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尽管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果,但其患病率和病死率仍较高.除了大家熟知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外,脂蛋白a近年来引起了临床医务工作者的较高关注.脂蛋白a水平升高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一个独立的致病危险因素,正在成为一个重要的临床靶点.降低血浆脂蛋白a水平的治疗措施也逐渐开展,是否能带来临床益处也逐渐得到解答.然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是否通过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环氧合酶2(COX-2)途径调节单核-内皮细胞黏附性。方法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处理HUVECs,real-time PCR与Western blot法检测PCSK9、TLR4、NF-κB p65、COX-2 mRNA和蛋白表达;ox-LDL处理后,用人重组PCSK9蛋白孵育或PCSK9 siRNA转染HUVECs,检测TLR4、NF-κB p65、COX-2 mRNA和蛋白表达;ox-LDL处理后,用人重组PCSK9蛋白与TLR4抑制剂瑞沙托维(TAK-242)或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PDTC)共同孵育HUVECs,检测NF-κB p65与COX-2的mRNA和蛋白表达;COX-2抑制剂(NS398)与人重组PCSK9蛋白先后处理HUVECs后,加入THP-1单核细胞检测单核-内皮细胞黏附性。结果 ox-LDL上调HUVECs的PCSK9、TLR4、NF-κB p65、COX-2 mRNA和蛋白表达(P均0.05);人重组PCSK9蛋白在ox-LDL基础上上调TLR4、NF-κB p65、COX-2 mRNA和蛋白表达(P均0.05);PCSK9 siRNA转染可抑制ox-LDL对TLR4、NF-κB p65、COX-2 mRNA和蛋白表达的上调作用(P均0.05);TAK-242抑制人重组PCSK9蛋白对TLR4、NF-κB p65 mRNA和蛋白表达的上调作用(P均0.05);PDTC抑制人重组PCSK9蛋白对NF-κB p65、COX-2 mRNA和蛋白表达的上调作用(P均0.05);NS398可抑制人重组PCSK9蛋白的促单核-内皮细胞黏附作用(P均0.05)。结论 PCSK9可通过TLR4/NF-κB/COX-2途径调节单核-内皮细胞黏附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148例急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rhBNP组和硝酸甘油组,各74例。rhBNP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rhBNP治疗,硝酸甘油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硝酸甘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呼吸困难状况及整体临床状况,用药前与用药后24 h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值,用药前与用药后72 h室性心律失常情况。结果rhBNP组用药后0.5、6、24 h的呼吸困难状况及整体临床状况均优于硝酸甘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硝酸甘油组用药前与用药后24 h的左室射血分数、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PWCP)、收缩压差值分别为(+0.36±3.68)%、(+1.22±2.03)mm Hg(1 mm Hg=0.133 kPa)、(-7.68±1.06)mm Hg、(+0.21±5.03)mm Hg,rhBNP组分别为(+4.07±1.25)%、(-2.87±1.60)mm Hg、(-4.21±1.03)mm Hg、(-3.53±1.44)mm Hg。rhBNP组用药后24 h左室射血分数的增加程度,肺动脉压、PCWP、收缩压的降低程度均优于硝酸甘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hBNP组用药后72 h心率降低,室性早搏、配对室性早搏、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次数减少均优于硝酸甘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BNP能明显改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呼吸困难和整体临床状况,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廖付军  鲍海龙  牛力  谢登海  李屏  李伟 《重庆医学》2021,50(4):563-566,572
目的 观察比伐卢定在高出血风险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PCI手术且CRU-SADE评分大于40分的128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4例.试验组在PCI术中予比伐卢定,对照组在术中予普通肝素联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拮抗剂(GPI),比较两组PCI术后犯罪血管血流恢复情况、术中全血凝固时间(ACT)达标率、30 d出血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犯罪血管TIMI血流等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中ACT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PCI术后30 d出血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25%vs.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0 d MACE发生率分别为12.50%、9.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出血风险ACS患者PCI术中应用比伐卢定可降低出血风险,同时预防PCI术后30 d MACE发生.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ApoB/ApoA1比值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评价其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首次行冠脉造影检查并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198例,分为冠心病组(130例)、非冠心病(68例),再根据Gensini(GS)积分评估价病变程度,对各血脂常规指标行ROC曲线分析及相关分析。结果:①冠心病组患者较非冠心病组ApoB/ApoA水平增高(P<0.01)。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poB/ApoA1为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P<0.01),ApoA1为冠心病保护因素(P<0.01)。③线性相关分析显示:ApoB/ApoA1(r=0.742)与GS呈正相关(P<0.01),ApoA1(r=-0.773)与GS呈负相关(P<0.01)。④ROC曲线分析ApoB/ApoA1(曲线下面积AUC 0.836;敏感性0.853;特异性0.574;P<0.01),最佳诊断截点(cutoff值)为0.678。结论:①ApoB/ApoA1为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ApoA1为冠心病保护因素。②ApoB/ApoA1能有效反应冠脉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