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7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2.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后急性、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AST/SST)的危险因素及其冠脉造影特点,以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并减少该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1至2011-01收治的冠心病行PCI术者5 129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冠脉造影证实AST/SST(AST/SST组)43例。按年龄、性别(3∶1)匹配原则抽取PCI术后未出现AST/SST者1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ST/SS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AST/SST平均时间(4.1±5.7)d。院内死亡率13.95%(6/43)。AST/SST组糖尿病比例及血肌酐、空腹血糖高于对照组(P<0.05);AST/SST组支架置入前1周内心绞痛发作及1个月内急性心肌梗死史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左心室射血分数、血压、血脂等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冠脉造影AST/SST组出现B2/C病变比例、支架贴壁不良比例和支架数目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PCI术后AST/SST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比值比1.447,95%可信区间1.101~1.902,P=0.008)、急性心肌梗死(比值比7.177,95%可信区间1.956~26.328,P=0.003)、多支架置入(比值比2.186,95%可信区间1.326~3.604,P=0.002)、支架贴壁不良(比值比7.590,95%可信区间1.389~41.475,P=0.019)是AST/SST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左心室射血分数(比值比0.988,95%可信区间0.979~0.998,P=0.016)是PCI术后并发AST/SST的保护因素(P均<0.05)。结论: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多支架置入、支架贴壁不良是PCI术后并发AST/SST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左心室射血分数是PCI术后并发AST/SST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Sarteritis,TA)血管内支架置人术后再狭窄的预测因素及原因,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将2000年1月-2011年8月在本院心内科行血管内支架置人术的50例TA患者纳入研究。分为血管内支架置入无狭窄组和再狭窄组,分别比较两组临床基本资料、血管造影影像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多发性大动脉炎支架内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无狭窄组比较,再狭窄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水平较低,置人支架明显较长(P〈0.05);介入术后血管残余狭窄〉20%在再狭窄组中的比例明显升高,且中度狭窄比例高于无狭窄组(P〈0.05)。结论血清HDL—C、支架长度及支架残余狭窄可能是TA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患者的临床、血管影像特征,分析治疗及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心内科收治的73例T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TA临床表现多样.血管造影示以Ⅰ、Ⅳ和Ⅴ为主,而Ⅱa、Ⅱb、Ⅲ少见;炎症活动评估以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升高.24例接受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14例单用激素;不同药物治疗患者在年龄、ESR、CRP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支架置入、置入术后再狭窄及未支架置入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A患者早期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但ESR和CRP有助于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及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氯吡格雷体内代谢产物血药浓度与个体反应性差异及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选取明确诊断为冠心病并择期行PCI治疗的患者200例。根据血栓弹力图(TEG)检测结果,将二磷酸腺苷(ADP)途径抑制率80%为氯吡格雷反应优良组(n=105例),80%为氯吡格雷低反应组(n=95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电喷雾检测法(HTLC-MS/MS)测定患者氯吡格雷、2-氧-氯吡格雷及羧酸代谢物的浓度。随访患者PCI术后1年时的心脏事件。结果低反应组氯吡格雷血浆浓度明显低于反应优良组,羧酸代谢物相对浓度方面略高于反应优良组(P均0.05);两组在2-氧-氯吡格雷血药相对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反应组再发心绞痛及出血事件发生率高于反应优良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代谢物血药浓度水平影响个体氯吡格雷反应性,氯吡格雷反应不良的发生增加了临床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是威胁全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据2007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指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者约有2亿多,而其中15%。20%为顽固性高血压^[1],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形势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肌淀粉样变性(cardiac amyloidosis,CA)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经病理活检确诊为CA的62例患者临床资料,并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CA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CA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心电图(ECG)以肢体导联低电压及胸前导联R波递增不良常见;心脏超声(UCG)示室间隔增厚,限制性舒张功能不全,心肌颗粒样闪光回声增强;心脏核磁(CMR)为双房扩大,左室向心性肥厚,舒张功能受限,延迟钆现象呈不同程度延迟强化。COX回归分析,影响CA预后的因素为NYHA分级、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速/舒张晚期血流峰速(E/A)〉1.5且心室舒张早期充盈减速时间(DT)〈150 ms。结论 CA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心外组织活检结合临床表现、ECG、UCG及CMR可确诊。CA预后不佳,NYHA分级、E/A〉1.5且DT〈150 ms是CA预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