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了解玉溪市人群EV71病毒感染状况,为防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PPS法)对玉溪市峨山、新平县6个乡镇18个行政村人群按年龄分配随机调查。并对调查人群采集静脉血液标本进行EV71抗体检测。结果共调查788人,EV71病毒抗体(EV71-IgG)阳性率为41.37%,不同年龄组EV71-IgG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4,P0.05),其中5~6岁人群阳性率最高为64.00%,1岁婴儿阳性率最低为20.65%;不同民族EV71-IgG抗体阳性率有显著差异(χ2=13.89,P0.05),彝族相对较高为46.67%,哈尼族最低为21.11%;性别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3,P0.05),女性高于男性。结论玉溪市人群对手足口(EV71)病原普遍易感,做好人群手足口病防制仍然是今后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2.
玉溪市2005年儿童白喉免疫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玉溪市1-7岁儿童白喉免疫状况,2005年对玉溪市3个县不同年龄段儿童进行白喉血清抗体检测,从而科学评价儿童免疫接种质量,为有效控制计划免疫针对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对不同年龄段儿童进行五苗的接种率调查考核,并采集被调查对象儿童的血清进行白喉抗体检测。结果共检测3县儿童669人,白喉抗体阳性率为94.77%,保护率为85.50%,抗菌素几何平均滴度(GMT)为0.12U/ml。结论玉溪市儿童接种百白破(DPT)三联混合制剂免疫后,取得较好的血清抗体的免疫保护,能有效地预防控制儿童白喉的发病,同时也证实了玉溪市计划免疫工作质量是可靠的,为控制和消除当地白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消除玉溪市免疫薄弱环节和免疫空白,以巩固无脊髓灰质炎成果。方法该市根据《云南省防止脊灰野病毒输入引起疾病扩散应急扫荡免疫实施方案》于2006年6月26-30日在全市范围内对0-4岁儿童开展了一轮脊髓灰质炎疫苗(OPV)应急扫荡免疫。结果全市应服苗人数128024人,实服苗人数125025人,报告服苗率97.66%。各县区报告服苗率本地儿童在95.11%-98.61%之间,流动儿童在97.51%-100%之间;“零”剂次儿童登记,本地儿童0岁组所占比例为98.87%,而流动儿童0岁组所占比例为59.79%,1岁以上占40.21%:现场非正式快速评估服苗率97.35%(294/302人),不同居住形式:本地儿童调查服苗率97.40%,流动儿童97.27%,本地儿童和流动儿童服苗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4,P〉0.05);不同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5,P〈0.05)。本地儿童零剂次比例为3.13%,流动儿童零剂次比例为11.82%,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6,P〈0.05)。结论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仍然是薄弱环节,是该市常规免疫工作的难点问题,也是消除脊灰野病毒输入的主要关注对象。因此,加强“零”剂次免疫儿童、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是继续维持无脊灰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1996~2004年玉溪市免疫接种数据报告质量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客观评价计划免疫接种率的真实水平。方法对估计接种率与报告接种率进行可信性分析,对各疫苗间累计应种数进行逻辑分析,用抽样调查接种率评估报告接种率的真实水平。结果1996~2004年玉溪市四种疫苗[卡介苗(BCG)、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百白破联合疫苗(DPT)、麻疹疫苗(MV)]抽样调查接种率与监测报告接种率的结果相符;84个评价值中有66个可信,占78.6%,17个可疑,占20.2%,1个不可信,占1.2%。结论玉溪市计划免疫接种统计报告基本规范,结果可信,但应种对象数、接种完成数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漏报或重报,接种率监测系统敏感性及报告质量有待提高。基层应种对象掌握不全面,接种数据完整性及数理逻辑性存在问题,应对基层业务人员进行定期专项培训,进一步科学规范管理以全面改善接种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玉溪市适龄儿童麻疹疫苗(MV)常规免疫后抗体水平进行评价,为今后制定相关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58名适龄儿童血清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麻疹抗体IgG。结果麻疹抗体阳性率93.97%,几何平均滴度(GMT)1∶706.78,不同年龄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7、P〈0.05),G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地区抗体阳性率、GM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0.1,F=10.22、P〈0.01),不同年度抗体阳性率和GM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8.95,F=19.78、P〈0.01)。结论玉溪市适龄儿童麻疹抗体水平较高,并形成了有效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玉溪市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监测系统的运行质量及AFP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生情况。