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加贝酯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胰性腹痛和高淀粉酶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按随机双盲法将拟行ERCP术的患者分为加贝酯组和对照组.加贝酯组患者在ERCP术前0.5 h起开始静脉滴注加贝酯(300 mg加入林格氏液500 ml),维持4.5 h.对照组则仅静脉滴注林格氏液500 ml,也维持4.5 h.结果共有94例患者完成研究,其中加贝酯组48例,对照组46例.加贝酯组有3例(6.3%)、对照组有9例(19.6%)患者发生了胰腺炎(P = 0.040);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两组分别为12例(25.0%)和21例(45.7%)(P = 0.036);胰性腹痛的发生率两组分别为5例(10.4%)和14例(30.4%)(P = 0.016).结论以加贝酯总量300 mg持续4.5 h静脉滴注(术前0.5 h起给药)较安慰剂能有效减少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率,减少高淀粉酶血症及胰性腹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胆总管末端嵌顿性结石是常见的急腹症,处理不当易造成胆胰肠结合部的损伤。术前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可了解结石嵌顿的部位、肝内外胆管的扩张程度以及是否合并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和乳头周围憩室,有利于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应根据病人的全身情况、胆囊炎的严重程度以及技术条件,依据个体化的原则,选择创伤小、操作方便、并发症少的治疗措施,优先考虑内镜治疗。对于合并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胰腺炎病人应采取控制性手术原则,先解除胆胰管梗阻,不强调一次取净结石。  相似文献   
3.
胆宁片对胆汁成分及胆道动力学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胆宁片对胆汁成分及胆道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胆总管结石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30例实验组术后15d起给予胆宁片,30例对照组不给利胆药,测定术后第8天及第30天胆汁成分及胆总管压力。结果胆宁片组第30天胆汁固醇浓度和致石指数(LI)显著低于第8天及对照组,各组间胆总管压力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胆宁片可降低胆石症患者胆法的胆固醇水平,对胆道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内皮素对阻塞性黄疸肾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内皮素与阻塞性黄疸肾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大鼠胆总管结扎后分为5天,10天、15天3组,同时建立相应的对照组,观察血和肾组织内皮素与肝肾功能的变化,并用原位杂交观察肾组织ET-1mRNA的表达。结果:随着胆管梗阻时间的延长,血和肾组织内皮素持续升高,与内生肌酐清除率,肾皮质血流量呈明显负相关,肾小球,肾小管,集合管,肾内小血管ET-1 mRNA的表达持续增加,排钠分数梗阻5天时升,15 时低于对照组,结论:内皮素是引起阻塞性黄疸肾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肾组织内ET水平升高是由于肾小管,集合管,肾内小血管ET-1mRNA表达升高的缘故,在阻黄早期ET可促进利尿排钠,后期则可抑制水钠排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阻塞性黄疸早期全身和内脏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A组)和胆总管结扎组(B组),分别于术后3、7、14d,用同位素微球法比较两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胆总管结扎7d后,门静脉压力与门静脉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心输出量、心脏指数、门静脉血流量及内脏血管阻力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平均动脉压和外周血管阻力在胆总管结扎14d时显著低于对照组.门静脉压力与门静脉阻力呈正相关,与平均动脉压、外周血管阻力、内脏血管阻力呈负相关.结论阻塞性黄疸早期,门静脉高压的原因主要是门静脉阻力的升高,而并非血流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6.
脾淋巴管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儿童期,成人较少见[1-2].本病临床症状隐匿,影像学描述说法不一.现报道本院2008年3月收治的2例恶性消化道肿瘤合并脾淋巴瘤病例.  相似文献   
7.
加贝酯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加贝酯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胰性腹痛和高淀粉酶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按随机双盲法将拟行ERCP术的患者分为加贝酯组和对照组。加贝酯组患者在ERCP术前0.5h起开始静脉滴注加贝酯(300mg加入林格氏液500ml),维持4.5h。对照组则仅静脉滴注林格氏液500ml,也维持4.5h。结果共有94例患者完成研究,其中加贝酯组48例,对照组46例。加贝酯组有3例(6.3%)、对照组有9例(19.6%)患者发生了胰腺炎(P=0.040);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两组分别为12例(25.0%)和21例(45.7%)(P=0.036);胰性腹痛的发生率两组分别为5例(10.4%)和14例(30.4%)(P=0.016)。结论以加贝酯总量300mg持续4.5h静脉滴注(术前0.5h起给药)较安慰剂能有效减少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率,减少高淀粉酶血症及胰性腹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