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调补肺肾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气管支气管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分析我科从2016年3月~2017年12月诊治的60例慢阻肺合并气管支气管软化症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入院先后及是否采用中医治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对症治疗组,包括:轻度软化症患者常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50/250 ug)2吸bid,或布地奈德福莫特罗(160/4.5 ug)2吸bid,或联合噻托溴铵(18 ug)1吸qd;中度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模式BiPAP或CPAP),重度患者酌情给予气道支架植入,肺部感染患者给予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调补肺肾方水煎剂,1剂/d, 3次/d。统计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C反应蛋白(CRP, C-reactive Protein)、降钙素原(PCT, Procalcitonin)、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学会呼吸困难指数(mMRC, Modified 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慢阻肺评估测试(CAT,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ssessment Test)变化。结果:研究显示,与基线值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都能改善患者肺功能FEV1值,降低CRP及PCT,改善呼吸困难指数及CAT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改善FEV1/FVC、RV/TLC、DLCO、PO_2及PCO_2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较对照组能更好改善患者PO_2、mMRC及CAT评分,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2组在改善肺功能FEV1、FEV1/FVC、RV/TLC、DLCO及PCO2上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调补肺肾方治疗慢阻肺合并气管支气管软化症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第10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TEN)和survivin在136例食管鳞癌、30例食管癌旁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情况.认为PTEN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有无转移、肿瘤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有关(P<0.01),与肿瘤大小无关.survivin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与淋巴结有无转移、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无关.PTEN和survivin可能作为两个独立的因子参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背景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我国流行最广、危害最重的传染病,抑郁是其常见并发症,轻者情绪低落,重者不仅可加重固有疾病、甚至可出现轻生行为,目前常用治疗措施疗效不理想,积极预防护理成为医护人员关注的重点。目的 构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合并抑郁的COX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18年5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245例为研究对象,随访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合并抑郁的情况。完成数据预处理后,所有因素均进入单因素及多元COX风险因素分析,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列线图展示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区分度,采用calibration plot曲线评价模型准确度,采用临床决策曲线(DCA)评价模型的有效性。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职业、学历、乙肝分度、感染时间、确诊时间、复发次数、家庭地位、婚姻满意度、担心疾病难以根治、担心住院环境、疾病分期、有无并发症、对治疗是否有信心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抑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COX风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RR=-1.446 1×(职业为知识分子)-0.688 7×(学历高中或中专)-2.043 0×(经常饮酒)-0.783 5×(偶尔吸烟)-1.068 2×(经常吸烟)-0.894 0×(确诊时间0.5~5年)-1.092 4×(确诊时间<0.5年)+1.335 2×(家庭地位不满意)+1.345 1×(婚姻不满意)-0.574 3×(不担心住院环境不适宜)。本研究构建的COX风险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79 8,模型预测特异度0.972 5,灵敏度0.940 7,准确度为0.954 9,阳性似然比为34.180 2,阴性似然比为0.060 9,诊断价值比为560.916 7,阳性预测值为0.976 9,阴性预测值为0.929 8,模型的区分度较高。在模型准确度评价上:当事件发生率在16%以下时,模型高估风险;当事件发生率在16%~40%时,模型低估风险;当事件发生率在40%~80%时,模型高估风险;当事件发生率在80%~100%时,模型低估风险;而在16%、40%、80%时候,模型预测和观察值完全一致,整体上看本模型构建的准确度较好。临床决策曲线显示模型的净获益(NB)值较高,提示基于本模型预测结果开展临床决策产生的效果能给患者病情带来较好的获益值。结论 本次构建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抑郁的风险预测模型可用于预测新诊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抑郁的风险,从而指导临床医护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最终避免或降低患者合并抑郁的可能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谷胺酰胺颗粒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IFN-γ、IL-4、IL-8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 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谷胺酰胺颗粒灌肠,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保留灌肠,疗程4周,观察比较2组的疗效及IFN-γ、IL-4、IL-8的变化。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IFN-γ、IL-4、IL-8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IFN-γ、IL-8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IL-4的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胺酰胺颗粒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能降低血清细胞因子IFN-γ、IL-4、IL-8,可能参与UC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男性不育睾丸活检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睾丸活检在男性不育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镜检观察168例男性不育者的睾丸活检组织,依据睾丸生殖病理进行诊断分类。结果168例患者中,睾丸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病变145例,阳性率86.3%,其中不可逆性的病理改变占30.3%,有治疗价值的病例占57.2%。另外,23例病检正常或基本正常配争丸组织则提示不育症与输精管道梗阻有关。结论幸丸活检对男性不育的临床诊断、病因分析.预后判断及治疗措施的选定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矮小相关转录因子3(Runx3)蛋白、NF-кB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胃癌、非萎缩性胃炎、正常胃黏膜组织中Runx3蛋白、NF-кB的表达情况,同时检测两者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相关性及其临床病理关系。结果非萎缩性胃炎黏膜组织中Runx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胃癌组织,而NF-кB表达明显低于胃癌组织(P均〈0.01)。胃癌组织中Runx3蛋白、NF-кB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与高中分化胃癌相比,低分化胃癌中Runx3蛋白表达较低,NF-кB表达较高(P均〈0.05);与Ⅰ~Ⅱ期胃癌相比,Ⅲ~Ⅳ期胃癌Runx3蛋白表达较低,NF-кB表达较高(P均〈0.05);胃癌组织中Runx3蛋白与NF-кB的表达呈负相关(r=-0.782,P〈0.05)。结论 Runx3蛋白和NF-кB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Runx3蛋白表达对胃癌的发生、发展有抑制作用,NF-кB表达异常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胶囊内镜对小肠出血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胶囊内镜对23例不明原因小肠出血的患者进行检查.结果 23例均顺利的完成了胶囊内镜检查,无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其中检出小肠炎6例,小肠血管发育不良4例,小肠克罗恩病1例,麦克尔憩室1例,阳性率占52.17%,3例急性出血期行胶囊内镜检查患者均未检出病变.结论 胶囊内镜是一项无创、安全的检查,对非出血期的不明原因小肠出血患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静脉输液过程中医院感染控制措施落实情况,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保证患者的安全。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临床一线护士进行不记名调查,将院感措施的落实分为"是"、"否"、"有时是"三种答案,填表人如实回答。结果:静脉输液过程中院感控制措施总体落实不高。结论:对静脉输液过程的院感防控应当高度重视和进行监管,保证措施的认真落实。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探讨补肺活血法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8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予以经典方剂血府逐瘀汤合补肺汤以补肺活血,同时予以常规内科基础治疗。对照组仅予以常规内科基础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气分析、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血气分析和临床疗效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的FVC、DLCO、PaO2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补肺活血法有助于改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肺功能、血气分析,具有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炎立消片中原儿茶酸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250mm × 4.6mm 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6∶94∶1),检测波长为258nm.结果: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该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