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ETV)联合替诺福韦(TDF)与ETV联合阿德福韦(ADV)治疗拉米夫定(LMD)耐药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并对主要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本院治疗的拉米夫定耐药的成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ETV联合ADV组51例,ETV联合TDF组5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血小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清蛋白、国际标准化比值INR(IQR)、Child-Pugh评分、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数、乙肝病毒(HBV)的DNA水平、HBV的ADV耐药突变数、rtA181V/T变异、rtA181V/T+rtN236T变异、HBV的ETV耐药突变数、rtS202G变异、rtT184I/L/S变异、rtM250V/L变异及HBV的LAM、ADV及ETV耐药突变数、3~12个月患者HBV的DNA减少量及病毒学反应等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ETV联合TDF组患者9个月HBV的DNA减少量(3.14±1.58)log10IU/mL高于ETV联合ADV组(2.31±1.84)log10IU/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TV联合TDF组患者12个月HBV的DNA减少量(3.28±1.62)log10IU/mL高于ETV联合ADV组(2.85±1.73)log10IU/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TV联合TDF组患者6个月、9个月及12个月病毒学反应正常数均高于ETV联合ADV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TV联合TDF患者HBV的ADV耐药突变及rtA181V/T变异均低于ETV联合ADV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ETV联合TDF患者HBV的ETV耐药突变及rtS202G变异均高于ETV联合ADV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TV联合TDF组男性12个月HBV的DNA减少量高于女性(P0.05);男性患者6个月及9个月病毒学反应高于女性(P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HBV的DNA水平(OR=0.26,95%CI:0.03~0.64,P=0.015)是拉米夫定耐药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ETV联合TDF治疗(OR=98.54,95%CI:75.77~323.55,P=0.001)是拉米夫定耐药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预后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在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疗效方面,TDF较ADV具有更强的抑制病毒活性。在对LAM和ADV应答下降的HBV感染者,TDF可能是高度有效的替代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2.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1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肺炎是由于各种病原体引起老年人感染性肺疾病。1996年3月~1999年6月我科共收治肺炎312例。符合社区获得性肺炎(简称CAP)206例,其中老年CAP120例。本文就老年CAP临床特点及愈后进行回顾性分析。1诊断标准及病例选择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1998年5月制订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指南》CAP的标准:(1)新近出现的咳嗽、咯痰或原有呼吸道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2)发热;(3)肺实变体征或湿性罗音;(4)WBC≥10.0×109/L或≤4.0×109,伴或不伴核…  相似文献   
3.
自发性气胸17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自发性气胸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发作?呼吸气促,患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不难诊断.但是患者有慢阻肺(COPD)、支气管哮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疾病并发气胸时,很容易误诊.现将我院2001年以来误诊的自发性气胸17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及误诊病例男13例,女4例,年龄32~82岁,平均58岁.其中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8例、支气管哮喘5例、急性心肌梗塞3例,高血压心脏病急性左心功能不全1例。2误诊分析2.1慢阻肺由于慢支炎症造成肺泡毁损,多个肺泡融合成肺大泡.患者在剧烈咳嗽或用力时靠近脏层胸膜肺大泡破裂即发生。自发性气胸是COPD常见…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雷贝拉唑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活动期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活动性胃溃疡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胃三联(雷贝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瑞巴派特。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4、6、8w症状改善情况、治疗8w后胃镜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第2、4、6、8w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活动性胃溃疡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施他宁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可溶性髓样细胞表达的激发受体-1(Soluble 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1,sTREM-1)和可溶性B7-H2(sB7-H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5年2月我院诊治的9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施他宁组(单独组)和施他宁+乌司他丁组(联合组),每组48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sTREM-1和sB7-H2水平。结果单独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77.08%,略低于联合组的85.4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TREM-1和sB7-H2含量显著降低,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功能指标检测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CD4~+(%)、CD4~+/CD8~+和IgG含量显著升高,CD8~+(%)和补体C3水平明显下降(P<0.05);联合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优于单独组(P<0.05)。结论尽管施他宁联合乌司他丁不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但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部分免疫功能,降低sTREM-1和sB7-H2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HBV感染相关肝硬化患者外周血线粒体DNA(mtDNA)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于崇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并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45例HBV感染患者和45例HBV感染相关肝硬化患者,分别设为HBV感染组和HBV感染相关肝硬化组,另选取45名同期于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构建人mtDNA及核单拷贝基因β-globin质粒,采用Taq 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外周血mtDNA水平,并分析其与HBV感染相关肝硬化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入组的HBV感染相关肝硬化患者在测定基线数据后接受为期12个月的抗病毒治疗,之后根据病毒学应答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采用ROC曲线分析外周血mtDNA水平对HBV感染相关肝硬化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HBV感染相关肝硬化组和HBV感染组患者外周血mtDNA水平均显著降低,且HBV感染相关肝硬化组显著低于HBV感染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组织学纤维化分期及HBV-DNA载量的HBV感染相关肝硬化患...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胃癌患者癌组织中人类白细胞抗原-I(HLA-I)表达水平与免疫活性细胞反应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临床资料完整、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胃癌组织组)和配对正常胃组织(正常胃组织组)为研究对象,每组80例.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2组HLA-I、CD11c+树突状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血液灌流与低分子肝素联用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SAP)患者临床疗效、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及机体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在崇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HLSAP患者83例,其中男性53例,女性30例;年龄30~69岁,平均年龄50.96岁;身体质量指数(BMI)20~31 kg/m2,平均BMI 25.80 kg/m2。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规范化保守治疗并联合低分子肝素,观察组同时加用血液灌流,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指标、APACHE-Ⅱ评分及炎性因子水平,并分析APACHE-Ⅱ评分与炎性因子水平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甘油三酯(TG)恢复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和禁食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3.78±0.93) d vs (6.12±1.74) d、(4.52±1.26) d vs (7.84±2.15) d、(3.49±0.72) d vs (5.49±1.20) d、(3.26±0.95) d vs (6.92±1....  相似文献   
9.
回顾性调查我院12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SAAG及腹水总蛋白水平,并以30例结核性腹膜炎、40例癌性腹水作对照。结果发现,以SAAG≥11 g/L且腹水总蛋白〈25 g/L为标准,判断为肝硬化腹水,其准确率为98%,无假阳性,假阴性率为2%;结核性腹膜炎患者中无SAAG≥11 g/L且总蛋白〈25 g/L患者;癌性腹水SAAG≥11 g/L且总蛋白〈25 g/L占2.5%。我们认为,以SAAG≥11 g/L且腹水总蛋白〈25 g/L,可有效判断肝硬化腹水。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乌司他汀治疗脂肪肝伴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脂肪肝伴重症胰腺炎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接受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乌司他汀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腹痛缓解时间、上腹压痛缓解时间、淀粉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同时比较治疗前后的肝功能、血脂指标水平及白细胞计数(WBC)。[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69.05%)(χ~2=7.06,P=0.00);观察组的腹痛缓解时间、上腹压痛缓解时间、淀粉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ALT、TG、TC水平和WB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乌司他汀治疗脂肪肝伴重症胰腺炎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腹痛等症状,促进血脂、淀粉酶等指标恢复,提高患者肝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