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6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腓肠肌皮瓣转移修复小腿中下段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腓肠肌皮瓣转移修复小腿中下段软组织缺损,探讨修复中下段软组织缺损的临床选择。方法8例患者,1例为瘢痕癌,7例均为车祸致中下段软组织损伤,小腿中下段软组织缺损周围皮肤条件良好,应用腓肠肌皮瓣转移进行修复。结果所有病例随访6~12个月,成活7例,1例远端少部分坏死。结论腓肠肌皮瓣转移修复小腿中下段软组织缺损是较好的修复方式,可满足多种创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用品管圈活动提高下肢骨折患者基础功能锻炼落实率.方法 2016年4~11月组建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提高下肢骨折患者基础功能锻炼落实率"为主题,现况调查影响骨科病房下肢骨折患者基础功能锻炼有效落实的因素,设定目标,针对原因制定对策、组织实施并进行效果确认.结果 骨科病房下肢骨折患者基础功能锻炼落实率由实施前的13.75%提高至41.18%.本次活动目标达成率104.5%.护士综合能力均有所提高.结论 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有利于骨科病房下肢骨折患者基础功能锻炼的有效执行,提高护理品质,提高患者综合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分析近年来山西省与全国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疫情流行情况,预测布病疫情发展趋势,为布病疫情监测与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山西省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布病疫情月报告资料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发布的全国布病疫情报告资料,根据布病的逐年增长量、发展速度、增长速度等指标,比较山西省和全国近年来布病疫情流行现状.利用布病疫情月报告发病人数,拟合时间序列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通过对拟合效果的验证,预测山西省和全国未来2年内的布病发病状况.结果 山西省布病疫情2008年达到高峰,新发病例5397例,较2007年增加了900例,从2008年后发病人数下降,2010年下降了17.67%(906/5128);全国布病发病人数从2006 - 2009年一直呈上升趋势,在2007-2008年迅速增长,增长速度高达39.16%(8442/21 560),虽然2010年布病的发病人数比2009年下降了2041例,但下降速度仅为5.14%(2041/37 734);无论山西省还是全国,5-7月均为布病发病的高峰期.拟合时间序列ARIMA模型,成功地获得了山西省和全国的ARIMA模型[(1,0,1)(1,1,0)12、(1,0,1)(0,1,1)12].验证模型的拟合效果显示,两个ARIMA模型对布病发病人数预测值的动态趋势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全部落到了预测值的95%可信限内,模型拟合效果良好.模型预测结果显示,在未来2年内,山西省布病的发病人数总体趋势基本平稳,没有出现大的变动;全国布病发病人数在2011年和2012年预计出现小幅度的回升,每年的5-7月份是布病发病的高峰期.结论 山西省布病控制措施得力,布病发病人数呈下降趋势;ARIMA模型预测布病疫情效果好,可以为下一步疫情预测与评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VTQ)及超声造影(CEUS)技术对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 65例慢性乙肝患者分别进行VTQ、CEUS技术检查及肝穿刺活检,获取剪切波速度(SWV)及造影参数:门静脉到达时间(PVAT)、肝动脉到达时间(HAAT)、肝静脉到达时间(HVAT)、肝实质达峰时间(TTP)、肝动脉-肝静脉渡越时间(HV-HAAT)、肝动脉-门静脉渡越时间(PV-HAAT)。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轻度组12例、中度组23例和重度组30例,比较各组SWV和CEUS参数差异,分析SWV、CEUS参数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寻找SWV、CEUS参数诊断重度肝纤维化的截断值,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SWV、CEUS参数对重度肝纤维化的诊断效能,采用DeLong法比较不同检测方法的AUC差异。结果 与轻度组比较,中度组和重度组SWV增大,重度组HVAT、HV-HAAT减小(P<0.05);与中度组比较,重度组SWV增大,HVAT、HV-HAAT减小(P<0.05)。SWV与肝纤维化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s=0.713,P<0.05),HVAT、HV-HAAT与肝纤维化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s分别为 -0.437、-0.620,P<0.05);SWV、HVAT、HV-HAAT诊断重度组肝纤维化(肝硬化)的AUC(95%CI)分别为0.925(0.832~0.976)、0.734(0.610~0.836)、0.804(0.687~0.892),截断值分别为1.92 m/s、21.02 s、8.23 s;SWV的诊断效能优于HVAT、HV-HAAT(Z分别为2.817和1.987,均P<0.05)。