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和非病区儿童中总摄氟量水平,为评价氟对人体健康效应及地方性氟中毒综合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地方性氟中毒重病区瓦庙村,以及非病区新淮村为调查点,两村所有8~13岁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询问法和称量法相结合计算儿童每人每天的总摄氟量.结果:两村的饮水氟含量、米饭和馒头中的氟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蔬菜中氟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区村儿童日平均总摄氟量(3.05±0.99 mg/人日)显著高于非病区村(0.78±0.13 mg/人日),病区村儿童日平均总摄氟量远超过国家标准.结论:病区村儿童的高氟摄入情况仍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总摄氟量与儿童智商间的剂量-效应关系。方法:选择江苏省泗洪县瓦庙村(氟中毒地区,饮水中氟含量为0.57~4.50 mg.L-1)和新淮村(非氟中毒地区,饮水含氟量为0.18~0.76 mg.L-1)为研究地点,两村所有在校的8~13岁小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学生智商、学生家庭饮水中含氟量、每日各种食物、饮水的摄入量,检测室内外空气中氟含量,并计算每日总摄氟量。根据每日总摄氟量将儿童分为:总摄氟量<1.00、1.00~1.99、2.00~2.99、3.00~3.99及≥4.00 mg.(人.d)-15组,分别统计各组儿童的智商和智商低下率。结果:新淮村儿童的智商(100.41±13.21)显著高于瓦庙村(92.02±13.00)。随着总摄氟量的增加,儿童智商进一步降低,智商低下率逐渐增加,总摄氟量与智商(y=-3.519x+103.310)及智商低下率(y=5.779x-1.347)有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高氟摄入会对儿童大脑发育产生影响,导致儿童智商下降。  相似文献   
3.
地氟病是严重危害我县人民身体健康的地方病,氟病区分布于全县23个乡、场、镇,188个行政村,病区人口近40万。自1985年起结合我县氟病属水型流行特点,展开了降氟改水防治地氟病工作,到目前为止完成168个病区村的改水工作,受益人口达35.1万,约占病区总人口的88%,基本控制了病区氟危害,现将具体做法分述如下;1开拓领导制定扶持政策经反复汇报、建议,通过县主要领导组织县四套班子观看氟病防治录像,深入病区视察、了解氟病危害现况,以及外地防治氟病的经验,使县领导感知我县氟病危害的严重性,了解氰病防治…  相似文献   
4.
泗洪县2009年手足口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引发的病例最为常见,且病情重,病死率高。为摸清泗洪县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对泗洪县2009年手足口病疫情进行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刘伯  张明访 《职业与健康》2010,26(21):2468-2469
目的了解泗洪县降氟改水防制地氟病现状,观察其防治效果、同时探讨水氟及地氟病病情在自然条件下的变化趋势。方法对该县所有降氟改水工程进行现场系统调查,并选择曹庙乡瓦庙村作为疾病监测点,进行水氟、人群尿氟、氟斑牙定期监测。结果至2009年,该县已落实降氟改水措施128个,病区改水率74.41%,人口受益率71.47%;监测点在改水前饮用水氟、人群尿氟、氟斑牙患病率始终处于较高水平,而改水后饮用水氟、人群尿氟、氟斑牙患病率显著下降。结论目前,泗洪县已基本控制地氟病中、重病区氟危害,但也暴露了改水工程质量及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加强对改水工程的管理,确保正常运行是巩固该县地氟病防制成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宿迁市碘缺乏病防治进展,评价补碘效果,确定防治方向与策略。方法按容量比例(PPS)法抽样,检查810岁学生甲肿率、尿碘和食用盐含碘量、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尿碘含量,对学生及家庭主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甲肿率(触诊法)为1.1%,碘盐覆盖率为95.0%,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0.3%,学生尿碘中位数为284μg/L,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尿碘中位数为183μg/L。结论宿迁市810岁学生甲肿率、尿碘和食用盐含碘量、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尿碘含量,对学生及家庭主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甲肿率(触诊法)为1.1%,碘盐覆盖率为95.0%,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0.3%,学生尿碘中位数为284μg/L,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尿碘中位数为183μg/L。结论宿迁市810岁儿童碘营养处于较适宜水平,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碘营养处于适宜水平,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以下,碘缺乏病得到持续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
总摄氟量与儿童氟斑牙相关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总摄氟量与儿童氟斑牙患病率间的剂量-效应关系及总摄氟量的基准剂量。方法选择江苏省某县新淮村(非病区村,饮水氟含量0.36±0.11mg/L)和瓦庙村(地方性氟中毒重病区村,饮水氟含量2.46±0.80mg/L)所有在校的8~13岁儿童为调查对象,并根据儿童总摄氟量的不同将两村儿童分为5个不同的接触组,即:〈1.00mg/人·日、1.00~mg/人·日、2.00~mg/人·日、3.00~mg/人·日、≥4.00mg/人·日5组,分别统计各组儿童的氟斑牙和缺损型氟斑牙患病率。结果随着总摄氟量的增加,儿童氟斑牙和缺损型氟斑牙患病率逐渐增加,呈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根据总摄氟量与氟斑牙和缺损型氟斑牙患病率间的剂量-效应关系计算的总摄氟量的基准剂量的95%下限分别为1.40mg/人·日和1.78mg/人·日,由此所得的总摄氟量的参考剂量分别为1.40mg/人·日和1.78mg/人·日。结论本次研究所得的总摄氟量的参考剂量低于国家卫生行业标准中规定的饮水型氟中毒病区8~15周岁儿童的总摄氟量的允许限量。因此,该标准在本次调查地区是否适用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8.
病毒性肝炎是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为探索我县病毒性肝炎的流行规律,揭示其在传染病总体中所处地位,更好地制定防治对策,现对我县1990~1997年病毒性肝炎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文病例资料来自泗洪县1990~1997年各年度...  相似文献   
9.
王以良  张明访 《中国校医》2008,22(4):427-427
2007年1月1日至1月12日,泗洪县曹庙乡中心幼儿园和中心小学(下称“两校”)学生相继发生水痘疫情爆发,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地方性砷中毒(简称地砷病)是在特定地理环境下的居民长期通过饮水、空气、食物摄入过多的砷,而引起的以皮肤色素脱失、着色、角化及癌变为主的全身性的慢性中毒性疾病。卫生部1992年认定的一种新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地方病,目前我国已有10多个省发现病区和高砷区[1,2],其中淮河流域也发现病区和高砷区[3],泗洪县位于苏北平原西部,淮河下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