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伯鹏  赵艳  何淑宏 《河北中医》2008,30(5):523-524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HBV-GN)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55例HBV-GN患者按双盲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5例予拉米夫定100 mg,每日1次口服,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40 mL,每日1次静脉滴注。2组均24周为1个疗程。2组均在治疗前、治疗第122、4周及随访6个月后行症状积分评定各1次,并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各症状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食欲及腹胀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乏力及水肿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2组证候及尿蛋白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实验室指标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V-GN在改善证候及尿蛋白方面优于单纯拉米夫定治疗。  相似文献   
2.
止痛消炎膏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伯鹏 《河北中医》2007,29(4):353-353
2004—2006年,笔者采用止痛消炎膏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40例,并与病毒唑治疗4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80例均为本院住院及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男34例,女6例;年龄12~43岁,平均20岁;病程2~10日,平均5日。对照组40例,男37例,女3例;年龄1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探讨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联合胸腺肽α1(Tα1)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4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等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国内常用的综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PHGF100mg ivgtt,pd,联合Tα11.6mg皮下注射,pod,疗程1个月,对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生化指标的改善程度以及存活率进行比较。结果在临床症状、生化指标的改善程度以及存活率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PHGF联合Tα1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疏肝化浊药物治疗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均给予阿德福韦酯胶囊10mg,口服,每日1次,治疗组加服疏肝化浊方,每日1剂,早晚服用,疗程均为48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肝纤维化指标及病毒学指标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24周、48周的肝功能指标比较ALT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治疗前与治疗24周、48周后肝纤维化指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2组患者治疗结束后HBVDNA阴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T复常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疏肝化浊药物对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患者临床疗效满意,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田基黄注射液联合结肠透析治疗高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高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予一般治疗,治疗组56例加用田基黄注射液2 mL,每日1次肌肉注射,联合全结肠透析,每周5次。对照组50例加用门冬氨酸钾镁20 mL,每日1次静脉滴注。2组均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及血清白蛋白(Alb)]变化、症状和体征复常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ALT、AST、TBiL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Alb与本组治疗前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乏力、纳差、腹胀及尿黄复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肝区叩痛复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田基黄注射液联合结肠透析治疗高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MDR-PTB)效果。方法 174例MDR-PTB患者按住院时间随机分为两组各87例,对照组应用3ADZE/9DE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莫西沙星。结果治疗1、3、6、12月时观察组痰菌涂片阴转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月空洞缩小或闭合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治疗6月、12月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莫西沙星辅助治疗MDR-PTB,可以提高疗效,不良反应未增加,是辅助治疗MDR-PTB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肤痔清软膏辅助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次基础上采用肤痔清软膏清洗患处,观察2组临床疗效、体温消退时间、睾丸肿痛消退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退热时间和睾丸肿痛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肤痔清软膏辅助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起效快,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异甘草酸镁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11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9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以熊去氧胆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异甘草酸镁。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肝生化指标、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M(Ig M)、不良反应以及临床疗效等指标。结果:2组治疗后乏力、口干、纳差、皮肤瘙痒、总胆红素(Tbi L)、碱性磷酸酶(AL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H)、Ig A、Ig G、Ig M等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乏力、口干、纳差、皮肤瘙痒、TBi L、ALP、ALT、AST、γ-GGT、TG、TCH、Ig A、Ig G、Ig M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84.75%)显著高于对照组(64.41%)。治疗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6.87%)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PBC,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生化指标,提高免疫调节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伯鹏 《四川中医》2007,25(7):70-7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50%,总有效率76.67%,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出血热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在传染病发病过程中,发热是常见症状。2005—2006年,本院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102例发热性传染病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