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由于结核病的潜伏期较长,传统的流行病学方法对其传染源的追踪和传播规律的认识有一定的局限.20世纪90年代以来,用基因分型技术鉴别不同的结核分枝杆菌,并与传统流行病学结合而建立的分子流行病学方法,使人们对结核病的传播有了新的认识.我们采用基因分型法对一个家庭内结核病传播病例进行分析,探讨传统流行病学与分子生物学对于传染源判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缓慢的特性一直以来限制了临床对患者的诊断及治疗.为了快速准确的鉴定结核分枝杆菌,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依据,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诊断方法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日常的检测工作中,核酸扩增试验(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sts,NAAT)自应用到结核病的早期诊断以来,就显示出其强大的优越性.它比培养的速度快,特异性高,可以在3~6 h得到结果[1].商业化的检测试剂盒更是让早期快速诊断结核病成为可能[2-3].高通量的自动检测装置虽然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高昂的价格和实验室配套设备的要求限制了方法的使用范围.为更好的控制结核病的蔓延,临床迫切需求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结核病早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鉴定结核分枝杆菌多重感染的存在.方法 从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参比实验室保存的菌株中,选择1999年至2004年在同一抗结核疗程中前后2次分离菌株的耐药表型改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挑选并活化入选病例的首次分离株,分离培养单菌落.利用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分型(VNTR)方法,对每个分离株的30个单菌落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 在22例入选病例中,2例患者的首次分离株中存在2种不同基因型的菌株.2种不同基因型菌株在单菌落中占的比例分别是24:6和29:1.其余20例患者分离株各自的30个单菌落的基因型相同.结论 上海地区结核病患者中存在结核分枝杆菌的多重感染.  相似文献   
4.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