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目的:评价鹿红颗粒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CHF)模型大鼠血流动力学及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醛固酮(ALD)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配至模型组、假手术组、雅施达组及鹿红颗粒高、中、低剂量组,结扎左冠状动脉的方法制备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模型。药物干预8周后用电生理仪记录血流动力学变化,包括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max);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AngⅡ及ALD。结果:雅施达、鹿红颗粒高、中剂量均能有效升高LVSP、降低LVEDP、升高+d P/dtmax及-d P/dtmax(P0.01),且鹿红颗粒高、中剂量组在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上优于雅施达组(P0.01),而高、中剂量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雅施达与鹿红颗粒高、中剂量均能有效降低模型大鼠血浆AngⅡ和ALD的水平(P0.01),而鹿红颗粒高、中剂量略差于雅施达(P0.01),高、中剂量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鹿红颗粒能显著改善心力衰竭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参数,降低心力衰竭大鼠血浆AngⅡ和ALD水平,从而改善心功能,延缓CHF病程进展。  相似文献   
2.
易损斑块破裂可触发动脉内血栓形成,引起急性心脑血管事件,造成高病死率。过去的数十年,医学家们致力于对易损斑块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研究,希望找出能准确发现易损斑块的诊断技术和有效稳定或消退斑块的治疗手段,取得了较为丰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鹿红方(LHF)对氧糖剥夺模型心脏干细胞(CSCs)自噬和抗凋亡能力的影响。方法将CSCs随机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与氧糖剥夺造模组(缺血缺氧)。将造模组分为模型组(不予有效干预措施)、自噬阻断到(3-MA)组(给予自噬阻断剂)、鹿红方200μg/mL组(给予LHF200μg/mL)和LHF200+3-MA组(给予LHF200μg/mL+自噬阻断剂)。各组给予相应干预措施后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并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Ⅱ的表达;RT-PCR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ⅡmRNA的表达。结果光镜下观察可见:LHF200组较模型组和3-MA组凋亡细胞显著减少,LHF200+3-MA组与LHF200组比较,细胞凋亡增加;CCK-8结果显示:LHF200组与模型组比较,CSCs活细胞OD值显著增高(P=0.006);LHF+3-MA组与LHF200组比较,CSCs活细胞OD值下降(P=0.03);WesternBlot结果显示:LHF200组Beclin-1和LC3-Ⅱ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01),但显著高于3-MA组和LHF200+3-MA组(P<0.001);RT-PCR结果显示:LHF200组Beclin-1和LC3-ⅡmRNA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01),但显著高于3-MA组和LHF200+3-MA组(P<0.001)。结论LHF可提高氧糖剥夺模型CSCs的抗凋亡能力,其机制与调节自噬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鹿红颗粒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CHF)模型大鼠血浆ACE-Ang Ⅱ轴及ACE2-Ang(1-7)轴的影响。  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雅施达组及鹿红颗粒组,以结扎左冠状动脉的方法制备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模型。药物干预8周后记录各组大鼠心脏重量,计算心脏重量与体质量的比值(HW/BW)以及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病理改变;酶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ACE、ACE2、Ang Ⅱ及Ang(1-7)水平。  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鹿红颗粒组HW/BW及LVMI明显降低(P<0.01),心肌病理改变显著减轻,血浆ACE水平未见明显下降(P>0.05),但ACE2和Ang(1-7)水平明显升高(P<0.01),Ang Ⅱ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雅施达组比较,鹿红颗粒组ACE2和Ang(1-7)水平明显升高(P<0.01),Ang Ⅱ水平未见明显差异(P>0.05),Ang(1-7)/Ang Ⅱ显著升高(P<0.01)。  结论:鹿红颗粒能显著提高CHF大鼠ACE2-Ang(1-7)轴的水平、降低Ang Ⅱ水平,从而抑制心室重构、减轻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黄芪葶苈子配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检索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选择治疗组单纯使用中药抗心力衰竭,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的随机对照研究。其中中药干预方剂以黄芪和葶苈子作为益气利水要药。按相关方法评价文献质量,提取文献数据,使用Rev Man 5.2.7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5个研究,共计492例患者。分析结果显示与西药组相比,中药组在改善心力衰竭的有效率方面更显著[OR=3.14,95%CI(1.86,5.29),P0.0001],在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上具有相当的疗效[WMD=2.18,95%CI(-5.79,10.15),P=0.59]。结论:黄芪、葶苈子是临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药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