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9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免疫磁珠技术在肿瘤学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免疫磁珠是一种含铁的小微粒与单克隆抗体通过共价键偶联而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在磁力作用下发生力学移动,具有良好的磁感应性。此技术在检测和分离肿瘤细胞、骨髓净化、磁导向治疗等方面的应用令人瞩目,对于恶性肿瘤的早期发现、判断预后、选择治疗方案、疗效监测及监测病情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分析使用替莫唑胺化疗的脑胶质瘤患者HOXB9基因与多重耐药相关分子的表达情况及各耐药分子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完成化疗的82例脑胶质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对替莫唑胺化疗是否产生耐药分为耐药组(34例)与非耐药组(48例),记录并对比两组HOXB9基因、耐药相关因子[P糖蛋白(P-gP)、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人类mut-s同系物(hMLH)、人类mut-s同系物(hMSH)2]表达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HOXB9基因与多药耐药相关分子表达情况对脑胶质瘤患者采取替莫唑胺化疗的耐药性。结果与非耐药组相比,耐药组HOXB9、P-gP阳性率较高,MGMT、hMLH、hMSH2阴性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Spearman检验分析,HOXB9基因与P-gP、MGMT表达呈正相关(P<0.001),HOXB9基因与hMLH、hMSH2呈负相关(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HOXB9基因阳性表达率高可能是造成脑胶质瘤患者采取替莫唑胺化疗时产生耐药性的影响因素(OR>1,P<0.001)。结论HOXB9基因与P-gP、MGMT、hMLH、hMSH2多种耐药分子之间关系密切,HOXB9基因可能是造成脑胶质瘤患者开展替莫唑胺化疗时产生耐药的影响因素,在开展替莫唑胺化疗前,可通过监测脑胶质瘤患者HOXB9基因表达情况,针对异常表达者,及时干预治疗,可能对降低脑胶质瘤替莫唑胺化疗耐药率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46例Ⅲ~Ⅳ期NSCLC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国产吉西他滨(泽菲)1000mg/m2,静滴,d1、8,每3~4周重复,2个周期后CT评价疗效。[结果]46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无CR,PR12例,有效率26.0%,中位生存期7.1个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6.2个月,1年生存率32.5%。主要的毒副反应为白细胞及血小板降低,均可耐受。[结论]吉西他滨单药治疗老年晚期NSCLC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毒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5.
信涛  方立萍  王文秀 《实用肿瘤学杂志》2003,17(2):160-160,F003,F004
随着对肿瘤基因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抑癌基因被发现。其中p53作为一个在人类肿瘤中发现变异频率最高的重要抑癌基因,已成为历史上研究的最深入的基因之一。1997年,一个其产物和p53基因产物具有十分相似的结构和功能的新基因p73基因被发现,该基因一发现就受到了肿瘤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等各领域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随后的一系列研究均证实了该基因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首次确诊宫颈癌时外周血小板计数增多对宫颈鳞癌患者无复发生存期(RFS)及总生存期(OS)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89例复发性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首次确诊宫颈癌时外周血血小板计数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患者RFS和OS的影响.结果 (1)血小板增多患者中,RFS≤1.5年的患者比例(49.3%)明显高于RFS> 1.5年的患者比例(15.0%),P<0.05.(2)肿瘤浸润深度≥0.5 cm和初诊血小板计数≥300×109/L为R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3)RFS和血小板计数≥300×109/L为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 初诊时血小板增多提示宫颈鳞癌转移风险增加,并预示较差的RFS和OS.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华蟾素对离体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肝癌细胞株SMMC-7721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细胞培养后取对数生长期细胞,实验组加入0.4、0.6、0.8μmol/L华蟾素,对照组不加药,采用MTr法检测两组24、48h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比例及凋亡率,RT-PCR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mRNA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髓系白血病基因(Md)-1的蛋白表达。结果实验组增殖抑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均〈0.05;实验组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Caspase.3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cl-1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华蟾素对肝癌细胞株SMMC-7721具有增殖抑制及凋亡诱导的作用,其机理可能为使Caspase-3表达升高,Mcl-1表达降低。  相似文献   
8.
氨磷汀在肺癌患者化疗中的骨髓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细胞保护剂氨磷汀在肺癌患者化疗中的骨髓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开放、对照的原则,选择30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共化疗72例次,观察组化疗前应用氨磷汀,对照组不用.其中观察组15例患者共化疗36例次,对照组15例患者共化疗36例次,每例患者化疗1~3个周期,比较两组化疗的血液学毒性.结果 观察组中0级白细胞毒性反应占30.6%(11/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1%(4/36);Ⅰ~Ⅲ级白细胞毒性反应占69.4%(25/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3.3%(30/36);观察组0级血红蛋白毒性反应占61.1%(22/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8%(10/36);Ⅰ~Ⅲ级血红蛋白毒性反应占38.9%(14/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2.2%(26/36);观察组0级血小板毒性反应占75.0%(27/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9%(14/36);Ⅰ~Ⅲ级血小板毒性反应占25.0%(9/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1%(22/3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磷汀对NSCLC化疗患者的骨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与华蟾素对离体肝癌细胞株SMMC-7721协同作用的机制。方法将离体肝癌细胞株SMMC-7721分成四组,索拉非尼组予索拉非尼6.0μmol/L干预,华蟾素组予华蟾素0.6μmol/L干预,联合组予索拉非尼和华蟾素联合干预(剂量同前),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MTT法检测四组细胞增殖抑制率,FCM法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法检测M c l-1 mRNA表达,W estern b lot法检测M c l-1蛋白表达。结果联合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及凋亡率均明显高于索拉非尼组和华蟾素组,索拉非尼组和华蟾素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索拉菲尼组及联合组M c l-1 mRNA的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华蟾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索拉菲尼、华蟾素及联合组M c l-1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索拉非尼联合华蟾素对SMMC-7721细胞显示出协同抑制作用,其机理可能为抑制M c l-1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0.
徐丽叶  宋晨  方立萍  张阳 《吉林医学》2011,(18):3629-3630
目的:评价甲羟孕酮对晚期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均采用CAF化疗方案,观察组化疗时加用甲羟孕酮治疗,对比两组化疗后患者进食量、体重及KPS评分的变化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进食量增加率、体重增加者比率及KPS评分增加者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晚期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给予甲羟孕酮能够降低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