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48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5年1月我们对云南省金平县勐拉乡人体旋毛虫病暴发流行进行了调查。本次旋毛虫病暴发流行较为严重,涉及面较广,共涉及10个自然村,294人,发病38人,死亡1人,发病率为12.93%(38/294)死亡率为2.63(1/38),生吃病猪肉是引起该次旋毛虫病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大力宣传旋毛虫病的预防知识,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旋毛虫病监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旋毛虫病是一种动物疫源性寄生虫病 ,人患病是生食或半熟食感染的猪或猎物肉类而引起。在云南省 ,旋毛虫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地方病 ,为了实现“阻断传播、减少发病、防止死亡”的旋毛虫病控制目标 ,1997~ 2 0 0 0年 ,在两个流行区实施控制措施的过程中 ,同时开展了监测工作 ,并取得了初步成效。1 监测点的选择及监测范围按不同地理位置、不同经济发展、不同生活习俗及不同防治措施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监测县 ,在县内选择流行较严重的乡或行政村为监测点。具体选择的监测点为 :1 1 保山市板桥镇 板桥镇自 196 6年开始就有旋毛虫病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3.
应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1987~1990年进行了云南省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共查28个县103个点,53061人,寄生虫感染率为76.3%。查到肠道寄生虫25种,包括线虫9种,绦虫5种,吸虫1种和原虫10种。感染1、2、3、4、5种寄生虫者分别占总感染人数的47.0%、33.7%、14.4%、3.7%和0.8%。主要致病虫种的感染率为:钩虫19.3%、蛔虫59.6%、鞭虫27.6%、蛲虫12.9%(儿童)、旋毛虫13.5%(血清免疫学试验阳性458/3392)、带绦虫0.93%、猪囊虫3.26%(106/3252,血清学阳性)、溶组织内阿米巴2.54%、蓝氏贾第鞭毛虫2.49%、芽囊原虫(人体酵母菌)6.98%。总感染率和钩虫、蛔虫、鞭虫的感染率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和民族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1988年我们报告了云南河口县四种软体动物和褐家鼠携带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确定该地为疫源地后,1990年我们对云南河口县和毗邻的金平县部分农场工人和学生554人,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广州管圆线虫抗体,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一)抗原制备采集野生褐云玛瑙螺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普米族聚居地区绦虫病流行情况调查报告张炳翔,张莉莉,张皓明,陶洪,杨福寿,杨炳兴云南省卫生防疫站(昆明650022)兰坪县卫生防疫站普米族主要居住在怒江州兰坪县山区,根据1987年11月调查结果,粪检绦虫卵与排节片的阳性率分别为35.9%和82...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亚洲无钩绦虫病流行因素及流行环节,掌握流行特征,探索综合防治方法。 方法 选择带绦虫病流行区兰坪县河西乡箐花村和三界村为防治试点,开展亚洲无钩绦虫流行病学调查。采用药物驱虫及健康教育(箐花村)等措施控制亚洲无钩绦虫病。 结果 病史访问 2 214 人, 查到近期排亚洲无钩绦虫节片者 886 人,感染率分别为箐花村42.12%(489/1161),三界 37. 70% ( 397/1053 )。未发现有癫痫病史者和皮下结节者。人群感染率,男性38.55%,女性 41. 44%,差异无显著性;最小感染年龄为 9 个月,最大 90 岁; 30 ~ 50 岁组感染率最高,在 55. 99% ~60.66%之间;普米族居民感染率为46.69%,高于其他民族;农民感染率为 51.77%,高于其他职业人群。饮食习惯调查,生食猪肝者占调查人数的95.12%,感染率为41.55%,显著高于不生食猪肝者(6.48%)。不同牲畜饲养户亚洲无钩绦虫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χ2=299.266,P<0.01)。3年累计复查7 771人次,驱虫3 285人次,药物驱虫治愈率分别为驱绦胶囊82.50%(509/617),吡喹酮75.00%(150/200)。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后,箐花村居民生食猪肝者所占比例从防治前的95.95%下降至36.32%,厕所普及率从 1.48%上升至 39.41%,亚洲无钩绦虫人群感染率从 42.12%下降至17.67%。三界村防治后上述指标无显著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云南省麻疹高发的原因,制定控制麻疹对策.方法 应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方法,进行冷链运转对麻疹减毒活疫苗(Measles Vaccine,Live;MV)效价的影响,云南本土麻疹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以及MV免疫效果评价.结果 MV跟踪监测、定点监测和动态监测,平均效价≥3.0 lg CCID50/ml.不同爆发现场采样标本分离出的21株麻疹病毒,基因型别鉴定为H1型.免疫前麻疹抗体阴性儿童85人和74人,分别接种不同剂量(0.2ml、0.5ml)MV,免疫成功率分别为88.24%、97.30%(x2=4.656,P<0.05).检测3815人份1~20岁人群血标本,麻疹IgG抗体阳性率96.02%,几何平均滴度(GMT)1:843,血清抗体≥1:800的占71.85%,该人群MV初免接种率75.05%,复种接种率46.53%.结论 云南省现有冷链系统规范运转,能保障MV效价不降低;所分离出的麻疹病毒是中国麻疹流行的优势基因型别;麻疹高发的主要原因是MV有效接种率低于阻断麻疹病毒传播所要求的95%指标,因此提高MV有效接种率并适时开展MV补充免疫,是目前云南省控制麻疹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云南省近年脊髓灰质炎(脊灰)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从流行病学的角度,分析了不同时期不同免疫对策对降低脊灰发病率的作用和效果。结果表明:实施计划免疫前的免疫活动对降低脊灰的发病率效果不理想;常规免疫活动显著地降低了脊灰的发病率,但局部仍有免疫空白和易感人群的累积;辅以强化免疫对进一步控制脊灰的疫情,提高人群免疫水平,消除免疫空白,减少易感儿童累积,阻断野病毒的传播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消灭脊灰的需要和补充。脊灰免疫策略调整的作用和效果,也有助于其它适宜的干预策略的制定  相似文献   
9.
医疗塑料废弃物处理利用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对人群和环境无危害又能达到资源再利用的医疗塑料废弃物处置方法,对昆明市医疗单位塑料废物产量、处理方法、处理效果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云南西双版纳州景洪县傣族聚居地区嘎洒及基洛族聚居地基洛山学生的肠道奇生虫感染情况,按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施细则中的方法对该地区两所学校学生进行粪检。并检查1068名学生,结果寄生虫感染者964例,总感染率为90.3%,共查见寄生虫12种,其中线虫4种,原虫8种,最多的1例感染5种寄生虫.钩虫、蛔虫、鞭虫、虫、溶组织内阿米巴、贾第虫和芽囊原虫的感染事(%)依次为55.99、64.42、46.91、71.05(54/76)、0.19、3.18和2285.此外尚查见结肠内阿米巴、哈氏内阿米已、微小内蜒阿米巴、布氏嗜碘阿米巴感染者.423名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