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6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肝细胞肝癌的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7年11月于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确诊的2例妊娠合并肝细胞癌的患者,及2010年-2017年中外医学文献中报道的23例妊娠合并肝细胞癌的患者,另选取2011年1月-2017年11月于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25例无妊娠育龄女性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年龄18~45岁,大部分有乙型肝炎病史,肝功能正常或者轻到中度升高,临床表现以腹痛常见,治疗方法包括肝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化疗和肝脏肿物切除。25例妊娠合并肝细胞癌患者预后不佳,17例患者死亡,在死亡的患者中可以查询到总生存期的患者有13例,生存期最长为2年,最短为1个月,中位生存期为2个月,16例患者靠剖宫产娩出健康胎儿。另25例无妊娠育龄女性肝细胞癌患者中有18例患者死亡,生存期最长为6年,最短为4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年,6例患者在截稿日仍存活,1例患者失访。结论妊娠合并肝细胞癌的患者一经诊断已为中晚期,进展快,预后差,治疗多为手术及介入为主,早期发现可提高手术率及其他综合性治疗机会。  相似文献   
2.
美国猴痘爆发引发的思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ARS使公众重新对传染病产生了空前的关注,6月初在美国流行的猴痘(monkeypox)立即引起了大家的重视。猴痘到底是一种什么疾病?猴痘的爆发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 一、猴痘简介猴痘(俗称猴天花)像天花一样,临床上具有严重的系统性出疹,它是由猴痘病毒(monkeypoxvirus,MPV)所引起的罕见的散发性的人兽共患传染病,是正痘病毒(orthopox virus)在哺乳动物中引起的地方性动物病,包括栖息在非洲中西部热  相似文献   
3.
RNA干扰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 以乙型肝炎病毒(HBV)核心区为靶位,构建表达小干扰RNA(siRNA)的质粒载体pSilencer3.1-Hlhygro,体外观察siRNA抗HBV的效果。方法 以HepG2 2.2.15细胞为靶细胞,利用脂质体Metafectene与表达siRNA的质粒载体pSilencer3.1-Hlhygro共转染,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细胞上清液中D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 C-mRNA。结果 成功构建了表达siRNA的转录质粒载体,两条siRNA均可抑制HBV的复制,而且与siRNA浓度成正相关。结论 靶向HBV核心区的siRNA能抑制HBV的复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pGODN体外活化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后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方法CpG—ODN体外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将活化的PBMC与肿瘤细胞按50:1的比例共孵育72h后,以MTT和酶学检测活化的PBMC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CpC—ODN诱导活化的PBMC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增强,而对正常肝细胞则无明显的杀伤作用。结论CpG—ODN可诱发机体免疫效应,提高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过程中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探讨它们在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中的早期预测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30例正常人,8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24周血清中IL-18和IL-10的水平,同时检测肝功能和HCV RNA(定量PCR法).结果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血清IL-18和IL-10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其值与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呈显著正相关.抗病毒有效者,在不同时间点血清IL-18和IL-10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其中,完全应答组细胞因子水平治疗前后改变更显著,而无效者改变不明显.结论 IL-18和IL-10在慢性丙型肝炎发病中起一定作用,早期检测IL-18和IL-10的水平对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的疗效预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RNA干扰在动物体内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以乙型肝炎病毒(HBV)C区为靶位,动物实验体内观察RNA干扰抗HBV的效果。方法以流体动力学法建立HBV感染的动物模型,将pcDNA 3.1-HBV和体外细胞实验证明有效的小干扰 RNA(siRNA)尾静脉共注射BALB/c小鼠;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检测小鼠血清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水平,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血清HBV DNA水平,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 HBV C-mRNA,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HBsAg和乙型肝炎核心抗原。