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s)是存在于细胞内的一种主要分子伴侣,在生理和应激条件下均能表达。它们是在结构上拥有高度保守晶体蛋白序列的一组多肽,按分子量可以分为HSP100、HSP90、HsP70、HSP60和分子量为20000~30000的小分子量HSPs(small HSPs,sHSPs)、泛肽等几个亚家族。HSP25/27(啮齿动物25000,  相似文献   
2.
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前体基因的重组、表达及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苏蓉  刘莉  陈晨  程蕴琳 《江苏医药》2006,32(2):136-138
目的 构建含有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hIGF-1)前体编码基因的重组载体,在E.coli BL21中表达,并探讨其抗原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用PCR法,从现有重组质粒pBakPAK 8/hIGF-1中,扩增编码hIGF-1前体的基因片段,经双酶切、纯化、连接后得到pET29a(+)/hIGF-1重组体,再将其转化大肠杆菌BL21-CodonPlus并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后,用Western blot法检测重组蛋白的抗原活性。结果 重组持粒pET29a(+)/hIGF-1经双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证实构建成功。在大肠杆菌BL21-CodonPlus中经IPTG诱导表达,有一相对分子质量15000的重组蛋白hIGF-1前体,该蛋白经镍柱亲和层析获得了良好的纯化效果,具有特异的抗原活性。结论 成功地克隆并表达相对分子质量为15000的hIGF-1前体编码基因,为进一步制备抗hIGF-1抗体和后续hIGF-1生物学功能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冠心病与抑郁症两大疾病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有研究报道在冠心病病人中抑郁的发生率约为5%~30%~([1-3])。抑郁症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不仅增加冠心病发病率,而且影响冠心病的预后~([4])。由于冠心病及抑郁症均为增龄性疾病,故老年冠心病病人较年轻冠心病病人更易产生以抑郁障碍为主的心理障碍~([5-6])。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也开始探讨冠心病病人易发生抑郁症的原因。曾有报道指出抑郁病人的血小板活性增强~([7-9]),而众所周知血小板活性增加又是参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的必要条件,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故本研究旨在探讨老  相似文献   
4.
热休克蛋白B1对大鼠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性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线粒体在热休克蛋白 B1(HSPB1)抗氧化应激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株 H9c2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以培养的稳定高表达 HSPB1 H9c2(HSPB1细胞)和空载体转染的 H9c2(对照细胞)为模型,0~1000/μmol/L H_2O_2刺激2h,观察细胞形态学、线粒体内膜跨膜电位、内源性活性氧自由基(ROS)水平。结果 (1)HSPB1高表达显著减轻 H_2O_2诱导的细胞形态学的损伤变化;(2)HSPB1高表达显著减轻 H_2O_2诱导的线粒体跨膜电位丧失:0、75、150、300、500、1000μmol/LH_2O_2刺激后,HSPB1和对照细胞的跨膜电位分别为10.0±0.11和7.01±0.26,9.11±0.17和6.05±0.19,7.69±0.28和5.14±0.28,6.95±0.13和4.66±0.11,6.61±0.20和1.85±0.35,6.60±0.05和1.19±0.01,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HSPB1和对照细胞在0、75、150、300、500、1000μmol/L H_2O_2诱导后,内源性 ROS 水平分别为5527±248和5964±387、6719±336和8528±411、6469+160和7795±136、7042±12和7591±203、6148±208和6911±136、5468±546和6822±371,除0 μmol/L 外,其他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PB1高表达显著保护了大鼠心肌细胞因氧化应激诱导的形态学变化,这可能与稳定线粒体膜电位和抑制线粒体产生的 ROS 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心动脉压与动脉硬化及左心功能的关系. 方法 15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60~79岁组71例.80~95岁组84例.分别应用脉搏波分析仪计算中心动脉压及反射波增强指数;用全自动动脉硬化测量仪测定动脉硬化相关指标: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踝臂指数、趾臂指数;用多普勒超声心动仪测定左心功能相关指标: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相对厚度、左心室质量指数、二尖瓣前叶EF斜率、左心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 结果 80~95岁组收缩压、脉压、中心动脉压、反射波增强指数、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均高于60~79岁组(P<0.05),踝臂指数、趾臂指数均低于60~79岁组(P<0.01).80~95岁组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相对厚度,左心室质量指数均高于60~79岁组(P<0.05),二尖瓣前叶EF斜率显著低于60~79岁组(P<0.05),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两组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年龄、性别、体质指数、血糖、血脂、血尿酸、血肌酐调整后,中心动脉压与反射波增强指数、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05和0.284,P<0.01);与踝臂指数、趾臂指数无相关性(P>0.05).