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0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一种嗜神经性的虫媒传染病。我国每年的乙型脑炎病人为1万左右。其起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后遗症多,是当今我国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985—1990年我们在豫南东部四县实行大规模地灭蚊措施,成功地控制了当地疟疾的流行。该地也是流行性乙型脑炎地方性流行区,为了解大规模的灭蚊措施间接对乙型脑炎的预防效果,我们收集了这些地区过去6年乙脑的发病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 监测站位于县城东南部,距县城约30公里的黎集乡。监测范围3个行政村(北园、东岳和黄集)8307人。属丘陵地区。农作物以水稻为主。传疟媒介为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疟疾发病率由1979年的4.80%,逐年上升到1984年的30.30%,1984年后逐年下降到1989年的0.93%,1990年回升到1.88%。一、防治措施执行情况: 1990年主要抗疟措施是:休止期(4月份)对上年出现暴发点的北园村2588名居民和其它两村25名有疟史者用氯、伯五日疗法  相似文献   
3.
4.
<正> 霍亮,男,93天,1990年1月11日下午由村接种员在霍家为其臀部肌注普方型百白破0.5ml(兰州产批号88015失效期90.1.21,接种后该儿哭闹不止,约20分钟后,霍儿哭声嘶哑,面色苍白,口唇发紫,四肢厥冷,呼吸急促,抽搐,急找村医生抢救,肌注可拉明0.75mg。洛贝林1.5mg,付肾素0.01mg10分钟后抢救无效死亡。该儿童接种前生长发育正常,健康状况良好,无家族过敏史,癫痫惊厥史等,同时应用该批疫苗接种的其它对象无类似反应,依据症状、体征,和  相似文献   
5.
利用实验小屋对α—氯氰菊酯浸泡棉纱蚊帐(40mg ai/m~2)防治侵入屋内蚊虫进行了连续三个月的观察。结果表明:对中华按蚊毒杀作用稍高于三带喙库蚊,三个月后对中华按蚊的毒杀率仍在90%以上,三带喙库蚊约60%;半闭帐时可降低吸血率,三带喙库蚊约71%,中华按蚊约50%。浸泡蚊帐后大大降低了蚊虫在蚊帐的停落数量,增加了蚊虫的外逃比率,说明α—氯氰菊酯有较强的兴奋驱避作用,实验结果亦显示α—氯氰菊酯浸泡蚊帐育较强的空介毒杀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人工开挖高边坡的稳定问题是由边坡的地质结构特征、边坡的结构设计与边坡施工等因素综合决定的。本文从工程地质观点,对边坡岩体的地质结构特征研究,边坡结构设计应遵循的工程地质原则,以及工程地质对边坡施工的要求提出了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7.
用抗体捕捉ELISA法(Mac ELISA)检测临床疑似流行性乙型脑炎(下称乙脑)病人脑脊液88份,阳性51份,阳性率57.95%;血清91份,阳性56份,阳性率为61.53%,两者无显著性差异(X~2=0.238 P>0.05);包括取自同一患者的脑脊液和血清各72份,阳性率分别为61.11%和68.05%;而分析其中14例IgG呈4倍以上增高,乙脑患者脑脊液IgM阳性13例,而血清IgM阳性却只有8例,提示在疫区流行季节内仅仅血清学IgM阳性有时可能为乙脑隐性感染的同时还伴其它有关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α—氯氰菊酯浸泡蚊帐对我国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中华按蚊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播媒介三带喙库蚊的作用特点,于1990年6~9月在河南省周始县黎集农村进行了实验小屋的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实验小屋建在固始县黎集农村,该地系丘陵地带,  相似文献   
9.
<正> 固始县位于河南省南部,气候温湿,适于真菌病病原菌生长繁殖。根据省、地头癣防治规划,1978年10月组织培训了205人防治专业队伍,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全民查治工作,经过以“理、洗、擦、服、消”五字综合措施的正规治疗,头癣病发病率已由1979年的97.64/万下降到1985年的2/万以下,且复查病人平均治愈率95%以上,平均误诊率降至最低限度,三项指标均达到《河南省头癣病考核试行方案》规定的基本消灭标准,并通过了1985年省、地考核验收。根据该病的病因和流行病学规律,继续观察今后头癣病防治后的病情动态,巩固防治成果,省确定固始县段集乡为头癣病监测点,现将五年来监测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