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胱抑素C( cystatinC,CysC)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之一,其在所有的有核细胞中均有表达,主要生理作用是参与细胞内外蛋白水解的调控,从而使细胞免受不适当的内源性或外源性蛋白酶水解。以往的研究认为CysC是评价肾功能肾小球滤过率( glomerular filtrationrate ,GFR)最理想的指标之一[1,2]。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发现CysC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研究显示,血清胱抑素C( CysC)浓度轻微升高能预测老年病人的心血管事件[3]。 CysC可能参与了某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本文主要就CysC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瘤等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比较分析对约氏疟原虫易感的斯氏按蚊和不易感的大劣按蚊的基因组DNA的多态性,探讨媒介按蚊与疟原虫遗传基因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设计5条随机引物,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技术对斯氏按蚊、大劣按蚊成蚊(未感染蚊和感染蚊)及其幼虫的基因组DNA进行随机扩增,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分析。结果 5条随机引物对2种按蚊扩增的条带数不同,其中P5对斯氏按蚊扩增的效果较好,共16~17条带型,长度为200~1800bp;P4对大劣按蚊扩增效果较好,出现17条带型,长度为180~1500bp;P1对大劣按蚊无扩增产物。用P3对2种按蚊扩增,感染前后的扩增产物电泳条带数相同,但亮度不同;成蚊与幼虫带型数量不同,斯氏按蚊成虫与幼虫有3条相同带型(400、650、850bp),大劣按蚊成虫与幼虫有4条相同带型(350、500、750、800bp);大劣和斯氏按蚊成蚊带型分别为10和13条,其中相同带型6条(300、350、400、550、600、800bp)。结论 斯氏按蚊和大劣按蚊之间存在基因差异。同种未感染蚊和感染蚊基因带型仅存在亮度差异,而幼虫与成虫的基因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
按蚊是传播人类疟疾的重要媒介,通过对果蝇免疫模型的研究了解按蚊感染疟原虫后免疫应答的信号通路主要为Toll和1md信号通路,Imd/Relish通路主要产生体液免疫反应,Toll/Dif通路主要活化血细胞和诱导产生抗菌肽,两种信号通路在功能上可以互相补充,而按蚊感染后的免疫活化因子主要为抗菌肽,多种活化因子协同作用杀伤病原体。  相似文献   
5.
我近两年睡眠不好,特别是入睡困难,越是睡眠不好,头越胀,近半年还出现脑鸣,呈阵发式,两次太阳穴上方头里还痛。血压也升高了,高到140/89毫米汞柱时头胀痛得厉害。5个月前做过多普勒检查,检查提示:1.双层大脑前动脉呈高血流改变,2.脑动脉弹性减退。还做超声心电图,诊断: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做血流变学检查,  相似文献   
6.
①目的 为明确血清中GGT水平在发现肾疾患中的作用,分析了天津市正常体检人群血液GGT与肾功能三项指标之间的关系.②方法 对4999例随机抽取的天津地区健康体检人群的血生化数据进行分析,以GGT为主线,将其分为男女2组后各再分阴阳2组,研究各组与肾功能三项的相关性.③结果 在研究对象中男性和女性的GGT均与尿酸有一定相关性,相关系数最小0.114,最大0.283,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男性组与肾功其他2项均无统计学意义;女性组与肾功能三项间均存在统计学意义.④结论 在天津地区健康体检人群中GGT检测值高的女性其GGT与肾功能三项的检测值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男性的GGT仅与尿酸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按蚊是传播人类疟疾的重要媒介,通过对果蝇免疫模型的研究了解按蚊感染疟原虫后免疫应答的信号通路主要为Toll和Imd信号通路,Imd/Relish通路主要产生体液免疫反应,Toll/Dif通路主要活化血细胞和诱导产生抗菌肽,两种信号通路在功能上可以互相补充,而按蚊感染后的免疫活化因子主要为抗菌肽,多种活化因子协同作用杀伤病原体。  相似文献   
8.
抗菌肽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菌肽(antibacteial peptides)又叫抗微生物肽(antibacteial peptides)、肽抗生素(peptide antibiotics),是指氨基酸数目小于100,常带正电荷,并且具广谱抗性的一类小肽。它是生物体内产生的一具有强抗菌作用的阳离子多肽,是生物先天免疫的重要组成成分。迄今为止,已在许多生物包括昆虫、鸟类、动物、植物及原核生物中发现600多种内源性抗菌活性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寻找约氏疟原虫红外期发育相关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并推测其功能.方法 分别提取约氏疟原虫感染大鼠(IL)和正常大鼠(UL)肝脏总RNA,根据疟原虫基因A T含量高(>70%)的特点,设计可选择性扩增约氏疟原虫基因的G C含量为40%的引物,采用差异显示PCR(differential display RT-PCR,DD-PCR)技术进行扩增,筛选差异片段,经TA克隆后测序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找到6个与约氏疟原虫红外期发育相关基因(PyHs4、PyHs5、PyHs6、PyHs7、PyHs8、PyHs9);其中PyHs4与约氏疟原虫乙酰葡萄糖胺磷酸变位酶(phosphoacetylglucosamine mutase,AGM)具有相似性,PyHs5与约氏疟原虫红细胞膜蛋白3(erythrocyte membrance protein,PyHs5)具有同源性,PyHs6、PyHs7、PyHs8、PyHs9为功能未知基因.结论 应用DD-PCR技术成功扩增了与约氏疟原虫红外期发育相关基因,为进一步的重组表达进行功能和疫苗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