均住院时间更长[(15±6)d比(19±7)d;t=2.70, P=0.009],呼吸困难(5.41%比53.85%;χ2=18.90, P<0.001)和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比例(0比57.69%;χ2=25.62, P<0.001)更高,经鼻导管吸氧比例更低(81.08%比19.23%;χ2=23.66, P<0.001)。重/危重型组患者纳入CT影像距发病时间平均为(23±6)d,明显长于普通型组的(18±7)d(t=3.40, P<0.001)。普通型组磨玻璃样病变比例明显高于重/危重型组(67.57%比15.38%;χ2=16.74, P<0.001),而重/危重型组铺路石样表现明显高于普通型组(46.15%比21.62%;χ2=4.24, P=0.039);普通型组肺野外周带病灶比例明显高于重/危重型组(78.38%比34.61%;χ2=13.43, P<0.001),重/危重型组弥散性分布病灶比例明显高于普通型组(65.38%比10.81%;χ2=20.47, P<0.001);重/危重型组中位CT评分为11(8,17)分,明显高于普通型组的7(4,9)分(Z=3.81, P<0.001)。结论 不同临床分型COVID-19 出院患者恢复期CT影像存在差异,重/危重型组双肺病灶浸润程度明显重于普通型组,需要更长时间随访以观察重/危重型患者胸部CT最终吸收情况。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回顾性分析以磨玻璃影(GGO)为表现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SARS-CoV-2)肺炎(COVID-19)与早期肺肿瘤的CT影像学特点,以指导抗疫防治工作。方法回顾性纳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20年1月17日至2月13日收治的CT表现为GGO的COVID-19临床诊断71例患者,作为COVID-19组;以2017年9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CT表现为GGO并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早期肺肿瘤患者80例作对照,为早期肺肿瘤组。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就诊症状(发热、咳嗽、乏力、肌痛、呼吸困难)、流行病学史、SARS-CoV-2核酸检测结果、肺肿瘤术后病理结果的临床特征及包括病灶数量、病灶位置、最大直径的CT影像特征。结果相比早期肺肿瘤组,COVID-19组具有特异性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史(P<0.001),而在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T,HRCT)上多表现为2个以上病灶(61例,85.92%,P<0.001),主要分布在双肺的外周1/2带(69例,97.18%,P<0.001),病灶形态多为最大径>1 cm的较大片状(65例,91.55%,P<0.001)。COVID-19组在病程初期与早期肺肿瘤组形态相似,但随着病程进展则出现融合实变,可能出现GGO样的COVID-19和早期肺肿瘤共存的现象。结论以GGO为表现的COVID-19与早期肺肿瘤在CT影像上具有既相似又独立的特征。充分了解两者的影像特点并结合患者病史、实验室检验和确诊金标准、短期复查CT协助评估,有利于实现应收尽收、减少交叉感染,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蝙蝠葛碱(Dauricine,Dau)对离体豚鼠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取豚鼠气管制成气管片,运用离体器官实验的方法,记录蝙蝠葛碱对离体豚鼠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和在不同通道及受体阻滞剂孵育的条件下对豚鼠气管平滑肌的作用的变化。结果:蝙蝠葛碱对离体气管平滑肌有明显的舒张作用,在60~120μmol/L的浓度之间舒张效果具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P<0.05)。硝苯地平+Dau组在80~160μmol/L浓度下舒张离体豚鼠气管平滑肌的作用较Dau组弱(P<0.05)。普萘洛尔+Dau组在60~120μmol/L浓度下舒张离体豚鼠气管平滑肌的作用较Dau组弱(P<0.05),在120~160μmol/L浓度下舒张离体豚鼠气管平滑肌的作用与Dau组相近(P>0.05)。结论:蝙蝠葛碱对离体豚鼠气管平滑肌有明显的舒张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阻断Ca2+通道和激动气管平滑肌上的β2受体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