中心动脉压与左心室肥厚及心功能指标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相对厚度、左心室质量指数亦呈正相关(P<0.05),而与二尖瓣前叶EF斜率呈负相关(P<0.01),与左心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无相关性(P>0.05). 结论 随年龄的增长,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心动脉压升高,动脉硬化程度加重,并伴随左心室肥厚及舒张功能下降.中心动脉压可用于早期动脉硬化的诊断和筛查.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克隆和重组人心肌热休克蛋白27(HSP27)基因,观察HSP27高表达对大鼠心肌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RTPCR获得的人心肌HSP27基因全长cDNA,重组入质粒载体pCDNA31 。将重组体pCDNA31 /HSP27转染大鼠心肌细胞系H9c2,经G418选择性培养获得稳定转染细胞系;观察HSP27高表达对H2O2诱导的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1)pCDNA31 /HSP27在293T和H9c2中表达良好;(2)0、100、250、500、1000μmol/LH2O2引起的LDH释放,在HSP27高表达组和野生型组分别为0396±0017和0390±0009、0437±0014和0416±0015、0471±0018和0417±0009、0505±0030和0657±0022、0547±0027和0661±0011(均为P<0001);(3)150μmol/LH2O2诱导的细胞凋亡在HSP27高表达和野生型组分别为总细胞数的(10693±1122)%和(4027±1628)%,P<001。结论人心肌HSP27基因被成功克隆和重组,其在大鼠心肌细胞系H9c2的高度表达显著保护了该细胞的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分子热休克蛋白27保护大鼠心肌细胞过氧化损伤的机制.方法:①以稳定转染 pCDNA3.1/Hsp27质粒并稳定高表达Hsp27的大鼠心肌细胞株H9c2(H9c2-Hsp27)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稳定转染pCDNA3.1质粒的H9c2(H9c2-Vector)细胞;②氧化应激诱导和检测:500 μmol/L H2O2处理细胞后进行如下分析:培养上清中的 LDH 活性、细胞形态学改变、细胞内Akt激活水平;③Akt在Hsp27保护 H2O2诱导H9c2损伤中的作用:以Akt抑制剂Triciribine处理H9c2-Hsp27,观察其对Hsp27保护H2O2诱导H9c2形态学变化的影响.结果:①H2O2诱导H9c2细胞向培养上清释放的LDH显著增加(P<0.01),但与对照组相比,Hsp27 高表达显著抑制了 H2O2诱导的LDH释放(P<0.01);②H2O2处理后,H9c2细胞Akt磷酸化水平增加(P<0.01或P<0.05),但与H9c2-Vector比较,H9c2-Hsp27的Akt磷酸化水平进一步增强(P<0.05);③Akt磷酸化被抑制后,Hsp27对H2O2诱导H9c2细胞形态学改变的保护作用消失.结论:Akt激活是Hsp27保护大鼠心肌细胞过氧化损伤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9.
HSPB1对H2O2诱导大鼠心肌细胞损伤中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热休克蛋白B1(heatshockproteinB1,HSPB1)对H2O2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损伤过程中线粒体膜电位(DY)的影响,从线粒体水平阐明HSPB1保护心肌细胞抗氧化损伤机制。方法:以本室建立的稳定转染人HSPB1的大鼠心肌细胞系H9c2(HSPB1H9c2)和空载体转染的H9c2(CON)为实验对象,300μmol/LH2O2刺激2、4和8h后,倒置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荧光探针JC鄄1测定线粒体膜电位。结果:HSPB1高表达显著抑制了H2O2诱导的典型凋亡形态学改变;HSPB1高表达使线粒体膜电位升高42%以上(P<0.001);HSPB1高表达显著抑制线粒体膜电位下降,H2O2刺激2、4、8h后,HSPB1H9c2和CON的线粒体膜电位分别降至刺激前的69.5%和66.5%(P<0.05),74.4%和67.0%(P<0.05),70.7%和58.1%(P<0.05)。结论:HSPB1有效抑制了氧化应激诱导的以凋亡为主的细胞损伤和线粒体膜电位丧失,提示线粒体膜电位的稳定可能参与了HSPB1抗心肌细胞的氧化损伤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稳定分泌抗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hIGF-1)单克隆抗体(mAb)的杂交瘤细胞系,并对其分泌的mAb进行鉴定.方法:用纯化后的hIGF-1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利用杂交瘤细胞融合技术制备抗hIGF-1的mAb,用Western blot法鉴定mAb的特异性,用间接ELISA法检测mAb腹水效价及mAb的亲和力,杂交瘤细胞染色体分析,鉴定Ig亚类.结果:获得2株能稳定分泌抗hIGF-1的mAb杂交瘤细胞系,Western blot分析显示,该mAb能与具有生物学活性的成熟IGF-1蛋白结合.腹水mAb效价可达6×104.mAb相对亲和力为2.1×109/mol~7.8×109/mol.2株单抗属IgM亚类.染色体分析符合杂交瘤细胞特征.结论:成功制备出抗hIGF-1的2株mAb杂交瘤细胞,为进一步用于hIGF-1的临床检测和实验研究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