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9篇
医药卫生   15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日本血吸虫副肌球蛋白T细胞表位的预测和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鉴定日本血吸虫副肌球蛋白的T细胞表位。方法用SYFPEITHI软件预测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副肌球蛋白的T细胞表位,候选表位分别命名为P20、P21、P22、P23、P24。设计并合成候选表位的编码核苷酸,定向克隆入融合表达载体pET-32c( ),经酶切及测序鉴定出重组克隆。阳性克隆经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以Ni^2 -NTA柱亲和层析及透析纯化。纯化后的硫氧还蛋白(Trx)融合蛋白体外刺激C3H/HeJ及C57BL/6小鼠腹股沟淋巴结或脾脏单个核细胞,^3H-TdR掺入法检测其增殖。结果候选表位中P20、P21、P22、P23能有效刺激C3H鼠致敏淋巴细胞细胞增殖,P20、P22能刺激C57鼠致敏淋巴细胞增殖。结论P20和P22可能是日本血吸虫副肌球蛋白的通用性T细胞表位。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使用光生物素(PHOTOPROBE~(TM) Biotin)标记恶性疟原虫(P.f.)全基因组DNA,含P.f.cDNA片段的重组质粒DNA(C7)及克隆的P.f.cDNA片段(P9-25)等作为探针,并以斑点杂交试验检测靶DNA。实验结果显示,光生物素标记法简单、快速和安全;标记的探针活性较高,于-20℃贮存10个月无明显降低。用生物素化的P.f.全基因组DNA及C7探针分别可检出低至125pg和250pg的纯化的P.f.DNA。  相似文献   
3.
应用因特网对SARS病毒M蛋白B细胞抗原表位的预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预测SARS冠状病毒M蛋白的B细胞表位。方法:采用EMBOSS软件结合Hopp&woods亲水性参数、Janin可及性参数、极性参数、柔韧性参数及二级结构方案对SARS冠状病毒M蛋白的B细胞表位进行了预测,并用吴玉章等已建立的B细胞表位预测方法进行评述。结果:SARS冠状病毒M蛋白B细胞识别的表位可能位于第3~13和153~166位氮基酸等区域内或附近,这2个被预测的表位均含有β—转角和无规卷曲结构。结论:该研究对应用合成肽抗原进行SARS早期诊断研究及相关抗体的制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用噬菌体肽库筛选重组日本血吸虫线粒体相关蛋白的表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筛选和鉴定重组的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线粒体相关蛋白rSj38的表位。方法:用纯化的rSj338/26GST免疫家兔获得抗rSj338/26GST的多克隆抗体IgG,将抗体进一步纯化,获得抗rSj338单特异多克隆抗体IgG。用纯化抗rSj338抗体对噬菌体12肽库进行5轮免疫学筛选,挑取克隆。采用Western blot免疫识别,核苷酸序列测定分析其获得的表位并与rSj338/26GST进行同源性比较。将获得的不同表位的阳性克隆分别免疫小鼠,并采用Western blot及dot-ELISA方法筛选能刺激小鼠产生较高滴度抗rSj338抗体的阳性克隆,并将阳性噬菌体免疫的小鼠血清对纯化的rSj338/26GST,26GST,日本血吸虫成虫及虫卵抗原进行Western blot识别。结果:经5轮免疫学筛选后挑取的32个克隆,用Western blot方法30个克隆能被抗rSj338抗体识别,核苷酸序列分析发现共有11种表位,与rSj338无一级结构的同源性。经动物免疫初步实验筛选。共获得4个免疫原性较强的阳性克隆,其免疫鼠血清均可识别rSj338/26GST,日本血吸虫成虫及虫卵抗原。结论:获得了4种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线粒体相关蛋白rSj338的表位,均为模拟表位,这将为日本血吸虫病的疫苗研究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防治血吸虫病的中心措施已由控制中间宿主(灭螺)过渡为实施化疗,但影响人群化疗、限制和控制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化疗后发生再感染。在日本血吸虫病,化疗后的再感染率很高。从防治决策的角度,研究可能指示人群易感状态的血清学指标具有重要的重论和实际意义,为构建预测性诊断试验,以指示人群感染和/或免疫状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重组Sj22.6kDa抗原(rSj22.6)进行免疫学活性鉴定,了解其作为疫苗候选抗原的潜力。方法:Westernblot反应确定rSj22.6的抗原性;将rSj22.6注射家兔,制备特异抗血清;以血吸虫尾蚴对C57小鼠进行攻击感染,初步鉴定其免疫保护力。结果:rSj22.6可与特异性抗体发生反应,并刺激家兔产生特异性抗体应答,抗体滴度为1∶1280。攻击感染中,免疫组小鼠的减虫率达77.2%。结论:rSj22.6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活性,在诱导抗日本血吸虫感染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pGSj24克隆化基因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了解其编码蛋白的属性。方法:常规制备pGSj24克隆化基因并重组入测序载体M13mp19,以DYEPRIMER荧光测序试剂盒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分别以DNASIS和GOLDKEY软件对序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pGSj24克隆化基因长840bp,含一开放阅读框,可编码一分子量为22.6kDa的蛋白质。开读框上游和下游均有终止密码子。该基因与已发表的日本血吸虫22.6kDa蛋白的编码基因同源性达95%,编码区同源性达99.7%。在该基因内有一段典型的EF-Hand钙结合区序列,并有内质网导肽、微体导向信号等功能位点。预测该蛋白质内可能的抗原决定簇位置为第29~32、63~68和87~101等氨基酸片段。结论:pGSj24克隆化基因为日本血吸虫22.6kDa抗原编码基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pGSj24克隆化基因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了解其编码蛋白的属性。方法:常规制备pGSj24克隆化基因并重组入测序载体M13mp19,以DYEPRIMER荧光测序试剂盒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分别以DNASIS和GOLDKEY软件对序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pGSj24克隆化基因长840bp,含一开放阅读框,可编码一分子量为22.6kDa的蛋白质。开读框上游和下游均有终止密码子。该基因与已发表的日本血吸虫22.6kDa蛋白的编码基因同源性达95%,编码区同源性达99.7%。在该基因内有一段典型的EF-Hand钙结合区序列,并有内质网导肽、微体导向信号等功能位点。预测该蛋白质内可能的抗原决定簇位置为第29-32、63-68和87-101等氨基酸片段。结论:pGSj24克隆化基因为日本血吸虫22.6kDa抗原编码基因。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光生物素(PHOTOPROBE~(TM)BIOTIN)标记重组质粒pPF14作为探针,以斑点杂文试验检测恶性疟病人血样。共检测恶性疟病人35例,阳性29例;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混合感染者1例为阳性。总计检测36例,阳性30例,阳性符合率为83.3%;正常人血样33例,阴性30例,阴性符合率为91%。此外,阳性检出率与原虫密度之间基本呈正相关,检出最低的虫血症水平为0.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研究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22.6kDa抗原的免疫保护性。方法:将其编码cDNA经PCR扩增后亚克隆入载体质粒PGEX—1λt进行表达,并用重组抗原免疫了一批昆明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重组抗原免疫小鼠获得了38.93%的减虫率。结论:证明重组的日本血吸虫22.6kDa抗原可诱导宿主抗血吸虫感染的部分保护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