结果在小鼠体内,siRNA 能有效抑制HBV的复制和表达,干扰效果至少持续3 d。结论靶向HBV C区的siRNA在动物体内能有效抗HBV。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以乙型肝炎病毒(HBV)S区为靶位,观察小干扰RNA(siRNA)在动物体内抗HBV的效果。方法 以流体动力学法建立HBV感染的动物模型,将pcDNA3.1-HBV和细胞体外实验证明有效的siRNA尾静脉共注射Balb/c小鼠,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IFMA)检测小鼠血清中HBsAg,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FQ-PCR)检测血清HBV D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HBV S-mRNA,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HBsAg和HBcAg。结果 在小鼠体内,siRNA能有效抑制HBsAg的分泌,降低HBVDNA的滴度,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也证实HBsAg、HBcAg刚性细胞数明显减少,干扰效果至少持续3d,而无关siRNA则无抑制作用。结论 在动物体内靶向HBV S区的siRNA能有效特异抑制HBV。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妇女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肝功能、病毒学特点。方法对我院HBV感染的孕妇共259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60例慢性HBV感染未妊娠妇女相比较。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乙型肝炎两对半定量、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定量。结果33.98%患者有HBV感染的家族史;非妊娠妇女的ALT、AST水平均较妊娠妇女明显升高;71.81% HBV感染的妊娠妇女肝功能正常,慢性乙型肝炎重度7例(2.70%);慢性乙型肝炎重型3例(1.16%);59.85%患者HBeAg(+),HBV DNA水平>5 log10 IU/ml患者63.71%,HBeAg阳性组孕妇的ALT、AST水平、HBV DNA定量较阴性组患者明显升高;HBeAg阳性组孕妇中,随着HBV DNA水平升高,ALT水平明显升高伴统计学意义,HBeAg阴性组孕妇中,随着HBV DNA水平升高,ALT、AST水平亦明显升高伴统计学意义;HBV DNA定量>5 log10 IU/ml妊娠妇女中高达46.06%ALT、AST水平升高。HBeAg阳性比例小于28岁的年轻孕妇(65.49%)显著高于年长孕妇(52.99%),28岁以上的年长孕妇发生肝功能损害发生率(34.19%)显著高于年轻孕妇(20.42%)。结论妊娠妇女HBV感染患者以HBeAg(+)为主,占59.85%,HBV DNA水平>5 log10 IU/ml者为多,占63.71%;71.81%患者肝功能正常;HBeAg阳性孕妇,肝功能异常较阴性患者明显,HBV DNA水平亦明显升高;无论是HBeAg阳性还是阴性患者,随着HBV DNA水平的升高,更容易出现肝损害;HBV DNA定量>5 log10 IU/ml 妊娠妇女中46.06%肝功能异常。28岁以下年轻孕妇HBeAg阳性率65.49%高于年长孕妇,但肝功能异常率20.42%,低于年长孕妇。因此对HBV感染的孕妇需要密切观察肝功能、HBV DNA、HBeAg水平,特别是HBeAg阳性和HBV DNA水平较高的妊娠妇女需要警惕肝炎活动。建议HBV感染的女性28岁以前妊娠减少肝功能损害的风险。孕妇HBV感染的临床特征与母婴传播阻断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小干扰RNA表达质粒载体的构建及其抗乙型肝炎病毒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研究表明,一些小的双链RNA可以高效特异地阻断体内基因表达,促进RNA降解,在细胞内发挥基因敲除作用,这种现象被称为RNA干扰(RNAi)[1]。RNAi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病毒、癌症等疾病的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RNAi技术抗HBV的可行性,从而为RNAi治疗乙型肝炎提供实验基础。一、材料与方法1.细胞株和质粒:含H1启动子的转录载体pSilencer31H1hygro质粒购于Ambion公司,HepG2215细胞由本室引进并保存。2.主要试剂:T4DNA连接酶、T4磷酸激酶、SalⅠ(大连宝生物公司产品);脂质体转染试剂Metafectene(德国Biontex公司产品);HBsA…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慢乙肝)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探讨其与慢乙肝疾病进展的关系及其在肝纤维化形成的意义。方法检测四组人群共165例(健康组、慢乙肝组、慢乙肝重型组及慢乙肝后肝硬化组)血浆MMP-1、TGF-β1水平,慢乙肝患者行肝脏病理检查。结果慢乙肝、肝硬化、慢乙肝重型患者血浆MMP-1、TGF-β1水平较健康人明显升高(P均〈0.05),且上述3种疾病MMP-1、TGF-β1依次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慢乙肝患者随着炎症升级和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血浆MMP-1水平呈下降趋势,血浆TGF-β1逐渐升高。结论血浆MMP-1与TGF-β1检测可作为反映肝功能的指标,MMP-1、TGF-β1对于慢乙肝炎症和肝纤维化程度的评估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血浆TGF—β1能更好地反映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