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性粒细胞对洗涤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非激活或激活的中性粒细胞(PMN)对洗涤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Born方法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非激活的PMN(5×109cells/L)上清液对ADP和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具有显著抑制作用,阿司匹林可增强这种抑制作用;肉豆寇佛波醇(fMLP)及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激活的PMN悬液或其上清液均能活化血小板聚集,且PMN悬液的诱聚作用比其上清液更强;阿司匹林对fMLP或PAF激活的PMN悬液或其上清液均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不同状态(非激活或激活状态)的PMN对正常血小板的反应性表现出完全相反的作用,即非激活的PMN抑制血小板反应性,而激活的PMN则具有促血小板活化聚集作用。  相似文献   
2.
三七皂苷Rg1对脑缺血后大脑皮质和海马BDNF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三七皂苷Rg1对脑缺血后皮质和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的影响。方法取60只成年雄性SD大鼠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2h后进行缺血再灌注并随机分为1、2、3、4、5组各12只,分别给予生理盐水5mg/kg、尼莫地平15mg/kg及三七皂苷Rg150、100、200mg/kg腹腔注射,于第1、3天用4%多聚甲醛饱和苦味酸进行心脏灌注并处死动物,制作脑组织冰冻切片,采用兔抗BDNF(1:500)抗体进行免疫组化ABC法染色,观察各组不同时间大脑皮质和海马BDNF蛋白灰度值及阳性神经元数量。结果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均可见BDNF蛋白阳性表达;3~5组BDNF蛋白的灰度值低于1、2组(P〈0.05、〈0.01),阳性神经元数量显著高于1、2组(P〈0.05、〈0.01);3、4组大脑皮质BDNF灰度值和阳性神经元数目均低于海马(P〈0.05、〈0.01)。结论三七皂苷Rg1能增加大脑皮质和海马BDNF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和蛋白含量,两部位的观察指标有显著性差异。其机制可能是BDNF不仅存在于阳性神经元中,亦可能是不同部位脑组织对药物和脑缺血的反应性不同。  相似文献   
3.
人参皂苷-Rg1对中性粒细胞与血小板之间粘附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大鼠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之间粘附及颈动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Chrlton等方法评价人参皂苷-Rg1对电刺激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的作用;应用玫瑰花结试验观察对大鼠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之间粘附的影响.结果25 mg/kg人参皂苷-Rg1使血栓形成时间从对照组的(18.7±1.8)min延长到(36.4±2.1)min(P<0.05);显著降低凝血酶激活的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间的粘附率,其IC50为81.2μmol/L.结论人参皂苷-Rg1具有较强的抗血栓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中性粒细胞与血小板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铜(CuAsp)抗血栓作用及对花生四烯酸或凝血酶激活的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粘附的抑制作用,从而探讨其抗血栓机制。方法:采用静注花生四烯酸致小鼠肺微血管栓塞死亡和玫瑰花结形成试验。结果:CuAsp可明显降低静注花生四烯酸造成的小鼠肺微血管广泛性血小板血栓形成而导致呼吸衰竭的死亡率,不同浓度的CuAsp均可抑制花生四烯酸或凝血酶激活的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的粘附作用,IC50分别为41.5  相似文献   
5.
脑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技术中漂片法与贴片法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技术中漂片法与贴片法的效果。方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脑组织冰冻切片,采用兔抗BDNF(1∶500)抗体,同时运用漂片法和贴片法进行免疫组化ABC法染色。结果漂片法阳性神经元数目和灰度值与贴片法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脑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技术采用漂片法效果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6.
急性毒性实验表明:读书王胶囊LD_50未测出,小鼠最大耐受量(MTD)为84.0g生药/kg体重,该剂量为临床推荐用量的350倍,说明读书王胶囊是安全的.长期毒性试验给大鼠以4.8g生药/kg体重和12.0g生药/kg体重剂量连续灌胃60天(相当于临床推荐用药量的20~50倍).动物在试验期间的食量与体重呈同步增加,行为活动及大、小便未见异常改变.试验结束对大鼠进行血常规指标,肝、肾功能等6项生化指标检查均无明显异常.对其心、肝、肾、脾.肺、脑等12个重要脏器与组织的病理组织学检查亦未见明显毒性作用,脏器系数计算结果: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提示该药长期口服基本安全无毒.  相似文献   
7.
小鼠最大耐受量的黄龙胶囊原药21000mg(相当于生药315000mg.kg^-1(为临床推荐用量为344倍)灌胃,观察两周,未见死亡和任何中毒症状,长期毒性试验给大鼠,(1520,3050,6090mg.kg^-1.d^-1)连续灌胃黄龙胶囊原药30天(相当于生药量22800,45750,91350mg.kg^-1.d^-1为临床推荐用量25~100倍)动物在试验期间的食量与体重呈同步增加,行为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云南省疟疾流行情况,介绍了疟疾的药物治疗及抗药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大鼠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之间粘附及颈动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Chrlton等方法评价人参皂苷-Rg1对电刺激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的作用;应用玫瑰花结试验观察对大鼠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之间粘附的影响.结果25 mg/kg人参皂苷-Rg1使血栓形成时间从对照组的(18.7±1.8)min延长到(36.4±2.1)min(P<0.05);显著降低凝血酶激活的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间的粘附率,其IC50为81.2μmol/L.结论人参皂苷-Rg1具有较强的抗血栓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中性粒细胞与血小板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神经生长因子家族与脑缺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神经生长因子家族中的大多数因子与脑缺血的关系密切。脑缺血后不但其表达发生改变,且对脑缺 血损伤有一定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