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圣  李建卫  吴松松  朱琳  吴道明 《内科》2014,(3):283-286
目的探讨高、低频超声联合应用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3年在我院急救中心就诊的62名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先用低频超声检查,后行高频超声检查,确定阑尾位置、走形、回声及血流情况,做出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结果 62名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中,低、高频联合超声诊断检出58例,漏诊3例,误诊1例,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3.5%。结论低频及高频超声联合检查急性阑尾炎分别从整体和局部入手,起到互补的作用,从而提高阑尾炎的显示率及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床边介入超声在外科危重症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床边介入超声在外科危重症患者诊疗中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使用便携式超声仪,对60例不同病因的外科危重症患者行床边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或置管引流术。结果所有病例均无出血、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穿刺活检组19例,10例活检中9例诊断明确,1例无法获取明确病理诊断,9例诊断性腹穿均为正确阳性结果。置管引流组41例,其中18例各类非感染性积液引流通畅,相应症状消失;23例各类感染性积液患者在置管引流后症状改善显著(P<0.05),病情好转。结论床边介入超声安全、简便实用、疗效好,在外科危重症患者诊疗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并探讨胎儿单侧肺动脉异常起源于主动脉(anomalous origin of one pulmonary artery from the aorta,AOPA)的产前超声心动图声像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2020年经福建省立金山医院及福建省立医院超声科产前超声心动图检出,并经产后超声心动图、心脏CT血管成像以及手术证实的2例胎儿右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anomalous origin of right pulmonary artery from the aorta,AORPA)的超声表现;复习近30年来国内外文献,总结AOPA产前诊断的经验.结果 2例胎儿AORPA均属于近端型,即右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近端.其产前超声心动图表现为:肺动脉分叉切面无左右肺动脉分叉,肺动脉主干与左肺动脉直接延续,右肺动脉直接起源于升主动脉.2例胎儿分别于35日龄及45日龄时行右肺动脉异位起源矫治术,术后患儿均恢复良好.结论 胎儿AOPA的产前超声表现具有特征性.产前超声心动图有助于胎儿AOPA的早期确诊和手术治疗,提高围生儿的存活率,对该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纯短节段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不稳定AO A型胸腰段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我院2002年7月至2009年7月手术治疗不稳定AO A型胸腰段骨折27例,分A组(未植骨组,15例),予单纯短节段经椎弓根内固定;B组(植骨组,12例),予经椎弓根内固定加植骨。对术前及术后后凸角、椎体压缩高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术前局部后凸角平均21.4°(12.3°~31.5°),椎体压缩高度平均41%(30%~52%)。术后1周局部后凸角平均4.5°(0°~8.7°),椎体压缩高度平均8%(0%~14%),后凸矫正率81%。随访时间13~51个月,平均25.4个月,后凸角平均6.7°(1.2°~11.3°),椎体压缩高度平均9%(0%~19%)。B组术前局部后凸角平均19.7°(13.2°~29.1°),椎体压缩高度平均40%(30%~57%);术后1周局部后凸角平均4.3°(0°~8.5°),椎体压缩高度平均7.8%(0%~12%),后凸矫正率79%。随访时间26~84个月,平均43.2个月。植骨全部愈合,后凸角平均7.2°(1.4°~18.5°),椎体压缩高度平均9.1%(0%~21%)。A组有6例术后超过12个月取出内固定,术后椎体楔变角及椎体高度较取出前无明显变化,椎间隙角部分丢失,患者无明显腰背痛症状。内固定取出后3个月,平均丢失2.9°。6例术后固定节段上、下间隙活动度之和平均为4.3°。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无明显腰背痛症状、无断钉、断棒、无螺钉松动及拔出。后凸角及椎体压缩高度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不稳定AO A型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段骨折,可单纯行经椎弓根内固定,不行椎板切除、减压及植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腰椎多节段骨折手术方式。方法采用长节段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方法,恢复伤椎高度及脊柱生理弯曲,使后纵韧带复张,椎管间接减压或加用椎板切除减压,同时用神经剥离子将椎管前方骨块向前推压,治疗胸腰椎多节段骨折共17例。Ⅰ型(相邻型)12例,其中累及2个椎体10例,累及3个椎体2例;Ⅱ型(非相邻型)5例,损伤间隔1个正常椎体3例,间隔2个正常椎体2例。结果术后椎体高度、脊柱生理弧度明显恢复,经3个月~6年随访,复位后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无断钉、断棒,F ranke l分级获1~3级恢复。结论多节段胸腰椎骨折影响脊柱稳定性,后路长节段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能够恢复脊柱稳定性及生理弧度,为改善神经功能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对肾癌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7例肾癌患者18个病灶先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然后在超声引导下对病灶进行射频消融.结果 14例病理为肾透明细胞癌,1例为乳头状肾细胞癌,2例未活检.17个病灶一次性完全消融;1个病灶出现残留,3个月后行二次消融完全.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肾癌具有创伤小,定位精确,消融范围可控,治疗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可重复消融等优点,是外科手术的良好补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无水乙醇注射(PEI)治疗子宫肌瘤的应用价值。方法178例的子宫肌瘤患者根据 MRI T2 WI信号分为 A类(低信号)82例、B类(等信号)61例及C类(高信号)35例,其中84例采用 HIFU联合 PEI介入治疗(HIFU+PE治疗组),94例单纯采用 HIFU治疗(HIFU治疗组),分别记录相关治疗参数。结果 A类与 B类子宫肌瘤中,HIFU+PEI治疗组子宫肌瘤在治疗时间、治疗能量上明显少于单纯 HIFU治疗组(P<0.05);C类子宫肌瘤中,HIFU+PEI治疗组对子宫肌瘤的消融率明显高于单纯 HIFU治疗组(P<0.05)。结论 HIFU术前行子宫肌瘤的 PEI治疗,可以明显提高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床边介入超声在儿科危重症患者诊疗中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使用便携式超声仪对62例不同病因的儿科危重症患者行床边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或置管引流术。结果所有病例均无出血、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穿刺活检组15例,10例活检患儿中9例诊断明确,1例无法获取明确病理诊断;5例诊断性腹穿均获得正确的阳性结果。置管引流组47例,其中25例非感染性积液引流通畅,相应症状消失;22例感染性积液患儿在置管引流后症状改善显著(P<0.05),病情好转。结论床边介入超声安全、简便实用、疗效好,在儿科危重症患者诊疗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38岁.以右下腹痛伴黏液样便2个月就诊,同时主诉有体质量减低,无发热、腹胀、便血,食欲及体力正常.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正常,肝脾未触及,右下腹可扪及一质韧包块,大小约12 cm×7 cm,活动度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浅表腺器官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及超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经活检病理检验证实的浅表腺器官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及超声影像资料.结果 26例中来源于腮腺10例,甲状腺3例,乳腺3例,睾丸10例,临床表现除1例(3.84%)出现病变部位疼痛外,余25例(96.16%)均表现为无痛性肿块.病理类型均为非何杰金淋巴瘤(NHL),其中B细胞型21例(80.76%),T细胞型5例(19.24%).根据超声所见,肿瘤形态分成2型,结节型18例(69.23%),肿块型8例(30.77%).结论 浅表腺体器官淋巴瘤在临床表现、病理及超声影像上均有一定特征性,高频超声可指导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