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肿瘤的常见并发症,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预后极差。我院近二年来对2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行胸腔穿刺引流后,注入假单胞菌注射液配合全身化疗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病例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患者是经临床、病理或组织学所确诊的肿瘤。男15例,女5例,年龄23~58岁,平均45.5岁,均伴有单侧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其中原发性肺癌10例,胸膜间皮瘤5例。  相似文献   
2.
1998年以来,Slaven等学者率先开展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NAPBSCT),治疗白血病等恶性血液病,取得显著效果。笔者采用白消安(Bus)、CY及环孢素(环孢菌素A,CsA)等,为1例HLA配型四个位点不合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患者成功进行NAPBSCT,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B超引导下局部注射TNF治疗肝癌3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于1994年8月至1996年8月,采用B超引导下经皮细针穿刺,予肝癌组织内局部注射肿瘤 坏死因子(TNF),治疗了肝癌患者30例,近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30例患者均经肝穿刺病理证实为 原发性或继发性肝癌,其中原发性肝癌22例,继发 性肝癌8例.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龄28岁~66岁,平均42.5岁.术前常规检查无严重肝肾功能障 碍,肝功能分级为Pugh改良ChildA、B级,无出血倾向,肿瘤最大直径9.6cm,最小直径2.0cm;AFP>400μg/L者10例,在200~400μg/L者6例;2例 患者伴有轻度黄疸及少量腹水. 1.2 B超为日产日立EUB-240型定位B超,探头  相似文献   
4.
热疗加阿霉素对慢性白血病K562细胞株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热疗联合阿霉素对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562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确定阿霉素的工作浓度,以该浓度进行化疗或与热疗的联合,选择温度40℃及42℃,体外作用于K562。作用前及48h,采用台盼蓝拒染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存活率;MTT法检测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观察热疗联合阿霉素的抗肿瘤效果。结果作用48h后IC50为5μg/ml,以此为实验的工作浓度。单纯热疗60min对K562细胞有抑制作用(P<0.01),并随温度增高而增强;单纯化疗对K562细胞也有抑制作用;各热化疗组对K562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随着温度的增高而增强。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热疗组、化疗组及热化疗组的细胞凋亡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各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热疗联合阿霉素能增强对K562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可以提高肿瘤细胞的凋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用小剂量伊曲康唑防治造血干细胞移植早期真菌感染的疗效。方法:对1992年—2001年该院收治的37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用小剂量伊曲康唑防治后早期真菌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真菌感染率为8.1%,且感染程度轻,无真菌败血症发生,预后良好;伊曲康唑副作用少。结论:口服小剂量伊曲康唑防治造血干细胞移植早期真菌感染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患者 ,男 ,30岁。因左上腹剧烈疼痛 3d于 1998年 5月15日第 1次入我院 ,诊断慢性髓系白血病 (CML) ,经常规化疗病情稳定在慢性期。 1999年 12月出现腹部及腰背部剧烈疼痛 ,伴发热 ,体重下降 ,血小板异常增多 [(10 83~ 15 73)×10 9/L],X线胸片提示白血病细胞肺部浸润 ,在山东医科大学确诊为CML加速期 (CML AP)。以COP(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泼尼松 )联合化疗 1个疗程 ,腰背部疼痛减轻 ,但骨髓未完全缓解。经患者及家属同意行HLA5 / 6位点不全相合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供者为其胞兄 ,39岁 ,外周血及骨髓检查正常 ,…  相似文献   
7.
目前 ,国外采用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 SCT)治疗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 (SAA) ,5年无病存活率已达6 0 % [1,2 ] 。allo PBSCT在国内用于治疗SAA的经验较少 ,非清髓性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SAA报道更少。笔者采用清髓性allo PBSCT方法 ,收治 1例SAA并移植成功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病例 患者 ,女 ,2 2岁 ,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头晕、乏力及牙龈出血等入院。体检心、肺等正常 ,全身皮肤粘膜未见出血点 ,口唇无紫绀 ,抗人球蛋白试验等为阴性。髂前及髂后上棘取材活检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治疗。方法应用环孢霉素A(CsA)(4天)和米托蒽醌(3天),大剂量阿糖胞苷(3天)诱导治疗难治性ALL12例。结果CR7例,占58.3%;PR3例,占25%,总有效率83.3%。结论以CsA联合MA方案治疗难治性ALL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葛根素注射液0.5 g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2组疗程均为15 d,观察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效果明显优于丹参注射液。  相似文献   
10.
目前,外周造血干细胞(PBSC)的大剂量单采与非程控的-80℃冰冻保存作为简便易行的造血干细胞采集与保存方法犤1犦,推进了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技术的发展,具有造血系统重建恢复快、早期并发症少、感染出血较少等主要优点。选择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白血病,动员方案及预处理强度难以把握,PBSC采集中存在诸多难题。笔者结合收治1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M3)APBSCT,对建立可行的相关技术方案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患者,女,31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齿龈出血、双下肢皮肤瘀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