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评价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巨大ASD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12例住院患者 ,均经临床及超声心动图证实为继发孔型ASD ,以充盈球囊最大伸展直径加 2~ 4mm为原则选择封堵器型号 ,应用左上肺静脉法及经胸超声心动图监测放置Amplatzer封堵器。结果  12例全部封堵成功 ,手术成功率 10 0 % ;术后即刻及一天、三天、三个月、六个月、一年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观察无残余分流及影响周围瓣膜及静脉功能 ,无血栓栓塞事件发生 ,一例发生频发房性心率失常 ,经心律平 4 5 0mg/日治疗一个月后消失 ,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成人巨大AS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经胸超声心动图监测封堵器放置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ACS)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心绞痛(UA)和心源性猝死,是严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表现形式,其病理生理机制尚未明确,炎症机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白三烯B4(Leukotriene B4,LTB4)激活巨噬细胞产生炎症介质,与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关系密切;MMP-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9)降解细胞外基质而成为致斑块易损的重要炎症因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糖类抗原125(CA125)及B型尿钠肽(BNP)水平与患者心功能及其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108例CHF患者通过B超测定左室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其血清CA125水平,以BiositeTriage快速诊断仪测定其血浆BNP水平,所有患者根据纽约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Ⅱ、Ⅲ、Ⅳ级组。另随机抽取40例有心血管疾病但无CHF的患者作为非CHF组。结果:①CHF组血清CA125及BNP水平高于非CHF组,Ⅳ级心功能组水平明显高于Ⅲ级组,且Ⅲ级组明显高于Ⅱ级组;②血清CA125及BNP水平均与LVEF呈负相关,而与导致CHF的原发病种类不相关。结论:CHF患者血清CA125及BNP水平升高,并且其水平与LVEF有关,而与导致CHF的原发病种类无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在家兔离体心脏2型长QT综合征(LQT2)模型中的电生理作用。方法选用8只新西兰兔(2.5~3.5 kg),采用Langendorff系统经主动脉进行灌流离体心脏,稳定后持续灌流80 nmol/L的E-403115 min制备LQT2模型。继以梯度浓度丹参酮ⅡA(1、3、10、30、60μmol/L)灌流,观察其对室性心律失常诱发率、QT间期,有效不应期(ERP)和左室内、外膜[从动作电位0相至复极完成90%的单相动作电位时程(MAPD90)]的影响。结果80 nmol/L E-4031能使家兔离体心脏的QT间期、左心室内膜MAPD90、ERP延长(与对照相比,P<0.01),室性心动过速诱发率为37.5%(3/8)。联合丹参酮ⅡA使用后,离体心脏的QT间期、左心室内外膜的MAPD90、ERP以浓度依赖的方式缩短,当灌流浓度≥10μmol/L,QT间期明显缩短(与单独使用E-4031相比,P<0.05),浓度≥30μmol/L,左心室内、外膜的MAPD90、ERP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1、3、10、30、60μmol/L丹参酮ⅡA灌流后的室性心动过速诱发率为2/8、0/8、0/8、0/8、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可显著缩短LQT2的QT间期、左心室内、外膜的MAPD90和ERP;室性心动过速诱发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小凹蛋白-1(Cav-1)及白三烯B4(LTB4)与冠状动脉斑块不稳定的关系,观察LTB4及其抑制剂对巨噬细胞Cav-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检测41例人尸检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中巨噬细胞Cav-1蛋白的表达;以流式细胞技术检测167例入选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av-1的表达水平,用ELISA检测血清中LB4的表达水平;分别用浓度为10-8mol/L、10-7mol/L的LTB4及10-7mol/LU75302处理THP-1源性的巨噬细胞,RT-PCR检测细胞内的TNF-αmRNA,Cav-1mRNA水平及Western Blot检测Cav-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稳定斑块相比,不稳定斑块中巨噬细胞聚集处Cav-1表达下调或表达阴性。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中急性心梗(AMI)组及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外周血单核细胞Cav-1表达水平皆显著低于稳定心绞痛(SAP)组、非冠心病组(99.2±40.8MnX比(176.1±90.3)MnX、(246.0±122.8)MnX(t=-4.786、5.112),(104.8±37.4)MnX比(176.1±90.3)MnX、(246.0±122.8)MnX(t=-4.508、-4.942,P0.01);AMI组血清LTB4表达显著高于UAP组、SAP组及非冠心病组(209.8ng/L比40.7ng/L、59.5ng/L、63.8ng/L,Z=-3.771、-3.426、-2.849,P0.01)。LTB4可下调Cav-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0.963、0.959比1.186,t=-5.079、-5.148),0.712比0.840(t=-4.050,P0.01),上调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的表达(0.637比0.555)(t=5.148,P0.01);U75302预处理组Cav-1mRNA及蛋白水平上调(1.089比0.959、0.963(t=3.018、3.087,0.799比0.712,t=2.849,P0.05),TNF-αmRNA水平下降(0.529比0.637,t=-3.087,P0.01)。结论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中巨噬细胞及ACS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av-1表达降低,AMI患者血清中LTB4表达上调,提示高水平LTB4及低表达Cav-1与斑块不稳定有关。LTB4下调THP-1来源的巨噬细胞Cav-1mRNA及蛋白的表达,上调TNF-αmRNA水平,U75302预处理可拮抗上述LTB4的作用,提示使用拮抗LTB4的药物可能有稳定粥样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延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近期心率震荡(HRT)的影响。方法对首次发生AMI并于发病6 h内行直接PCI治疗的37例患者和同期因AMI入院而行延期PCI治疗的176例患者,于PCI术后1 h内开始连续72 h心电监护,第1周、第6周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记录发生的室性期前收缩情况,分别计算HRT的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值,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组不同观察时间的TO、TS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AMI患者,直接PCI可明显改善患者的HRT,提示可改善和恢复AMI患者心脏自主神经系统的平衡,从而降低AMI后发生恶性心脏事件的危险性,在这方面的作用优于延迟PCI。  相似文献   
7.
