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42岁,主因腹胀、乏力、肝区不适半年余,加重伴尿黄40天入院。查巩膜微黄,肝脾未及,肝区有叩击痛。化验肝功正常,HBVM中HBeAb、HBcAb、PreS2抗体阳性,HBsAg、HBsAb、HBeAg阴性。甲、丙、戊肝标志物均阴性。B超结果:①肝弥漫性变伴脂肪肝;②肝内小囊肿;③脾大;④胆囊内息肉。主要诊断:病毒性肝炎,慢性中度。入院后予肌苷、肝太乐等护肝药输液治疗,并每日上午配用氧透射载体疗法。连用4天,每晚均出现发热(37.4℃~38℃),自行服速效感冒胶囊、阿司匹林后均能缓解。…  相似文献   
2.
急性肺栓塞10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急性肺栓塞患者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提高临床医生对肺栓塞的诊断意识。方法回顾北京协和医院1999年1月至2002年12月间诊断急性肺栓塞并有较完整临床资料的病例共102例,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包括血气分析、血常规、心肌酶、D-二聚体、胸片、心电图等变化。结果急性肺栓塞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依次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0.4%)、手术后卧床(17.7%)、恶性肿瘤(12.8%);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依次是气短或呼吸困难(97.1%)、胸闷(87.2%)、心悸(80.4%);最多见的心电图表现依次是窦性心动过速(59.0%)、胸前导联T波倒置(42.6%)、SⅠQⅢTⅢ(20.0%);最常见胸片改变是肺部浸润影(36.8%)、右下肺动脉扩张(29.5%)、肺动脉段突出(17.2%);近1/3患者心电图和胸片无明显异常;90.4%急性肺栓塞患者存在不同程度低氧血症,所有患者都出现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增大;90%急性期患者白细胞总数及粒细胞百分比升高,60%患者血浆心肌酶升高,66%患者血浆D-二聚体阳性。结论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谱非常广,应注意其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前治疗乙型肝炎的方法很多,但抗病毒和调节免疫功能均为两个重要环节。笔者自1995年7月~1997年6月应用单磷酸阿糖腺音(Ara-AMP)联合胸腺肽治疗76例慢性乙型肝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亚临床资料1.工病例选择:治疗组与对照组病例均选自我院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均为hBSAh,hBeAh,hBV-DNA阳性病例。诊断与分型符合1995年5月北京第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肝炎诊断及分型标准。治疗组76例中男49例,女27例;平均年龄343(16~sl)岁。病程9个月~13年,平均3.6年。肝功能检查血清丙氨酸氨基转…  相似文献   
4.
乳腺小叶性非特异性肉芽肿性炎1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妍  常占平  廖松林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6,13(3):226-226,i0018
小叶性非特异性肉芽肿性乳腺炎也称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此病少见,至今国外报道百余例,国内仅见个别病例报告.由于此病易与乳腺癌、其他肉芽肿性病变混淆,导致诊断困难.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肺结核与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CT诊断情况及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三医院治疗的肺结核合并肺癌组患者及肺结核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疾病类型分为肺结核合并肺癌组(80例)和肺结核组(8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胸部CT扫描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表现、CT特征,以及不同肿块直径初次疑诊、漏诊情况。结果肺结核合并肺癌组咯血、声音嘶哑的患者多于肺结核组(P<0.05),其余症状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肺结核合并肺癌组出现钙化、条索影、斑点影、空洞征少于肺结核组;但是肺结核合并肺癌组出现团块影、分叶征、棘刺征、毛刺征、空泡征的患者多于肺结核组(P<0.05),但两组间出现片状影的患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肺结核合并肺癌组患者肿块直径<3cm时的初次疑诊率(50.00%)低于直径≥3cm(94.83%);但直径<3cm时漏诊率(50.00%)则高于直径≥3cm时(5.4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出现咯血、声音嘶哑等症状需考虑疾病是否发展、合并肺癌病变可能,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CT影像学多表现为团块影、分叶征、棘刺征、毛刺征、空泡征,可作为其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6.
女,36岁。因咳嗽、咽痛2d,于2007—10—06T12:00到我院就诊。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查体:T36.9℃,P72次/min,R20次/min,BP120/80mmHg。咽部充血,两侧扁桃体Ⅰ度肿大,余查体均未见异常。血常规:WBC10.2×10^9/L,N0.81,L0.18,M0.01,RBC4.5×10^12/L,Hb120g/L,PIT150×10^9/L。胸透:胸部未见异常。初步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给予红霉素(肠溶片)0.4g,3次/d口服;蜜炼川贝枇杷膏1汤匙,3次/d口服,共3d。  相似文献   
7.
目前,肺结核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某些特殊人群患肺结核症状、体征和胸部X线表现及临床经过等诸多方面与一般肺结核患者有许多不同特点,即所谓不典型肺结核,较易延误诊断。无痰或痰菌阴性的不典型肺结核在临床上更易被误诊、漏诊和误治、漏治,因此获得细菌学和(或)组织病理学检查显得尤为重要。我院1999年至2007年应用纤维支气管镜(以下简称纤支镜)检查而确诊的无痰或痰菌阴性的不典型肺结核201例,现探讨纤支镜检查对此型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结核性胸膜炎经常因为诊断、治疗延迟而形成慢性脓胸,需要外科手术治疗。在慢性脓胸基础上继发肿瘤罕见。我们对1例结核性脓胸伴发上皮样血管肉瘤进行临床病理学观察,以探讨结核性脓胸伴上皮样血管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相似文献   
9.
10.
独角膏外敷治疗肌肉注射后硬结400例体会秦皇岛市第三人民医院常占平秦皇岛市中医院王洪芬关键词独角膏;外敷;硬结;肌肉注射长期肌肉注射的患者,注射部位常常产生硬结,给患者增加很多痛苦。人们常在注射部位热敷,效果不良,且容易烫伤皮肤或造成针眼感染。也有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