方法对2003—2005年玉溪市八县一区报告AFP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报告AFP病例分别为8例、16例和19例,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78/10万、3.37/10万和4.07/10万。接到报告后48h内调查率100%,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95.35%,粪便标本7d内送到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脊髓灰质炎实验室及时率95.35%。麻痹75d内随访及时率100%。结论玉溪市各项监测评价指标均达到卫生部要求,但个别县AFP监测系统敏感性及报告质量仍有差距。保持AFP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及其报告质量是维持无脊灰的重要技术手段,今后应以持续和加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玉溪市2010年麻疹减毒活疫苗(MV)后续强化免疫效果,总结经验,为控制并加快消除麻疹工作进程制定针对性的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每县抽取城区和2个乡镇各30名目标儿童进行现场接种率快速评估。结果全市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为99.66%,不同年龄段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均在99.36%以上;不同居住形式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均在97.78%以上,0剂次免疫史该县及外地的儿童均集中分布于8月龄~2岁年龄组。结论玉溪市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加强流动儿童管理,发现并适时消除免疫空白人群是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目标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玉溪市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情况,评价免疫效果。方法在玉溪市新平、通海、澄江3个县按计划免疫随机概率抽样调查法(PPS法),各抽取210名2000--2006年出生的儿童,采用ELISA法检测HBsAg、HBsAb。结果共调查613名儿童,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为65.25%,3针全程接种合格率为92.33%。血清HBsAg阳性率为0.33%,HBsAb阳性率达78.63%。结论玉溪市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不断提高,乙型肝炎疫苗免疫获得预期的效果,对控制乙型肝炎感染起到了十分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云南省玉溪市人群麻疹免疫状况,为制定有效的控制消除麻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和整群抽样(PPS)法进行抽样调查,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间接法)检测人群麻疹抗体(MVIg G)含量(m IU/ml)。结果 2013-04-30/-06-30,全市辖区内共调查3 493人,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7.62%,有保护率为87.72%,麻疹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为2 764.49毫国际单位(m IU/ml)。区县间人群MV-Ig G阳性率、GM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27,P0.05,F=65.86,P0.05);各年龄段人群MV-Ig G阳性率、GMC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122.60,P0.05,F=17.79,P0.05),其中17月龄人群抗体阳性率最低为90.21%,≥18岁年龄段人群麻疹GMC相对较低,仅为1902 m IU/ml;性别间人群MV-Ig G阳性率和GMC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2,P0.05,F=1.69,P0.05)。结论玉溪市人群麻疹免疫效果较好,能有效控制麻疹的暴发流行。但距实现消除麻疹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要加强17月龄与14岁人群的监测工作,根据监测结果适时调整麻疹疫苗免疫策略,最终实现控制乃至消除麻疹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玉溪市犬伤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及暴露后处理情况,为狂犬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2008-2010年玉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接种门诊狂犬疫苗接种者的接种登记信息。结果以7~9月犬伤暴露人群最多;致伤人群男女比为1.09∶1;最小年龄为6个月,最大为97岁,其中以0~10岁年龄段人数最多,占31.7%;受伤部位主要为上肢和下肢,占90.68%;受伤程度中以轻微咬、抓伤或舔及黏膜者为主,占92.1%;受伤人群狂犬疫苗的全程5针次接种合格率和24h内及时接种率均达90%以上。结论玉溪市近三年犬伤人数基本持平,犬伤后基本能规范处理伤口和提高狂犬病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接种疫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