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7篇
  2024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观察通心络、辛伐他汀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的影响。方法将134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通心络组和辛伐他汀组,每组67例。通心络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通心络,每次1 g,每日3次;辛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辛伐他汀,每次5 mg,每晚1次。正常对照组86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TNF-α、血清hs-CRP和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两个治疗组TNF-α、hs-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总胆固醇(TC)均明显下降(P0.01);与通心络组比较,辛伐他汀组的HDL-C明显升高(P0.01)。结论辛伐他汀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T174M和M235T的多态性与海南地区汉族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对334例海南地区汉族脑梗死患者和193例海南地区汉族正常对照组中AGT基因T174M、M235T多态位点进行检测,统计各组基因型频率及各组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T174M基因多态性和M235T基因的T等位基因频率增高在脑梗死组与正常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χ2=6.608,P<0.05;χ2=4.314,P<0.05);而M235T基因多态性和T174M基因的T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χ2=44.080,P>0.1;χ2=3.873,P>0.05).结论 AGT基因T174M多态性及M235T基因的T等位基因频率增高与海南汉族脑梗死发病相关,而M235T基因多态性及T174M基因的T等位基因频率与脑梗死无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TNFα-238 G/A基因多态性与海南汉族老年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脑梗死患者108例为脑梗死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21例为对照组,应用PCR技术检测TNFα-238 G/A基因的多态性,并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组与对照组TNFα-238 G/A基因GG、GA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314,P<0.01;χ~2=1044.265,P<0.01);2组中,男性和女性TNFα-238 G/A基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Fα-238 G/A基因多态性与海南汉族老年脑梗死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非糖尿病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糖、血脂浓度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1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按年龄分为两组,老年组100例(脑梗塞45例,脑出血55例),非老年组110例(脑梗塞56例,脑出血54例),所有患者于发病24h内,并空腹12h后抽取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对患者人院时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结果:所有脑卒中患者,随着血糖水平的升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型、重型患者所占比例亦增高。组内比较,脑出血组患者的空腹血糖、TG水平,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脑梗塞组显著升高(P均〈0.01);老年组的空腹血糖水平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非老年组显著升高(P均〈0.01)。结论:脑出血组的空腹血糖水平、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于脑梗塞组,而TG低于脑梗塞组;老年组的空腹血糖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于非老年组。脑卒中患者的血糖水平与病情有关,血糖水平越高,病情越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海南省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临床特点,并对其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对海南省180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组、非糖尿病脑卒中组及糖尿病无卒中组的临床病历资料(患者的基本资料、体重指数、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脂质代谢水平和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并脑卒中患者中高血压的发生率(67%)高于非糖尿病脑卒中组及糖尿病无卒中组(P0.05)。老年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组以缺血性脑梗死多见(83%),更容易出现肢体偏瘫(P0.01)和失语(P0.05)。血脂、血糖、尿酸、纤维蛋白原的水平高于糖尿病无卒中组和非糖尿病脑卒中组(P0.05)。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体重指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和餐后血糖水平与脑梗死显著相关(OR分别为0.59、2.29、0.78、2.31和0.06)。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时有特征性临床表现模式,血糖控制不佳,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高纤维蛋白原是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脑卒中主要危险因素,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海南地区汉族、黎族正常人群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T174M和M235T的多态性分布情况.方法 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对193例海南地区汉族正常人与162例黎族正常人进行AGT基因T174M、M235T多态位点的检测,统计各组基因型频率及各组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M235T基因多态性在海南地区汉黎族正常人间有显著性差异(x~2=10.258,P<0.01);而T174M基因多态性及其等位基因型频率、M235T等位基因型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x~2=4.062,P>0.1;x~2=1.764,P>0.05;x~2=1.759,P>0.05).结论 海南地区汉族、黎族正常人群M235T基因多态性存在差异,而T174M基因多态性及其等位基因型频率及M235T等位基因型频率的分布相接近.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谷胱甘肽转移酶GSTM1基因多态性与对降压药所致肝损害耐受性的关系.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服药超过5年的41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进行体检的老年健康人群4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并检测两组患者的GSTM1基因多态性.结果 实验组患者血清ALT、AST、AKP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rs412502多态位点可检测出CC、CT、TT三种基因型,实验组中出现的频率分别为25.18%、59.23%、15.59%,发生肝损害的频率为18.7%、34.53%、6.47%,未发生肝损害的比率为6.47%、24.7%、9.11%.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CC和TT基因型的发生率在肝损害组和未损害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服用硝苯地平和依那普利降压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肝脏具有明显的损伤作用,而GSTM1基因rs412502多态性与肝脏的耐损伤程度有密切关联,TT可能对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并动脉硬化危险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260例海南黎族高血压并动脉硬化患者及276例黎族正常人的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观察DD、DI、Ⅱ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用高分辨超声技术分别检测DD、DI、Ⅱ3个亚组的平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MIMT)。结果(1)高血压并动脉硬化组DD、DI、Ⅱ基因型频率为15.O%、37.3%、47.7%;D及Ⅰ等住基因频率分别为33.7%、66.3%。正常对照组DD、DI、Ⅱ基因型频率17.8%、40.6%、41.6%,D及Ⅰ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8.0%、62.0%。两组之间DD、DI、Ⅱ基因型频率及D、Ⅰ等位基因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2)高血压并动脉硬化组在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他(OR=2.14)、ApoA(OR=360.39)、SBP(OR=1.21)、DBP(OR=1.08)、ACEDD基因型(OR=0.30)与高血压并动脉硬化病存在联系(P〈0.05)。ACEDD型亚组的MIMT比DI和Ⅱ型亚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ACE基因型缺失型具有颈动脉硬化易感性,可能是海南黎族高血压并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早期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ACE基因插入/缺失(D/I)多态性在海南汉族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意义。方法采用PCR方法对ACE基因D/I多态性进行检测,观察DD、DI、II基因型频率及其等位D、I基因频率,同时检测其血脂、载脂蛋白、血压及颈动脉硬化状况等指标,分析引起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间DD、DI、II基因型频率及D、I等位基因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TG、高血压、ApoA是引起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ACE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无关。  相似文献   
10.
吴恳  王镇  李光杰  金水晶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2):2449-2450
[目的]了解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protein,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老年脑梗塞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急性期和恢复期93例老年急性脑梗塞组患者和74例正常组对照组的hs-CRP和TNF-α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脑梗塞组在急性期和恢复期T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L-C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2)急性期HDL-C明显低于恢复期(P﹤0.01),hs-CRP、TG、TNF-α、LDL-C水平高于恢复期(P﹤0.05);(3)老年脑梗塞患者TNF-α(r=0.548,P﹤0.01)、hs-CRP(r=0.414,P﹤0.01)与LDL-C呈正相关,与HDL-C无相关性;TNF-α与hs-CRP(r=0.326,P﹤0.05)、TG(r=0.552,P﹤0.01)呈正相关。[结论]TNF-α、hs-CRP、LDL-c与老年急性脑梗塞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