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0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是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通过观察ACS患者PCI术前后血清内皮素-1(ET-1)、可溶性P-选择素及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变化,分析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穿心莲内酯注射液,对上述指标是否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周血红细胞体积与年龄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Sysmex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3,60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分析。将被检者分成4个年龄段:20岁以下、20~39岁、40-60岁、60岁以上,将不同年龄段的MCV进行μ检验处理。结果20岁以下的MCV〈20-39岁的MCV〈40-60岁的MCV〈60岁以上的MCV(P〈0.01)。结论MCV可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医院痰标本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及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6月医院各病区及门诊送检合格的痰液标本1 947份进行分离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系统进行细菌鉴定,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947份痰标本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292株,其中黏液型铜绿单胞菌60株,分离率为3.08%,占20.55%;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氨曲南、美罗培南、替卡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010.00%,均比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17.24%10.00%,均比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17.24%48.27%)低(P<0.05)。结论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耐药性较弱,分离鉴定后结果及时报告临床,并提示临床医师这类菌株有可能形成生物膜,治疗要考虑生物膜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尿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L-FABP)与糖尿病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选择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132例,依据尿蛋白/肌酐比(ACR)和血清肌酐水平分为正常蛋白尿组(45例),微量蛋白尿组(36例),临床白蛋白尿组(30例),肾功能衰竭组(21例),以6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测定尿L-FABP含量,同时检测血肌酐(Scr)、尿肌酐、肝功能、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HbA1c)、白蛋白(Alb)、24 h尿蛋白量、尿白蛋白等指标。结果随着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尿L-FABP水平逐渐增高(各组间比较P <0.01),亚组分析显示正常白蛋白组尿L-FABP水平高于健康组( P<0.05),微量白蛋白组尿L-FABP水平高于正常白蛋白组( P <0.01),临床白蛋白组尿L-FABP水平高于微量白蛋白组( P<0.01),肾功能衰竭组尿L-FABP水平高于临床白蛋白组( P <0.01);尿L-FABP水平与估计肾小球滤过率( eGFR )呈负相关( r =-0.812, P <0.01),尿L-FABP水平与Scr呈正相关( r =0.901, P <0.01),与HbA1c无关( P >0.05)。结论尿L-FABP水平不但可以更早预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还可以监测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hs-CRP、IL-6、IL-18、TNF-α和TGF-β1在Ig A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11月肾穿刺活检确诊的Ig A肾病患者71例,根据病理Lee氏分级的结果将Ig A肾病组分为3个亚组,轻度组(Ⅰ级+Ⅱ级)32例,中度组(Ⅲ级)17例,重度组(Ⅳ级+Ⅴ级)22例;同时选取35例健康对照。检测各组血清Scr、Urea、CysC和尿UTP水平及血清炎症因子hs-CRP、IL-6、IL-18、TNF-α和TGF-β1水平,并比较各炎症因子与Scr、Urea、CysC和尿UTP的相关性。结果 Ig A肾病患者各组血清hs-CRP、IL-6、IL-18、TNF-α和TGF-β1水平逐渐增高,与健康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疾病进展,重度组各炎症因子水平与轻度组和中度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炎症因子与Scr、Urea、CysC和尿UTP呈正相关(P<0.05)。结论炎症介质可以监测肾损伤程度,炎症损伤与Ig A肾病进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鼻咽癌(NPC)患者对Epstein-Barr病毒(EBV)潜伏膜蛋白(LMP)1、2的细胞免疫应答.方法 采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肽四聚体法检测14例NPC患者(NPC组)及10例EBV阳性无症状者(对照组)外周血8个LMP1、LMP2表位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频率.结果 NPC组ALL、...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化白蛋白(GA)、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其比值(GA/HbA1c)在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降糖过程中变化。方法以70例内分泌科门诊和住院的新诊断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单服二甲双胍治疗24周,并于服药前、每服药4周后取空腹静脉血检测GA和HbA1c。