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急性心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12月该院冠心病监护病房收治的糖尿病并发急性心梗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该院接受治疗的非糖尿病合并急性心梗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同时进行重组链激酶静脉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IRA再通率为45.71%(16/3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IRA再通率65.71%(23/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为14.29%(5/35),对照组患者的病死率为17.14%(6/35),两组患者病死率之间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年龄明显大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男性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溶栓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胸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所有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观察组患者的BS、TC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泵衰竭、感染和房室传导阻滞方面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室速/室颤、梗死后心绞痛、出血等方面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并发急性心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比非糖尿病并发急性心梗患者差,在对糖尿病并发急性心梗患者进行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对症治疗措施,提升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对方式和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该市50岁以上的中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436例,利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所有患者的人口学因素、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情况以及应对方式进行调查,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法对中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 436例中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中,单纯糖尿病患者占11.0%(48/436),单纯高血压患者占66.5%(290/436),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占22.5%(96/436)。所有患者中,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占9.2%(40/436),单纯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占8.3(4/48),单纯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占6.9%(20/290),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占16.3%(16/96)。患者积极应对的平均得分为(1.69±0.71)分/条目,患者消极应对的每个条目平均得分为(1.09±0.73)分/条目。在控制性别、高血压、糖尿病患病情况、文化程度、体质量指数、年龄、人均月收入之后,患者的消极应对与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成正相关(OR=4.337)。结论在对中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时,消极应对是造成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所以在对中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时,要把患者的应对方式纳入对患者进行干预的范畴,促进患者疾病的快速缓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