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3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根据上睑表面解剖弧线设计切口的重睑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我们经过观察上睑表面皮肤发现,上睑皮肤组织从上到下逐渐变薄,在上睑皱襞部位形成一条弧线,在单睑人群这为一条隐性弧线.以此弧线为依据设计重睑切口线,既操作简便,又符合美容外科手术的原则,术后重睑自然、逼真.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一、美容手术术前术后相片拍摄原则相片作为医疗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术前术后相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评定手术效果、记录治疗过程等功能。但在目前,许多医院和医生因为不重视保存资料,使得很好的手术方法不能推广及得到学术界的认可,或是不能通过相片充分展示手术的效果;更有甚者,对手术相片进行造假,欺名盗世,滥竽充数。前者带来的后果或是流失宝贵资料,或是使医生在医疗纠纷发生时处于不利地位;后者是让虚假的“成果”充斥学术界,混淆视听。为提高美容外科术前术后相片的质量和水平,我们制定以下相片拍摄应遵守的基本原则。1.场地和设…  相似文献   
3.
成纤维前体细胞在面部美容修复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医学美容市场的日益增长,美容整形已经成为我国目前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作为人体美的首要部位,面部美容修复在医学美容整形中占有重要地位。伴随医学生物科技的高速发展,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产品不断地出现于美容整形领域。成纤维前体细胞(transi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广东省惠州市居民大肠癌流行状况,为预防和治疗大肠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的调查方法①问卷调查样本区常住全人口接受问卷调查,内容参考李世荣和郑树的调查表,以确定高危人群和症状人群;②粪隐血试验样本区常住全人口进行免疫法粪隐血试验(胶体金检测试纸法);③全大肠镜检查高危人群、症状人群和粪隐血试验阳性者接受全大肠镜检查;④大肠癌登记报告样本区医院建立大肠癌诊断和死亡登记报告制度;⑤样本区建立人口死亡原因登记制度公安部门完成.[结果]样本区常住全人口共50 552人,实际调查人数33 921人,普查应答率为67.10%;粪隐血阳性1 521例,阳性率4.48%.需内镜检查1 920人,实际镜检1 465人,镜检应答率为76.30%.镜检结果大肠癌4例、大肠腺瘤89例、其他息肉308例、细菌性痢疾11例、阿米巴痢疾5例、结肠孤立性溃疡3例、结肠黑变病2例、结肠憩室2例、溃疡性结肠炎1例、痔疮129例、肛裂3例.[结论]样本区大肠癌患病率为15.46/10万.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的临床特征,提高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对我院6个HNPCC家系进行调查,记录患者性别、发病年龄、肿瘤部位等。结果6个家系有大肠癌患者19例,占同期所有大肠癌的2.7%。其中男性10例,女性9例;发病年龄为26~74岁,中位年龄为53.4岁;共有大肠癌病灶23处,60.9%位于右半结肠,多原发大肠癌有4例。另有大肠腺瘤患者2例,白血病患者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1例。结论HNPCC有明显的临床特征,利用这些特征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经眉下切口眼轮匝肌悬吊术矫治上睑皮肤松弛的手术效果。方法:2011年至2013年,对56例上睑皮肤松弛患者应用经眉下皮肤切口眼轮匝肌悬吊的方法进行手术矫正,部分联合眉脂肪垫固定及泪腺脱垂矫正。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均取得了满意效果,经随访3~6月,眉形眼形俱佳,效果满意。结论:经眉下切口眼轮匝肌悬吊术矫治上睑皮肤松弛,操作简便,疗效可靠,瘢痕隐蔽,且可改善眉部形态和视野,获得令人满意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7.
隆鼻术中鼻假体置入腔隙的操作是在盲视下完成的,容易引发因腔隙的解剖层次过浅而导致的硅橡胶假体晃动、移位,假体轮廓可视,皮肤色泽异常等现象[1-3].而再次隆鼻具有更高的难度且易引发并发症.为了实现手术操作由盲视到可视的转变,我们将内镜系统引入到再次隆鼻术. 一、临床资料 自2011年11月始,在内镜辅助下完成再次隆鼻术12例,均为女性,年龄20~31岁.原有鼻假体均为硅橡胶,修复术中均采用加强型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假体.  相似文献   
8.
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治疗117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17例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和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患者,做好常规的急诊内镜检查和治疗工作,根据不同出血部位分别给予硬化治疗、套扎治疗、组织粘合剂栓塞静脉治疗.结果:117例患者中,115例取得满意的止血治疗效果,2例术后出现再出血,均给予及时处理后止血.结论: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和术后护理,出院后做好随访工作,可使内镜治疗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顺利进行,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
因超声波具备的能量作用于人体组织,可能导致多种组织的不同程度的损伤,其安全性一直受到人的怀疑.本实验对11只香猪进行体内皮下组织超声波作用于组织,分别对肿胀液灌注和肿胀液灌注后进行超声波作用的香猪进行组织比较,初步观察超声波对组织的损伤情况.  相似文献   
10.
1050例混合型睑袋修复术的临床疗效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肌皮瓣法行睑袋修复术,以获得符合美学标准的手术效果。方法:术前采用“皮肤夹捏法”确定去皮量。术中按照预先设计先切除皮肤,然后采用“肌肉拉放法”去除多余的眼轮匝肌,再切除松垂的眶隔脂肪或释放眶隔脂肪充填眶下缘凹陷。结果眼轮匝肌瓣法行睑袋修复术900例,术后发生暂时性睑外翻2例,暂时性复视2例,其余效果均较满意。外院150例并发症中,采用邻近皮瓣转移术、眼睑紧缩术、埋置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和颞浅筋膜悬吊等方法修复睑外翻15例,清除血肿28例,切除缝合修复瘢痕增生1例。结论:采用术前确定去皮量的肌皮瓣法,行混合型睑袋修复术,可以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