结果GA在第8周时从基础值(26.1±8.3)%下降至最低值(17.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A1c则在第16周时从基础值(10.1±2.4)%下降至最低值(7.5±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A/HbA1c比值在第8周时从基础值(2.58±0.35)下降为最低值(2.06±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后在第16周时又上升为(2.31±0.31),但仍低于基础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整个治疗期间GA/HbA1c值的变化(△GA/HbA1c)与基础HbA1c(r=-0.657,P=0.008)、GA(r=-0.702,P=0.002)呈负相关而与△GA呈正相关(r=0.813,P0.001),与△HbA1c无相关性。结论在新诊断的T2DM患者降糖过程中,GA/HbA1c可能比GA或HbA1c更能反映血糖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全谷物豆类复合主食在改善肥胖者人体测量学和代谢指标以及肠道微生态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单纯性肥胖者8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谷物豆类复合主食组(试验组,n=44)与细粮主食组(对照组,n=43)。基线和干预3个月后,分别检测并比较两组受试者的体重(BW)、体重指数(BMI)、腰围(WC)、臀围(HC)、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以及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产气荚膜梭菌、肠杆菌、肠球菌和拟杆菌菌落计数。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有6例与4例被剔除。饮食干预后3个月,试验组与对照组BW[(69.45±7.07)kg比(72.42±5.79)kg,P=0.000]、BMI[(26.08±1.48)kg/m2比(27.27±0.81)kg/m2,P=0.000]、WC[(82.48±9.30)cm比(86.96±4.93)cm,P=0.000]、HC[(90.08±6.57)cm比(92.42±6.67)cm,P=0.000]、WHR(0.92±0.11比0.95±0.10,P=0.00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FPG、TC、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92±0.75)mmol/L比(5.41±1.21)mmol/L,P=0.037;(3.85±1.13)mmol/L比(4.38±1.26)mmol/L,P=0.046;(3.55±1.04)mmol/L比(4.16±1.40)mmol/L,P=0.033],试验组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13±0.37)mmol/L比(0.92±0.26)mmol/L,P=0.004];试验组与对照组肠道双歧杆菌[(7.94±0.58)lg CFU/g比(6.95±0.38)lg CFU/g,P=0.000]、乳酸杆菌[(7.67±0.46)lg CFU/g比(6.96±0.57)lg CFU/g,P=0.000]、拟杆菌[(5.53±0.44)lg CFU/g比(4.80±0.23)lg CFU/g,P=0.000]菌落总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产气荚膜梭菌[(4.40±0.49)lg CFU/g比(5.11±0.63)lg CFU/g,P=0.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全谷物豆类复合主食可改善肥胖者人体测量学指标、部分脂质代谢指标和肠道菌群结构。其机制可能与通过促进肠道固有有益菌存活和增殖,从而改善肥胖者糖脂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Ret-He)诊断老年人铁缺乏及评估铁剂治疗反应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Sysmex-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缺铁性贫血(IDA)组、缺铁非贫血组、非小细胞低色素组、健康对照组Ret-He及其他血液学指标,同时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铁蛋白(SF),应用ROC曲线评价Ret-He诊断老年人铁缺乏的价值,同时观察铁剂治疗过程中Ret-He等血液学参数的变化.结果 IDA组Ret-He低于缺铁非贫血组,两者Ret-He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IDA组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SF低于缺铁非贫血组(P<0.05);IDA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通过ROC曲线分析显示,在诊断老年人铁缺乏时,Ret-He的ROC面积较其他血液学指标大,在临界值为31.8 pg时,Ret-He诊断铁缺乏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3%和86.8%;Ret-He在铁剂治疗4d后就明显升高(P<0.01),Hb在第7天增高,MCV、MCH到第4周才明显增高,RDW到8周时还没有恢复到正常.结论 Ret-He是诊断老年人铁缺乏的早期、敏感指标,是评估老年人IDA患者铁剂治疗效果早期、快速、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血液感染人苍白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抗菌药物的使用及感染的控制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深圳市中医院及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及门诊就诊患者血液培养分离的人苍白杆菌的临床分布及对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分离出人苍白杆菌231株,主要集中在感染科、重症监护科、肿瘤科等;对哌拉西林、氨曲南、头孢唑啉、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噻肟耐药率高,耐药率>90%;对头孢吡肟、厄他培南、亚胺培南、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美罗培南敏感性较好,耐药率<10%。随时间的推移,其耐药率有逐年增高趋势。结论人苍白杆菌已成为血液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持续、准确地监测其流行趋势及耐药情况对该菌感染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