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9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TLR3和TLR9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病变组织和正常大肠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U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UC病例及正常对照结肠镜活检标本各30例。采用免疫组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UC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肠黏膜中TLR3、TLR9的表达情况。结果 UC病变组织、正常结肠组织中均有TLR3 mRNA及TLR9 mRNA的表达,但UC组织中TLR9 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结肠组织,而TLR3 mRNA与正常结肠组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免疫组化染色图片上,发现TLR3、TLR9主要在细胞的胞浆中表达,在UC病变组织中TLR9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结肠组织(P0.05)。结论TLR9在UC患者中表达高度上调,推测它可能参与了UC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模型结肠组织中TLR2、TLR4和TLR9的表达情况,为UC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 将6~8周龄健康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n=10)和UC模型组(n=10),正常对照组小鼠蒸馏水自由饮用7d.UC模型组小鼠5% DSS溶液自由饮用7d造模.7d后处死小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小鼠结肠黏膜组织中TLR2、TLR4和TLR9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对照组结肠组织中无TLR2、TLR4和TLR9 mRNA的表达,而UC组结肠组织中TLR2、TLR4和TLR9 mRNA表达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LR2、TLR4、TLR9可能参与了UC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KH26和DAPI联合标记骨髓干细胞在肝脏组织内迁移过程中的示踪作用。方法用PKH26和DAPI联合标记从Balb/c小鼠骨髓中分离出骨髓干细胞,用CCl4腹腔注射的方法制备小鼠急性肝脏损伤模型后,将标记的BMMC经尾静脉移植入急性肝脏损伤模型小鼠体内,对照组经尾静脉注入磷酸盐缓冲液(PBS)。移植2周后取肝脏组织,通过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骨髓干细胞向肝脏内迁移的情况。结果接受骨髓干细胞移植组小鼠肝脏组织内可发现DAPI和PKH26双重标记的骨髓干细胞。结论 PKH26和DAPI可以联合标记向急性肝损伤模型肝组织迁移的骨髓干细胞,为体内示踪骨髓干细胞脑内迁移提供更加准确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Survivin、PTEN、p16基因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3例结直肠癌和12例正常结直肠粘膜组织中以上3种基因的表达产物。结果:43例结直肠癌组织中Survivin基因表达23例,癌旁正常直结肠组织中无Survivin基因的表达,Survivin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组织分型、浸润深度、Dukes'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结肠癌的转移有相关性(P<0.05)。而PTEN,p16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Survivin、PTEN、p16的异常表达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Survivin、PTEN、p16表达水平有可能作为反映大肠癌进展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自制气囊引流管行结肠旁路引流在医源性结肠穿孔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采用自行设计的结肠气囊引流管治疗的8例医源性结肠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结肠穿孔在内镜下金属夹和(或)尼龙绳缝合后。将自制气囊引流管在内镜直视下留置于肠腔内.引流管前端气囊充气后固定于穿孔部位的近口侧.后端固定于患者臀部并行持续引流肠液及粪便。结果8例患者气囊引流管均成功放置并引流通畅.穿孔均完全愈合.无中转外科手术病例。气囊引流管旁路引流时间3-10(平均7.6)d,1例患者术后3d复查结肠镜,发现气囊导管移位,予以内镜下校正。所有8例患者气囊引流管均顺利拔除。拔除后肠壁气囊固定部位无溃疡穿孔发生。术后随访12-36(平均25.4)个月,全组患者术后无慢性肠瘘、粘连性肠梗阻或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自制气囊引流管行结肠旁路引流治疗医源性结肠穿孔简单、安全并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中TNF-α、IL-13表达情况,探讨其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来源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UC组)30例及正常人(对照组)30例的外周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TNF-α、IL-13的表达情况。 结果UC组血清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C组患者IL-13的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UC组患者血清TNF-α、IL-13水平变化,作为反映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炎病症损害程度的灵敏的指标,对于判断溃疡性结肠炎病情变化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初步探索改良经皮经肝胆囊镜入路制作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4只家猪为实验动物,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后应用扩张器逐级将经皮穿刺道扩张,随后应用扩张球囊一次性将经肝入胆囊穿刺道扩张,扩张后立即置入可容纳胆囊镜通过的18F鞘管从而建立经皮经肝胆囊镜入路,最后通过鞘管留置球囊引流管牵拉引流.评估术中操作情况,观察动物对手术耐受情况,1周后拔除引流管,开腹观察腹腔内情况及经皮经肝胆囊入路愈合情况.结果 4只动物均顺利完成经皮经肝胆囊镜入路制作.尸检可见所有动物腹腔内无出血,无胆汁漏,腹腔脏器无粘连者3只、轻度粘连1只,穿刺局部肝脏与壁层腹膜之间紧密粘连.镜下可见肝脏窦道壁肉芽组织成熟,经皮经肝窦道愈合良好.结论 改良经皮经肝胆囊镜入路制作具有可行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全面了解我国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治疗的现状, 为我国内镜治疗的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方法本研究由中国肝脏健康联盟(Liver Health Consortium in China, CHESS)发起, 通过网络分发调查问卷了解2022年国内开展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治疗的基本情况。问卷问题主要包括各类内镜治疗例数和适应证, 依照指南预防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esophago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 EGVB)的依从性, 急性EGVB的处理、治疗时机, 胃底及特殊类型静脉曲张的处理、内镜治疗的改善等方面。统计各项治疗数据的医院数量占参与调查问卷医院数量的比例, 各级医院的指南依从性比较使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836家医院参与本调研, 调查显示内镜治疗的主要适应证是控制急性出血(49.3%, 412/836)和预防再出血(38.3%, 320/836)。参与调研医院对于我国指南中EGVB一级预防的推荐意见(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或内镜治疗)的依从性为72.5%(606/836), 对于EGVB二级预防推荐意见(非选...  相似文献   
9.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post-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pancreatitis,PEP)是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高,病情严重时甚至导致患者死亡。PEP病因复杂,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明确,对PEP的早期识别、风险分层与防治策略仍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本文对PEP相关研究成果作一概述,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中晚期消化道恶性病变侵犯压迫导致的管腔狭窄或梗阻,目前可采用植入具备支撑和引流功能的支架来缓解消化管腔梗阻症状,临床应用的管道支架主要分为塑料支架和金属支架两大类.虽然支架植入可有效缓解管腔梗阻的症状,提高中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但是不能对肿瘤进行有效的治疗,也不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随着^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实体恶性肿瘤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国内学者将微型125I粒子承载在管腔支架上,用于治疗消化管腔恶性梗阻并取得一定进展.本文就^125I放射性粒子支架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