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8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柯萨奇病毒感染在儿童时期多见,引起成人肝损害者少见。近几年,我们发现6例成人柯萨奇病毒性肝炎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柯萨奇病毒在京沪等地广泛存在,儿童时期感染多见,成人少见,广泛引起病理性肝损害更鲜为人知。本院传染科自1995年1月~1997年10月共发现6例成人患者,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青蒿琥酯通过调控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影响重症肺炎大鼠的炎症反应程度。方法100只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组:其中20只sD为对照组,另80只sD大鼠建立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大鼠模型,其中20只为模型组,另60只以不同浓度的青蒿琥酯(20,40,80mk/kg)处理大鼠,5天后观察大鼠组织病理、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表达、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和炎性细胞浸润等指标变化。结果青蒿琥酯治疗后显著减弱重症肺炎大鼠的炎症严重程度,包括髓过氧化物酶活性[重症肺炎组:(17.5±1.5);治疗组:(7.5±2.0)]和炎性细胞浸润的减少(重症肺炎组:27×10^6;治疗组:12.5×10^6)。青蒿琥酯治疗也显著减少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IL—1重症肺炎组:(1100±50)pg/mL;治疗组:(400±60)pg/mL;IL-6重症肺炎组:(700±30)pg/mL;治疗组:(200±40)pg/mL;IL-10重症肺炎组:(500±70)pg/mL;治疗组:(200±40)pg/mL;TNF—α重症肺炎组:(500±80)pg/mL;治疗组:(150±50)pg/mL]。此外,青蒿琥酯能抑制MIF的表达和产生,从而抑制由MIF介导的炎症反应。结论青蒿琥酯通过抑制MIF介导的炎症反应,对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大鼠具有保护作用,这为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大鼠中新的药物治疗提供了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重症肺炎患者的肺部超声特征,探讨床旁超声诊断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急诊留院治疗的疑诊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胸部X线检查(chest x-rayCXR)、肺部超声检查及胸部CT检查;分析床旁超声诊断重症肺炎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并与CXR进行比较.结果 重症肺炎组出现肺实变的患者例数、有胸膜改变的肋间个数、胸膜下病变个数以及合并有胸腔积液的患者例数均高于非重症肺炎组.床旁超声诊断重症肺炎的敏感性为95.7%,特异性为97.1%,阳性预测值为98.5%,阴性预测值为89.5%,准确性为96.2%.与CXR比较,两者在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床旁超声是诊断重症肺炎可靠的辅助检查方法,诊断的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优于CXR,广泛地开展胸部床旁超声检查可以提高重症肺炎的快速诊断,确立及时正确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性,21岁,主诉“服舒乐安定100片”于2003年12月1日6:35pm来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无创双水平正压(BiPAP)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6例急性心源肺水肿患者(SpO2<90%),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其中24例早期用BiPAP呼吸机给予无创通气治疗,与12例常规面罩吸氧治疗患者进行对比,观察治疗前后各项生理参数的变化.结果:BiPAP组治疗后呼吸频率、心率、血压、氧饱和度及动脉血气指标(pH值、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而常规治疗组治疗后只有血压、呼吸频率、氧饱和度、氧分压有明显改善(P<0.05);进一步比较发现,BiPAP组的心率、呼吸频率、氧饱和度、pH值、氧分压较常规治疗组显著改善(P<0.05);BiPAP治疗能显著改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引起的血乳酸增高(P<0.05).结论:早期应用BiPAP无创机械通气是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革兰阴性(G)菌感染脓毒症患者感染部位、病原菌种类的相关性,为抗生素使用优化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于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和ICU确诊为脓毒症、血培养为G。菌且同时进行PCT检测的患者资料,收集血培养当天(≤24h)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PCT值与感染部位、病原菌种类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标本187份,来自162例患者,发病中位年龄为70岁,序贯性器官衰竭评分(SOFA)为4分。不同种类的细菌感染引起PCT升高程度不同,大肠杆菌高于鲍曼不动杆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4.62ng/mL vs 2.44ng/mL,4.62ng/mL vs.0.81ng/mL;P〈0.05)。应用PCT值鉴别诊断大肠杆菌感染与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为0.61;当PCT的cutoff值为30.32ng/mL时,其诊断大肠杆菌感染的特异度为94.10%,阳性预测值为90.00%,阳性似然比为4.24。应用PCT值鉴别诊断大肠杆菌感染与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66;当PCT的cutoff值为8.01ng/mL时,其诊断大肠杆菌感染的特异度为85.70%,阳性预测值为93.94%,阳性似然比为3.01;当PCT的cutoff值为47.31ng/mL时,其诊断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均为100.00%。在感染部位诊断方面,泌尿系统感染引起的PCT值升高程度明显高于肺部感染(11.58ng/mL vs.2.07ng/mL,P〈0.05),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69,当PCT的cutoff值为32.11ug/mL时,其鉴别诊断泌尿系统感染与肺部感染的特异度90.60%,阴性预测值为86.18%,阳性似然比为3.68。结论G’菌感染脓毒症患者的PCT值可能与感染部位以及细菌种类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患者血糖升高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006年EICU连续收治的125例非糖尿病重症患者按次日清晨空腹血糖检测结果分为重度血糖组(血糖值≥11.1mmol/L,n=31)、轻度血糖组(11.1mmol/L〉血糖值〉6.1mmol/L,n=62)和正常血糖组(血糖值≤6.1mmol/L,n=32)。分析血糖值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①93例(74.4%)急诊重症患者常伴有明显的血糖升高。②死亡组(n=37)的血糖值明显高于存活组(n=88)[(11.5±3.8)mmol/Lvs(6.7±1.7)mmol]L,P〈0.05]。③重度高血糖和轻度高血糖组的带机时间、EICU住院日延长和病死率均显著高于正常血糖组(均P〈0.05或P〈0.01);重度高血糖组的带机时间、EICU住院日与轻度高血糖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重度高血糖组的病死率明显高于轻度高血糖组(P〈0.05)。结论非糖尿病性高血糖在EICU发生率高,血糖值越高,预后越差,病死率也越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