结论 与CEUS相比,VTQ技术对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效能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颞浅筋膜瓣在头面部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对8例头面部软组织损伤(面部恶性肿瘤根治3例,头部皮肤部分撕脱伤3例,面部外伤皮肤缺损2例).伴深部组织外露应用该筋膜瓣加筋膜瓣外植皮修复.结果 8例筋膜瓣全部存活,外观形态良好.随诊6个月~3年,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 颞浅筋膜瓣范围广泛,分离难度不高,对头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并鉴定大鼠Smad7/pcDNA3.1(+)真核表达质粒,为进一步研究Smad7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TRIzol法抽提大鼠肝组织总R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其完整性,紫外分光核酸蛋白分析仪测定其浓度与纯度,两步法获取大鼠Smad7cDNA片段,CaCl2法制备感受态细胞,应用EcoRI及XhoI在pcDNA3.1(+)多克隆位点处进行双酶切,切胶回收载体及目的片段酶切产物,将回收的线性化pcDNA3.1(+)与Smad7cDNA连接,构建Smad7/pcDNA3.1(+)重组质粒,转化DH5α大肠杆菌,测序鉴定双酶切证实的阳性克隆。结果:电泳检测RNA的完整性良好,28S约为18S的2倍,A260/A280=1.986,纯度较好,阳性克隆酶切后电泳检测在DNAMarker1.3kb处见Smad7目的片段,5.4kb处见线性化pcDNA3.1(+),与预期结果相符,质粒重组成功,并测序证实。结论:大鼠Smad7真核表达质粒构建成功,为进一步单独或联合其他质粒从TGF-β/SMAD信号传导的不同环节干预肝纤维化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糖尿病创面愈合与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关系.方法 70只C57BL/6小鼠分为野生小鼠组(对照组,n=35)和糖尿病模型组(DM组,n=35).腹腔麻醉后在背部中线两侧各制作0.8cm×0.8cm创面.创面动态摄像并于相应时间段取标本,观察创面组织愈合情况,同时计算创面愈合率;ELISA法测定创面GM-CSF表达,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创面免疫细胞数目.结果 创面形成后第3天起,DM组小鼠创面愈合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以创面形成后7d内变化最为明湿;创面形成后第1天,两组小鼠创面GM-CSF表达均明显增高;创面形成后第1天和第3天,对照组小鼠创面GM-CSF表达显著高于DM组.2组动物在伤后第5天,T淋巴细胞均达到峰值,DM组显著低于对照组,7~14天DM组稍高于对照组.结论 GM-CSF的低表达则可能与创面愈合早期炎症细胞浸润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8.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单纯性地为病人做心理护理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只有通过家属的积极配合,通过家属与患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使病人的心理护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护理计划得以顺利实施,既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又能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内源性NO在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比色测定外周静脉及门静脉血浆中iNOS活性,并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方法观察肝组织iNOS蛋白及RNA的表达.结果:在慢性肝炎患者及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与外周血中iNOS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F=102.793,25.052,P<0.01),且门静脉血iNOS活性增高更为明显.慢性肝炎组及肝硬化组中iNOS蛋白的灰阶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F=46.796,P<0.05),表明iNOS表达增强.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iNOS mRNA的表达均分别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F=26.832,P<0.01),且随着肝脏病变的加重表达逐渐增加.结论:iNOS/NO体系在慢性肝炎-肝硬化发生发展中起着保持血管舒张状态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