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患者女性,26岁,孕18周.因突发胸闷、心悸6h来院就诊.既往有反复发作的胸闷、心悸史,无黑矇、晕厥史.体检:T 36.5℃,P 170次 / min,R 21次 / min,BP 100 / 76mmHg,神志清,心率170次 / min,律齐.超声心动描记术、X线胸片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器质性心脏疾病.入院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39岁,因胸闷、心悸1天就诊。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史10余年。为明确诊断行食管法心脏电生理检查。窦性心律时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遂采用心房S1S1分级递增和S1S2程控期前刺激,均可诱发窄QRS波群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性,34岁,因反复心悸1年,再发加剧1d入院。体检:神志清,体温36.9℃,心率102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00/71mmHg。既往外院心电图检查提示预激综合征。入院查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显性预激。为明确诊断,进一步治疗,行食管电生理检查。  相似文献   
4.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是发生在房室传导系统、房窀旁道以及心房肌和心室肌之间构成的大折返环路内的环形运动,依据激动在折返环路内运动方向的不同,可分为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90%~95%)和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5%~10%)。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39岁,因胸闷、心悸1天就诊。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史10余年。为明确诊断行食管法心脏电生理检查。窦性心律时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遂采用心房S1S1分级递增和S1S2程控期前刺激,均可诱发窄QRS波群心动过速。以基础周长600ms的S1S2心房程控期前刺激时,S2-R2间期同定为160ms.S1-S2偶联间期340ms时(图1A),S2-R2间期已延长至250ms。  相似文献   
6.
随着心内电生理检查的深入开展和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术的广泛应用,对于常规心电图显示为显性房室旁道的患者术前诱发心动过速,了解旁道位置及明确心动过速的特征和机制尤为重要。显性房室旁道参与的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OAVRT)又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中的常见类型,本文筛选既往有心动过速发作史的显性房室旁道患者,行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对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8年6月至2013年12月门诊或住院常规心电图或24h动态心电图显示心室预激并且既往有心动过速发作史的患者75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35例,年龄11~81(38.27±15.12)岁。根据静息12导联体表心电图表现分为左侧旁道组48例,男性24例,女性24例,年龄11~81(38.46±15.35)岁;右侧旁道组27例,男性16例,女性11例,年龄13~61(37.93±14.99)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相似文献   
7.
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的折返环路包括房室结-希浦系统、房室旁道、旁道同侧的心房与心室肌,折返激动沿房室结-希浦系统顺传至心室,从房室旁道逆传至心房,心房与心室的期前刺激或自发的期前收缩均可诱发,当合并存在房室结双径路时,可表现出不同的电生理特征和心电图表现。本文介绍4例房室结双径路参与传导的顺向型AVRT,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