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6篇
  201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对颅内压增高型脑囊虫病的治疗,一直采用静滴甘露醇内加地塞米松的方法,但该法能使病人产生类柯兴氏综合征的表现和其它副作用。为探索激素用量少、降颅压快的方法,自1991~1992年我们应用椎管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患者32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临床资料一、病例选择 1.地塞米松椎管内注射组(甲组)凡确诊为脑囊虫病,脑脊液压力在2.54kPa以上者给地塞米松椎管内注射。治疗32例,其中男26例,女6例;年龄10~56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408例脑囊虫病患者脑CT检查、脑脊液中循环抗原和抗体(IHA)检测结果的比较.脑CT反映脑部有较多新鲜囊尾蚴或脑室系统有囊尾蚴寄生者.脑脊液中循环抗原阳性率达98.80%和96.67%,明显高于只有少量新鲜病灶(70.67%)、有多个陈旧病灶(75.56%)、CT未发现异常(57.58%)或少量新鲜、陈旧病灶混合的患者(69.49%).脑脊液中抗体阳性率以有较多陈旧病灶者最高,达91.11%,依次是有少量新鲜病灶(64.00%)、CT未发现异常(57.58%)或少量新鲜、陈旧病灶混合的患者(74.58%).  相似文献   
3.
囊虫病人血清和脑脊液中囊虫循环抗原的检测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济宁市272133)时法茂,魏庆宽,张志华,葛凌云,王金祥,张敬举目前,囊虫病免疫学诊断多采用检测抗体为指征,阳性结果不能区分患者系既往感染,还是目前感染,为此我们利用猪囊尾蚴抗原免疫...  相似文献   
4.
红外光谱绷带治疗仪治疗下肢象皮肿50例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5.
本文总结507例临床确诊的绦、囊虫病人血清和脑脊液免疫学测定结果,分别以IHA、ELISA测定循环抗体,以夹心ELISA测定循环抗原,其阳性检出率依次为血清67.5%、63.8%、60.6%;脑脊液为59.4%、46.1%、67.5%。其中循环抗体的阳性检出率以血清为高,循环抗原以脑脊液为高。脑CT呈小囊型、炎症型及混合型表现的脑囊虫病患者抗体与抗原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钙化型脑囊虫病组及单纯绦虫感染和单纯皮肌型囊虫病组;三种方法六项试验配合应用可以显著降低绦、囊虫病患者的漏诊率。  相似文献   
6.
多部位囊虫自动钙化一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患者男,49岁,27年前出现癫痫大发作,14年前剧烈性头痛,喷射性呕吐、心慌,给予对症治疗后好转,以后头痛反复发作。30年前大便发现绦虫节片,服槟榔、南瓜子驱下约1米长虫体。1997年5月转入本院。查体:T、P、R、BP均正常,心肺听诊及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7.
437例囊虫病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37例囊虫病误诊原因分析葛凌云,李庆山,张敬举,孔庆安,王昌源,于振华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济宁272133)囊虫病特别是脑囊虫病,由于临床症状复杂多样,易误诊为其它疾病。贻误治疗时机,甚至危及生命。为了对该病有充分的认识,现将437的误诊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活血定痛汤配合常规西药治疗心脉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意义。方法:调研我院心内科在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诊的100例心脉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经常规西药治疗的对照组和经中药活血定痛汤配合常规西药治疗的观察组(50例/组);观察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案干预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血脂各项指标的水平等数据统计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定痛汤配合常规西药治疗心脉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治疗,有效改善胸痛、气喘等临床症状,提高疗效,值得医师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不同类型脑囊虫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脑囊虫病的诊断方法及其临床治疗。方法 通过对2840例接受检查发现的病例资料分析,总结临床各项检查方法的诊断效率及脑囊虫病的治疗效果。结果 1、典型脑囊虫病的脑CT扫描检查确诊率为85.83%(1502/1750),ELISA和IHA检测血清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91.31%(1598/1750)和92.17%(1613/1750),特异IgG4抗体检出率为88.95%(765/860),血清囊虫CAg检出率为69.94%(1224/1750)。2、亚临床型脑囊虫病的确诊率较低,上述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6.18%(68/422)、13.98%(59/442)、18.01%(76/422)、10.12%(17/168)和8.77%(37/422)。3、脑囊虫病的临床治疗有效药物为吡喹酮,总有效率为100%,3个疗程的治愈率为87.60%(657/760);对于亚临床型脑囊虫病人采用诊断性治疗。结论 脑CT及血清免疫学检查是脑囊虫病临床诊断的主要手段,临床治疗有效药物为吡喹酮,亚临床型脑囊虫病的诊断较困难,临床上用诊断性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