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采用快速起搏左房构建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模型的可行性以及快速起搏心房后心房部分电生理特性的变化。方法新西兰兔,分为假手术组(n=11只)和起搏组(n=15只),起搏组中成功诱发房颤的动物为房颤亚组,不能诱发房颤的为非房颤亚组。起搏组以1 500次/分持续起搏左房8周。描记起搏前;起搏2,4,6,8周后体表心电图,测量相应时间点P波时限,予基础心率周期-程序刺激(S1-S2)刺激,检测左房有效不应期(AERP)。结果起搏8周后起搏组成功诱发房颤7只,其中房颤持续时间最长为24 h、最短为6.5 h。起搏8周P波时限较基础值延长(P=0.015)。起搏2,4,6,8周后,AERP较基础值缩短(P<0.05),并随着起搏时间的延长,AERP进行性缩短(P<0.05);起搏组中房颤亚组在起搏4,6,8周后P波时限延长较非房颤亚组明显(P<0.05),起搏8周后左房AERP缩短较非房颤亚组明显(P<0.05)。结论持续快速起搏左房是构建房颤模型的有效方法。快速起搏左房导致P波时限延长,AERP缩短。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索环状RNA circPRDM5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细胞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ESCC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qRT?PCR检测circPRDM5在正常食管上皮细胞(HEEC)、ESCC细胞系、和44例ESCC组织及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Transwell实验和CCK8实验分别检测siRNA沉默circPRDM5后,对细胞迁移侵袭和增殖功能的影响;构建裸鼠成瘤模型,检测circPRDM5对ESCC细胞在动物体内成瘤能力的影响。结果 与HEEC相比,circPRDM5在ESCC细胞系KYSE150、ECA109中高表达(P<0.05),且在ESCC组织中表达(2.90±0.18)较癌旁正常组织(2.01±0.15)表达高(P<0.001)。Transwell实验和CCK8实验证明,沉默circPRDM5能明显抑制ESCC细胞的迁移侵袭和增殖能力(P<0.05);裸鼠成瘤实验结果表明,沉默circPRDM5后,ESCC细胞的成瘤体积和重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 circPRDM5在ESCC的细胞和组织中高表达。在ESCC细胞中沉默circPRDM5能降低ESCC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在动物体内的成瘤能力。提示circPRDM5可能成为ESCC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环状RNA circPRDM5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细胞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ESCC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qRT?PCR检测circPRDM5在正常食管上皮细胞(HEEC)、ESCC细胞系、和44例ESCC组织及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Transwell实验和CCK8实验分别检测siRNA沉默circPRDM5后,对细胞迁移侵袭和增殖功能的影响;构建裸鼠成瘤模型,检测circPRDM5对ESCC细胞在动物体内成瘤能力的影响。结果与HEEC相比,circPRDM5在ESCC细胞系KYSE150、ECA109中高表达(P0.05),且在ESCC组织中表达(2.90±0.18)较癌旁正常组织(2.01±0.15)表达高(P0.001)。Transwell实验和CCK8实验证明,沉默circPRDM5能明显抑制ESCC细胞的迁移侵袭和增殖能力(P0.05);裸鼠成瘤实验结果表明,沉默circPRDM5后,ESCC细胞的成瘤体积和重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 circPRDM5在ESCC的细胞和组织中高表达。在ESCC细胞中沉默circPRDM5能降低ESCC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在动物体内的成瘤能力。提示circPRDM5可能成为ESCC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食道癌患者唾液中mi RNA-144基因标志物对食道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采集2014年1月~2014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60例食道癌患者的唾液样本设为实验组,并随机选取50名中老年健康志愿者,采集其唾液标本设为对照组,两组样本在所采集年龄、性别比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将两组样品离心后取上清和全唾液,用PCR仪检测mi RNA-144在唾液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唾液上清食道癌组和全唾液食道癌组mi RNA-144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唾液上清液中,当截断点mi RNA-144≥10时,敏感性为58.6%,特异性为91.0%,Az=0.875;全唾液中,在截断点mi RNA-144≥50时,敏感性为83.6%,特异性为87.0%,Az=0.764,无论是唾液上清还是全唾液,mi RNA-144都具有诊断价值。结论 mi RNA-144在食道癌患者唾液中存在高表达,可以作为早期诊断食道癌的基因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乙醛脱氢酶-1(ALDH1)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P法)分别检测80例术前无放、化疗食管鳞状细胞癌标本的ALDH1表达情况。结果根据Q评分(quick score),按Q〉120为高表达的标准,8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标本中有25例高表达ALDH1,高表达率为31.25%。研究显示ALDH1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年龄、性别、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均无明显的相关关系(P均〉0.05),而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0.05),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中ALDH1高表达组的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P〈0.05)。结论食管鳞状细胞癌ALDH1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及患者的预后有密切关系,ALDH1可作为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评价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乙醛脱氢酶-1(ALDH1)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P法)分别检测80例术前无放、化疗食管鳞状细胞癌标本的ALDH1表达情况。结果根据Q评分(quick score),按Q>120为高表达的标准,8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标本中有25例高表达ALDH1,高表达率为31.25%。研究显示ALDH1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年龄、性别、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均无明显的相关关系(P均>0.05),而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0.05),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中ALDH1高表达组的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P<0.05)。结论食管鳞状细胞癌ALDH1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及患者的预后有密切关系,ALDH1可作为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评价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研究鳞状细胞癌EZH2蛋白的表达,探讨其表达程度高低与患者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996~2006年本院
心胸外科食管鳞癌术后病人随访,纳入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其中鳞癌组织(102例)、癌旁组织(30例)、正常组织(30
例)中EZH2蛋白的表达情况,研究该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性别、年龄、分化、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合随访资料,采
用生存分析研究蛋白表达高低对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EZH2表达高于非癌组织,中低分化鳞癌组
织表达高于高分化组织,有淋巴结转移组织表达高于无转移组织,临床TNM分期Ⅱ、Ⅲ期患者表达高于Ⅰ期患者,低于Ⅳ期患
者,高表达组患者术后远期生存时间较低表达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EZH2促进食管鳞癌的淋巴结转移,降低分化程度。
术后患者EZH2高表达组较低表达组预后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