目前,射频消融(RFCA)已成为根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首选方法,尤其随着标测技术的日益进步,其适应证日益扩大,成为治疗房性心律失常、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的重要方法。虽然RFCA已经是治疗PSVT最为成熟的技术,但右侧旁道因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其RFCA的成功率明显低于左侧,手术时间及X线暴光时间较长,且有发生传导系统并发症的可能,故我们总结了我院右侧旁道的消融经验。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50(男29,女21)例;年龄14~56(33±13)岁。病程1年到10余年不等,术前常规检查体表心电图(ECG)…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白三烯B4(LTB4)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探讨其在ACS中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65例ACS患者以及20例健康对照人群(对照组)血浆LTB4和MMP-9的水平,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水平和C反应蛋白(CRP),并比较LTB4与MMP-9、血脂以及CRP的相关性。结果:ACS患者LTB4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分别为(112.77±22.59),(86.94±14.81)ng/L,显著高于对照组[(40.5±8.85)ng/L,P<0.01)],且AMI组高于UAP组(P<0.05)。LTB4与MMP-9的水平显著正相关(r=0.875,P<0.01),与CRP正相关(r=0.641,P<0.01),与TG正相关(r=0.469,P<0.01),与HDL-C负相关(r=-0.370,P<0.01)。结论:ACS患者血浆LTB4和MMP-9水平增高,LTB4可能与MMP-9以及CRP构成炎症网络并参与脂质代谢紊乱,导致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而成为ACS的危险信号。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慢性冠状动脉闭塞病变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双中心回顾性的方法分析温州医学院附属台州医院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住院的慢性冠状动脉闭塞患者143例的临床资料,根据Rentrop and Cohen分级法对侧支循环形成情况进行分级,并根据分级水平将患者分为侧支循环不良组(0级与1级)与侧支循环良好组(2级和3级)。结果两组年龄、性别、高血压、饮酒、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及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钙蛋白T浓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吸烟、糖尿病及血肌酐、空腹血糖、血红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管闭塞支数比例及靶血管闭塞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Rentrop and Cohen分级为因变量,以年龄、性别、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血脂浓度、超敏C-反应蛋白、估算的肾小球率过滤(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rate,eGFR)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OR=1.24,95%CI:1.12~1.41)及eGFR(OR=1.12,95%CI:1.23~1.52)入选回归方程。结论合并糖尿病或肾功能不全的慢性冠状动脉闭塞患者侧支循环差,而糖尿病及肾功能不全可能是影响侧支循环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国产雷帕霉素洗脱支架远期预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应用国产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后临床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 cevent,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再发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方法2003年11月至2006年12月,共入选267例患者,国产雷帕霉素(Firebird,上海微创公司)支架组145例,进口雷帕霉素(Cypher,美国强生公司)支架组122例。术后严格要求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和噻氯匹定或氯吡格雷至少12个月。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术后患者MACE的发生率,部分患者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复查。结果随访(31±11)个月,失访患者9例(Firebird组6例、Cypher组3例),失访率3.37%。随访期间总的MACE的发生率在Firebird组10.79%、Cypher组11.76%,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95),两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1年及>1年MACE分别为5.04%、7.02%和5.04%、8.08%,P<0.05;Firebird支架和Cypher支架的血栓发生率分别为1.44%、1.68%,P>0.05。两组冠状动脉造影再狭窄率分别为17.6%(6/34)、19%(8/42),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远期临床随访结果表明,国产Firebird支架与Cypher支架临床心血管事件、支架内血栓的发生率均较低,两组无显著性差异,两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相似。延长联合抗血小板治疗时间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